- 騰訊創新:騰訊憑什么贏
- 成旺坤
- 1891字
- 2023-07-07 19:35:51
第二章 騰訊躥起的高度
從“小馬哥”到互聯網至尊
從星仔到星爺,周星馳完成了從龍套到影帝的華麗轉身,那是20世紀90年代的故事。與香港相鄰的深圳,也是在那個時期,比周星馳年輕9歲的馬化騰也完成了從小馬哥到互聯網至尊的蛻變,成為“BAT”中國互聯網三巨頭之一。
從龍套到影帝,周星馳付出了多少艱辛是眾所周知的,但對于小馬哥,人們熟悉和了解的只是QQ、微信和游戲,卻不知道馬化騰是哪座廟里的神仙,更不清楚他走過了怎樣的一段坎坷路。
從深圳大學畢業之后,沒有人知道馬化騰是何許人也。那時他只是在一家IT企業打工的小馬哥,雖然工資待遇沒有那么高,但居家過日子還不成問題。起點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了ICQ,那是一個外國人研發出來的,正是這個國人還不知道的聊天工具,讓小馬哥一下子著迷了,并迅速上升到癡迷的程度。
無論干什么事情,別人是碰到南墻就回頭,小馬哥是碰到南墻也不回頭。由于ICQ是外文版的,小馬哥克隆了一個中文版的ICQ——OICQ(QQ的前身)之后,用自己在股市中賺到的70萬元人民幣和幾個朋友一起成立了騰訊公司。
OICQ是一種即時通信軟件,它的功能包括尋呼、聊天、電子郵件和文件傳輸等。用戶只要把這個OICQ安裝到自己的計算機上,它就會與Windows系統兼容,并立即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一個圖標,用戶在開機的時候,它就會自動顯示出來。用戶能夠知道自己的朋友是否在上網,如果用戶有什么事情想與對方交流,可以直接進行溝通。
可是,創業并不是鬧著玩的,這可比編寫計算機程序復雜多了。騰訊公司剛成立之時就遭遇了第一次互聯網泡沫席卷整個中國,那是OICQ的冬天,是騰訊的冬天。在這個嚴酷的“冬天”里,小馬哥想到了好友丁磊,網易公司創始人。當年,同是打工仔的兩人經常在一起喝啤酒,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到底是什么樣子。丁磊后來的成功給了他莫大的鼓勵,只要去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到的。
理想是豐滿的,但現實是非常骨感的。在互聯網大海中沖浪,嗆幾口水是小事,有時幾乎會被嗆死。這家只有十幾個人的小公司,在深圳一百多家同類企業中太不起眼了。一旦出現一個小小的項目,整個騰訊便會全部出動,為了讓客戶能夠瞧得起自己,有時還得冒充一下大公司的工作人員,小馬哥名片上印的是“工程師”,而不敢印“總經理”,他最大的期望是騰訊能夠生存下去,不至于在冰天雪地中凍死。
那段時間,小馬哥曾一度想賣掉騰訊,跟當時國內最大的兩家IT企業接觸后,它們都想一次性買斷OICQ軟件版權,但由于理想價格與現實價格相差太遠,談判沒有成功,這讓本想依靠OICQ軟件多賺點錢的小馬哥很是失望。
后來,每當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時,小馬哥都慶幸當初談判沒有成功,如果那幾次談判成功了,騰訊日后發展成什么樣無人知曉。同時他也驗證了那句真理:在IT界辦企業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很多有才華的互聯網人才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失去了成長起來的機會。
賣不掉的騰訊,用戶像滾雪球一樣快速增長,企業運營所需的資金越來越多,小馬哥只好到處去籌備資金,找銀行,他想憑注冊用戶數量申請抵押貸款,可銀行根本不理他,廠房、設備、地產,你有嗎?小馬哥一樣也沒有;去見那些投資商,對方仿佛與銀行統一了口徑一樣,你有多少固定資產?
這時的騰訊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小馬哥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到底在哪里。注冊用戶雖然很多,但是能解決什么問題呢?難道騰訊只能靠收取申請QQ號的用戶的注冊費渡過難關?曾經有幾個月,用戶申請一個QQ號需要繳納一定費用,這是騰訊最艱難的時刻。
那時候,從大洋彼岸的美國到剛剛接觸互聯網的中國,互聯網在世界范圍內開始火爆。受其他互聯網企業海外融資的啟發,小馬哥帶上騰訊QQ相關資料開始尋找投資商,遇到了IDG和盈科數碼。騰訊獲得了第一筆風險投資,馬上置辦了一些必需設備,并用這筆投資發展了幾萬名QQ注冊用戶。早晨,一打開辦公室的門,看到那一臺臺嶄新的計算機,小馬哥心里就樂開了花。
真可謂是好戲連臺,正當騰訊公司運營得風生水起時,又有投資商助其在香港上市。小馬哥當時是沒有現金資本的,他所擁有的資本,就是遍布全國各地的QQ用戶。
騰訊上市后,小馬哥的身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達17億港幣。據可靠消息,截至2015年,騰訊市值1955億美元,是中國最大的社交網絡平臺。
馬化騰不再是小馬哥,而是演變成為互聯網至尊。這個龐大的QQ、微信帝國迅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QQ、微信成為大多數人必備的工具,上面有海量談得來的人,有海量好玩的游戲。馬化騰是個不喜歡熱鬧的人,QQ、微信的新產品總是在無聲無息中推出,《QQ幻想》、微信紅包、小程序等不斷推出。騰訊QQ、微信的成功,對馬化騰而言也許是必然,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松,而是殫精竭慮地在為騰訊的下一步發展絞盡腦汁,以使騰訊能夠一如既往地矗立在應有的高度,如圖2-1所示。

圖2-1 騰訊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