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商議
- 南宋末年:幫助呂文煥守襄陽
- 京西南路制置使
- 2220字
- 2023-06-26 18:00:00
臨安皇宮,
慈寧宮中。
謝太后、全皇后、楊淑妃齊聚一堂,幾人圍著挺著大肚子的晉國公主,不停的交代各種育兒保胎的知識。
今天是謝太后下旨,詔呂師圣、晉國公主夫婦,前來宮中請安。太后、皇后等人,想要看一看正在保胎的公主。
而此刻,皇帝和呂師圣正在里間,小聲的商議國事。
“趙文義、范興確實是忠勇之臣,兩人都已經(jīng)向朕表示效忠。駙馬,你做的不錯。”
“謝陛下謬贊。臣聽說朝廷決定要收復(fù)川蜀,臣自請前往川蜀,收復(fù)故土,為國分憂。”
“川蜀太遠,蒙元勢大,收復(fù)不易啊。而且耗時太久,朕這里恐怕離不開你?!?
呂師圣心里明白,皇帝是為了對付賈似道,目前不得不把自己當(dāng)心腹使用。
但是在皇帝的內(nèi)心里,對所有領(lǐng)軍將領(lǐng)都有忌憚,希望把自己留在臨安為質(zhì),要挾遠在南陽的父親。
“陛下,臣坐鎮(zhèn)一方,就能發(fā)掘更多的人才,為陛下所用。臣的兩位夫人,都有了身孕,可以留在臨安?!?
皇帝沉思片刻,目前最大的目標(biāo)是賈似道,把呂師圣遣出去帶兵,確實作用更大。再加上有他的家眷在臨安為質(zhì),倒是也可以接受。
“如此甚好。只是賈相那里,或許有其他人選,還得從長計議。”
“陛下,臣有一計。只要陛下大力推薦樞密院御史、參知政事章鑒擔(dān)任四川制置使,賈相最終必定會委派臣前去?!?
早在進宮面圣之前,呂師圣得知朝廷已經(jīng)對收復(fù)川蜀達成統(tǒng)一意見之后,就在家中冥思苦想,如何才能保證自己領(lǐng)兵經(jīng)營四川。
受到郭襄獻計的啟發(fā),呂師圣覺得,遇到難題還是集思廣益更能解決問題。于是召集郭襄、余守直、史進一起討論。
一人計短,眾人計長,這個說法果然有道理。呂師圣剛把自己的苦惱講出來,余守直率先開口:
“將軍不需要憂慮,這個事完全沒有你想像的那么困難?!?
“哦?此話怎講?”
“將軍,你心憂國事、愛護黎民,所以甘愿前往川蜀。但是,本朝至少有九成的官,對川蜀避之不及。具體到賈相麾下心腹,除了你,絕對沒一個敢去。
那剩下的一成,都不依附賈相。基本上愿意去的沒能力,有能力的,賈相肯定反對?!?
“守直,你為什么說的這么肯定?”
