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敏洛剛進客院,就聽到兩個婢女在譏笑,一個姑娘家的,吃那么多,跟豬一樣能睡,身上還那么多丑陋的疤,這種人哪能配得上世子……
羌敏洛星目微瞇,“來人,將她二人拖下去,杖責一百!”
傍晚羿安醒來時,院落里空無一人,正納悶著,羌敏洛敲了門進來,身后跟著一個老實的婢女提著一個大食盒,“樊姑娘,我就住在隔壁院,有什么需要你就差人過去告訴我!”
婢女布好晚膳,彎身退出房門。
“京中傳信,太后因為迫于朝臣壓力,已將我父王母妃關押在天牢,在那里有我哥保朗關照,多少無性命之憂,我暫且在青州,謀定后動。夜大哥讓我告訴你一聲,他回京城去了?!鼻济袈逭胱?,瞧著羿安遲遲不動筷。
他只好轉身離開,“我已吃過,你且吃著,我已差人在青州邊界接楓沙道人他們,明天應該就能到了,你不必擔心!”
羿安提起筷子又放下,“你若得空閑,可到我這來,我教你些防身的腿腳功夫,多少有點用!”
羌敏洛面露欣喜,“好!”
臘月的晨風吹的羿安面如寒霜,就在她要翻墻出去自己去找龜壽時,羌敏洛急急跑進院子,“樊姑娘,楓沙道人他們到了!”
羿安剛打開門,一個小身影就撲進懷里,“安安,我想死你了,嗚嗚~~外面好冷好餓?。 ?
羿安安心的摸了摸龜壽的頭,羌敏洛終于在她臉上看到了笑容。
“還不是你這個妮子太傻,大道都能給你走迷路掉!說什么你來過青州,你帶路,都被你帶到黑溝里去了!以后再也不會聽你指路,盡折騰我這把老骨頭!”楓沙道人氣的直嘟囔,把行李一扔房內,就坐下灌水!
羿安一聽,樂出聲來,“哈哈,是我錯了,忘了叮囑師叔公莫要讓獸獸帶路!她小時候在自家地里都能迷路!”忙上前給楓沙道人端茶遞水。
羌敏洛看著那明媚的笑靨,清爽的笑聲,那一刻,京城里所謂勛貴世女,再無蹤影,不復存在!
安頓好吃住,翌日,龜壽就收拾好醫具前往流民之所為人診治,羿安不放心,只得給自己畫了濃眉,做了小子打扮護著她一同前去。
連著幾日,羿安著實吃不消,一回來就趴在床上直挺挺的躺著!
羿安疑惑都兩個多月了她一直好吃困覺,龜壽說那是她之前根基耗損太過,得師祖通了經脈,個子蹭蹭直長,必然會如此,至于要多久,不曉得!
羌敏洛尋了批藥材,供給龜壽制作藥丸,道是武威將軍感謝她安撫了流民,安頓了民心!
龜壽因此在府里待了五日,羿安對羌敏洛直道感激之情,又借花獻佛教了不少龜壽教她的識別毒藥之法!
那日黃昏,羿安不解的跟著羌敏洛來到馬廄,她一眼就看到了那匹除了腳是白色,通體紅亮的馬,那是蒼恒出城那日送給她的,可是后來為了下壁立崖,只能忍心割舍,不想它竟然出現在這里!
“它叫四白,阿恒取的名,阿恒養了它十年,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養,比他常騎的青騅還喜歡,四白極通人性,一路找到這,就是身上傷口多了些,我已經著人悉心照料,已無大礙了!”羌敏洛見到四白時,也是驚訝的語無倫次,看到它滿身傷痕,將養了幾日才敢告知羿安。
羿安撫摸著四白,輕輕柔柔,也不言語,就那樣繞著它撫摸了一遍,然后拿起馬料,一點一點的喂它,末了,輕撫了馬耳朵,便就離開馬廄,也不再來看它。
國喪消息傳來,已是臘月中旬,羌敏洛在院子里石凳上呆坐許久,羿安撐傘來找他時,他已滿身落雪!
羿安走過去,幫他遮了雪,見他這一身白茫茫,忍不住捏起他的肩領抖了幾下,雪花簌簌下掉,又平舉起手,側對著他的頭,用力鼓勁,連著衣袖帶出一陣風,將他頭上的雪吹散了不少,只是揚起的雪花,惹的她不敢睜開眼。
羌敏洛從茫然中驚醒,側身看見傘下恬靜的面容,忘了世事紛爭,忘了同室操戈。
待那明眸睜開,他又慌亂低頭,“我三皇叔走了,在威嚴的皇宮內被人割首而亡!太后以疑似犯囚禁了二皇叔一家,舅舅拿出兩份京城來的信,保朗哥說,是太后殺了皇上,他一定會報國仇,護佑羌國子民,叫我莫要沖動!
他心中困惑難解,“另一份沒有署名,信上說皇上曾有御札傳位于我,御札如今在驃騎大將軍手中,他是毅忠王世子的岳祖父,必然會支持津忠王繼位,要我即刻青州起兵進京,護佑皇室正統!否則我父母恐有性命之憂!舅舅說他已有打算,到時自會告知我,樊姑娘,我該當如何?”
羿安聽著那壓抑低沉而迷茫的聲音,將傘從他身上移開,“你可有領兵作戰之能?可有治國御下之才?又或可有問鼎皇權之心?三者有一,便可起兵,若什么都沒有,那就好好在這院落里多讀讀你舅舅讓你看的兵策治國之道,也許有一日會用到,也許什么都不會有?!?
白茫茫的雪,羿安似在說予眼前的王世子,又似在告訴自己,“身為皇室中人,自出生那日起,就注定,命不是你一個人的,是背負著皇室興衰,逃避只會使你的親人死的更快!”
羌敏洛還未反應過來,羿安已經轉身要走,“龜壽被籌祝使抓去京城,我同師叔公要趕去京城救她。我與籌祝使不共戴天,自出京城未有共謀過,前來向你告別,免你誤會!”
羌敏洛急急跟著羿安來到后門,目送二人遠去,只來得及塞了些銀兩給楓沙道人,白茫茫天地間,他是該承擔起他自己的責任了!
一路無阻無攔到了綿城石更亭,二人停下吃些干糧,只聽官道數千馬蹄聲,還有隱約的步兵之聲,竟有大軍進京,恐有上萬之眾!
二人忙躲進樹叢,一刻鐘后,旌旗飄揚,“阮”!樊城的阮護軍!為首之人,濃眉大眼,不怒自威,正是樊城歸京的阮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