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拉鋸
- 南宋末年:幫助呂文煥守襄陽
- 京西南路制置使
- 2094字
- 2023-07-04 08:00:00
韃子的前鋒戰船,吃水比較深,他們在甲板上堆著盛滿沙土的袋子。
等戰船到了有木樁的水域,拋錨停船,派出潛水員,將繩索在木樁上綁牢,另一端綁在船上。
然后把甲板上的沙土全部扔進水里,船只重量減少,在浮力作用下,開始上浮,就可以把木樁拔起來了。
使用這樣的辦法,一次可以拔出十幾根木樁。一艘船拔完之后,順流而下,換下一艘裝了沙土的船再來。
如此往復,很快就能把航道清理干凈。
韃子第一艘船拋了錨,停在水面上,有水性好的人,帶著繩子跳了下去。
“開炮!”
呂師圣一聲令下,二十門神炮齊鳴。
元軍戰船上的士兵,被這震耳欲聾的響聲嚇了一跳。就看到二十顆鐵彈,呼嘯著向戰船沖來。
一時間,木屑紛飛,甲板被砸了幾個大洞,桅桿被砸到,炮彈威力太大,好幾發洞穿了船艙,在兩面的船身上砸出大洞。
“神炮!瀘州有神炮!”
元軍被打的鬼哭狼嚎,經過上次的水戰,他們都聽說了宋軍神炮的威力。水師士兵趕緊七手八腳的起錨,想要駕船逃離。
但是第二輪炮擊馬上來了。因為是拋了錨的靜止目標,經過微調,第二輪命中率很高。
這艘船立即就開始進水沉沒,元軍紛紛開始跳船逃命。
元軍前鋒水師的指揮使不信邪,同時派出三艘船只來拔木樁,也被一一擊沉。
石抹不老得到通報,連忙命令前鋒撤退。又派出信使,前去大營中報給李德輝。
李德輝得報大驚,跌坐在帥案之后。
“水師危矣!”
他領軍多年,第一時間就察覺了呂師圣的戰略意圖。
“真是一盤好棋!要把我東、西川水師一網打盡。我倒要看看你有沒有這么大的胃口吃進去。”
李德輝立即命令大營加強戒備,同時廣撒探馬,監視神臂城的宋軍動向。然后領著一營騎兵,前往戰場哨探。
石抹不老得令趕來,勸阻道:“李相,傳聞那呂師圣神勇無敵,神射無雙,被稱為呂布再生。此去接近神臂城,萬不可如此冒險。”
宋朝時期,已經有一些漢末三國的故事流傳,都是零散的話本,靠說書人口口相傳。所以宋、元之人,大多都知道猛將呂布。
“必須要去戰場探查,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神臂城沒有水師,我們坐船去。他呂師圣再勇猛,也不可能飛到船上來。”
于是李德輝飛奔到水師營寨,換乘戰船,和石抹不老一起去探查敵情。
船只距離神臂城還有兩里,石抹不老就命令停船,不再往前。
幾人放眼望去,只見神臂城南面的水面上,四艘戰船已經沉沒,只剩下船頭或者桅桿露出水面。
沉船還阻擋了一部分航道,船只更難通行。
神臂城城墻上,人影綽綽,想來就是宋軍炮兵在瞭望。
“有沒有什么好辦法沖過去?”李德輝問道。
“我有一計,用大船擋在靠城墻的一面,遮擋炮彈。小船在外側迅速清理木樁,畢竟時間有限,宋軍打的木樁數量不多。然后全軍戰船齊發,總能沖過去一部分。”
李德輝沉思片刻,說道:“可以一試。這一段沖過去之后,馬上有個急轉彎,又要暴露在神臂城北墻。北城墻肯定還有神炮,要萬分小心。估計損失有點大,不過總比被全殲在這里要好。”
商量好了之后,幾人迅速回營。李德輝又喚來親衛,連發幾道軍令:
“遣信使飛報東川行樞密院,叮囑其想辦法快速沖過釣魚城,不要戀戰,防止被包圍。”
“遣信使令虎頭城加緊轉運糧草,我們要在這里耽擱數日。”
“令大軍全體戰備,防止敵軍截營。”
“明日一早,大軍開拔,直抵神臂城東門。佯攻牽制宋軍,掩護水師戰船通過。”
元朝大軍迅速的運轉起來,砍伐樹木,趕制攻城車、云梯、飛橋等器械。
宋軍斥候迅速回報給城中的呂師圣。
“呂帥,莫非元軍不打算回去了?直接就在這里攻打神臂城?”王安節問道。
“不會。元軍剛從重慶撤退,如今軍心不穩。如果繼續頓兵堅城之下,疲兵必敗。李德輝是要掩護他的水師撤退。”
在洞悉了敵軍的企圖之后,呂師圣迅速下達軍令:“王安節、尹谷令所部士卒,守東門。敵軍明日來攻,只以弓箭阻敵即可,不可出城作戰。”
“先坤朋、陽頂天、空見隨我在其余三門戒備。敵軍水師明天肯定有什么計劃要試一試,我們見招拆招。”
第二天一早,李德輝領著步騎大軍八萬人,出營向西,來到神臂城東門外列陣。
隨即派出一營步兵,推著攻城車、云梯就往城墻沖來。
神臂城東西長,南北窄,整個東城墻的長度不到一千米,而且地勢較高。
元軍也不能展開太多軍隊,只能數千人一波,抬著器械爬著坡,開始佯攻。
他們出征已有半年,先是圍城重慶,數月不克。然后撤軍來到這里,看著神臂城比重慶還要難攻,軍心早就疲了。
果然,宋軍射了幾輪箭。元軍就丟下十幾具尸體,退了下去。
李德輝也不在意,只是命令各部,輪番前去佯攻牽制,重點還是在水師那里。
水師昨日就做好了準備:十余艘三千料的大船一字排開,專門選拔了水性好的水手操作;在一串大船的南面,是兩串小船并行,小船裝滿了沙石,要去強行拔樁。
石抹不老一聲令下,水師錘響戰鼓,號角齊鳴。三排戰船一起向著神臂城下沖去。
沖到近前,大船果然將神炮的射擊角度完美的遮擋。城頭上的宋軍拼命的開炮,炮彈卻只能打到大船。
大船上的水手,將船只拋錨,停穩。然后跳船游泳逃跑,后方自然有小船接應,將他們一一撈起。
而大船就停在那里,任由宋軍去擊沉。
在大船的南側,小船正在緊張的進行拔樁作業。一艘拔完,就順流而下,換另一艘繼續。
大船被宋軍的神炮擊沉之后,排在后面的大船繼續上前,充當掩護的靶子。
如此有條不紊的運行,用了一天時間,終于把這十余日宋軍打下的木樁,全部清理干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