“將軍,你忘了?我的祖父就是淳祐年間經(jīng)營四川十余年的余置使。當(dāng)年興元府失守,蜀中門戶大開,韃子騎兵進出自由,往來如風(fēng),屢次進川,屠戮百姓。
淳祐元年,韃子首領(lǐng)窩闊臺病死,韃子紛紛北歸爭位,朝廷議論趁機經(jīng)營川蜀。
以往朝廷之中,只要有了高位空缺,百官紛紛鉆營,各施手段,想要升官發(fā)財。
然而,前往四川,可是要面對兇猛的韃子官兵。當(dāng)年的猛將曹友聞,戰(zhàn)無不勝,尚且血灑陽平關(guān)。韃子攻破成都,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丁黼,戰(zhàn)敗身亡。
普州知州何叔丁、判官楊仁舉,兩家二十余口,全部遇難。其余官員遇難、投降不計其數(shù)。
蜀中人口,千不存一。后來僅在成都就發(fā)現(xiàn)骸骨一百四十萬。
朝堂之上,奉行的是:千里做官只為錢,誰又愿意去送命?所以最終才派遣我的祖父前往四川。
可憐祖父努力經(jīng)營十余年,構(gòu)筑山城防御體系,從此川中穩(wěn)固。韃子數(shù)次攻打,皆無功而返。甚至忽必烈攻滅大理時期,分兵攻打四川,都被祖父擊退。
祖父還曾率軍反擊興元府,希望奪回川蜀門戶,然而韃子兵強,無功而返。
祖父經(jīng)營川蜀十二年,上報國恩,下庇百姓。然而,宰相謝方叔陷害祖父,理宗金牌召其還朝。祖父憂懼之下,最終落得一個服毒自盡。
謝方叔又以‘聚斂罔利’等七罪誣陷,理宗下詔查抄余家家財。之后又怪罪祖父鎮(zhèn)撫四川無方,勞軍困民,命我家運錢‘犒師振民’。余家家破人亡,只剩我一人流落江湖。
有我祖父例子在前,百官更是明白:現(xiàn)在前往四川,打不贏蒙軍,死在韃子手里;打贏了韃子,死在朝廷手里。
如此遭遇,試想一下,誰人想去川蜀?誰人敢去川蜀?”
余守直說完了祖父的經(jīng)歷之后,已經(jīng)淚流滿面。眾人全都唏噓不已,既感嘆余玠一心為國,卻慘遭迫害的遭遇;又為四川遇難的萬千同胞,感到默哀。
半晌之后,余守直緩解了情緒,擦干眼淚,抬頭問道:“呂將軍,祖父遭遇在前,你還要去四川嗎?”
呂師圣前世對宋史了解有限,只知道余玠是宋末名將,卻不知道竟然是這樣的一段遭遇。
只知道南宋冤死了一個“精忠報國”的岳飛,沒想到其實類似岳飛遭遇的官員,還有很多。
他聽完之后,沉思良久,沒有正面回答余守直的問題,而是緩緩的反問道:“在你看來,余置使的遭遇,是因為奸相謝方叔的誣陷?還是因為昏君的忌憚?”
余守直聞言,滿臉震驚,捏緊雙拳,額頭上青筋凸起。他抬起頭,看著呂師圣的眼睛。呂師圣也在目不轉(zhuǎn)睛的看著他。
余守直頓時明白了呂師圣心中的想法,只聽他恨恨的說道:“昏君無道,忌憚邊將。奸相只不過是揣摩上意,替他辦事而已。二十年來,守直無一日不恨昏君?!?
在場的郭襄完全是自己人。史進作為丐幫高層,也是深受兩代幫主黃蓉、耶律齊的影響:護國只為百姓,對宋朝的昏君從來沒有好感。
“所以,我此去四川,是為了萬千百姓不再受到韃子屠戮。我自然也有辦法,讓自己不被朝廷隨意擺布。余守直,你可愿意隨我一起,去你祖父戰(zhàn)斗過的地方,實現(xiàn)他未竟的功業(yè)?”
余守直猛然起身,淚流滿面,納頭便拜:“呂將軍,守直這條命,交給你了。以后縱使刀山火海,唯命是從。”
自從余家家破人亡,在余守直的心中,一直將宋理宗視為仇寇,恨不能豎起反旗,殺到臨安。
只不過他明白,憑著自己,完全沒有那個能力造反。只能在川蜀舉起義兵的旗幟,以‘保境安民’作為號召,聚攏了三百號江湖人物。
后來在四川被追殺的活不下去,聽說郭大俠在襄陽守城,趕了過去。陰差陽錯,投靠了呂師圣。
沒想到的是,呂師圣武功高強、智勇兼?zhèn)?,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還有一個自立稱霸的膽。
這不就是自己想要追隨的主公嗎?
跟著他,必定能為余家上下百余口,報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