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 四合院:我靠截胡躺平
- 提燈尋兔子
- 4103字
- 2023-08-08 23:57:55
拿回賈東旭的撫恤金,秦淮茹就已經在大家伙面前表示過會好好過日子、好好照顧賈張氏和孩子。
眼下這才沒過多久,就被人知道賈張氏打了她。
秦淮茹感覺有些難堪,都怪這個多管閑事的傻柱。
本來她們都關上了門,準備在家里好好解決這件事。
都怪這個傻柱橫插一腳。
誰要他幫了!
他要真想幫,怎么不給點糧食、給點錢。
真以為她秦淮茹還是沒見過世面的小姑娘,嘴上說兩句就哄住了?
如果傻柱知道秦淮茹此時的想法,可能會在送她一個大大的白眼。
并且表示:大姐,誰想幫你了?我只是想看你婆婆倒大霉而已。
既然在傻柱手里拿不到好處,她可不能為了個傻柱得罪了賈張氏。
雖然說現(xiàn)在賈東旭的撫恤金都在她手里,但是她知道賈張氏肯定還有小金庫。
而且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兒,她也愿意賣賈張氏一個好。
“我婆婆沒打我,只是當時我們意見不同吵起來了而已。”
“我也不知道傻柱為什么要這么說,害得我被我婆婆誤會。”
“我這個人雖然沒什么本事,但是我也明白什么叫信義。”
“我既然當著院兒里這么多的人面兒答應過,此生絕不改嫁。”
“那么,我一定會說到做到。”
好嘛,秦淮茹這話說的大義凜然。
并暗戳戳的指責傻柱不講“信義”。
傻柱也是懵了呀,這秦淮茹咋還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呢!
還是說,她就喜歡被賈張氏打?
既然秦淮茹和傻柱各執(zhí)一詞,一向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劉海中說道:
“傻柱,人秦淮茹可不認你說的那套呀!”
傻柱臉上閃過一絲慌亂,不過很快就恢復了吊兒郎當。
“害,她不認我還能逼著她認不成?”
“這賈張氏畢竟是她婆婆,我就是一個好打抱不平的鄰居罷了。”
“她能為了我一個外人,去傷自己婆婆的面子嗎?”
“這遠近親疏,不就高下立見了嘛。”
說完這些后,傻柱還非常做作的搖了搖頭。
“只不過啊,這好人沒好報還真是讓人心寒。”
眼見這盆臟水又要潑到她身上,秦淮茹靈機一動順著他的話往下說道:
“是啊,真是好心沒好報。”
“以前我看你們兄妹倆也沒個人照顧,還經常去幫你打掃衛(wèi)生。”
“現(xiàn)在好了,現(xiàn)在不需要我了、就開始顛倒黑白看不得我好過了。”
“你明知道對于一個寡婦來說,名節(jié)有多重要。”
“卻還是要做出些讓人誤會的事情,好讓人覺得我不檢點、不知廉恥。”
“眼看著我跟我婆婆的關系好不容易緩和了一點,你就跑出來挑撥離間。”
“傻柱啊傻柱,誰有你精明呢!”
雖然不知道秦淮茹是吃錯什么藥了,但總算是沒有胳膊肘往外拐。
賈張氏趁熱打鐵道:
“就是,你還不趕緊把門賠給我們家。”
“我們一家孤兒寡母的,門壞了怎么成。”
剛剛大家只注意到了傻柱,沒注意到賈張氏。
這會兒被賈張氏一說,他們順著目光看向了賈家的大門。
昨天傍晚,他們的確是聽到了“砰”的一聲。
不過都那會兒了,大家也沒放在心上。
這會兒再聯(lián)想起賈張氏說的,賈家的門壞了。
那劇烈的聲音,會不會就是傻柱踹門的聲音呀!
那么大聲,他們可不信傻柱跟秦淮茹沒關系。
再說了,傻柱都聽見三個孩子的求救聲了、沒道理他們一點兒動靜都沒聽見呀。
莫非,傻柱去聽寡婦墻角了?
嘖嘖嘖,誰家好人去聽寡婦墻角。
沒準兒啊,這傻柱還真是饑不擇食就看上秦淮茹了呢!
反正傻柱談的對象都不成,也許他突然轉性了。
覺得秦淮茹這種也挺好的。
看著眾人看傻柱的目光逐漸不對勁,秦淮茹心里欣慰不已。
“傻柱,咱們這么多年的鄰居了。”
“我也知道,自打我嫁進這大院兒、你也沒少照顧我。”
“這樣吧,你把我家大門給恢復原樣就行。”
“別的,姐也不怪你。”
秦淮茹這話說的大義凜然,好像自己吃了多大的虧一樣。
秦京茹看的云里霧里的,剛剛明明還是傻柱占上風。
這會兒,傻柱到像是被秦淮茹給逼的說不出話來了。
她湊在李青耳邊小聲說道:
“這秦淮茹不愧是秦淮茹。”
“傻柱在她面前還是不夠看的。”
李青笑了笑,不置可否。
秦淮茹的心眼兒那是天生的!
傻柱這最多是被人給教出來的。
這后天的,那能那么容易干過先天的。
傻柱會輸,也在意料之中。
畢竟比起原著里被秦淮茹一家吸干血,現(xiàn)在的結局對于傻柱來講也是無傷大雅。
傻柱既沒結婚,也沒對象。
別人在背后提起來,不過是講幾句葷段子、再笑話一句“傻柱惦記寡婦”罷了。
在這個時代,這種事情本來就見怪不怪。
不過是有的人拿到明面上說,有的人沒有而已。
以傻柱的臉皮,李青相信這都不算事兒。
秦淮茹都給了個臺階了,一大爺自然也就順著話往下說了。
不然這事兒,還不知道要鬧到什么時候。
在他眼里,這芝麻大點兒的小事兒根本不值得浪費他這么多的時間。
但是沒辦法呀,誰讓他是一大爺呢?
傻柱又是個渾不吝,別一會兒再鬧出點什么丑聞、他就真的沒臉見人了。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誰讓這院子里這么多人、偏偏他成了一大爺呢!
他語重心長的開口說道:
“好了,好了。”
“大家都各退一步。”
“就這芝麻大點兒的事兒,你們覺得鬧起來好看嗎?”
“傻柱你也是,跟你說了多少次了。”
“做事情,不要這么咋咋唬唬、這么魯莽。”
“你看你,怎么老是記不住。”
說完傻柱,怎么能不說秦淮茹和賈張氏呢?
說完一個不說另一個,被說的那個心里該有意見了。
一大爺主打的就是一碗水端平!
“張嫂子你也是,一把年紀了有什么話就不能跟小輩好好說說?”
“每天最熱鬧的,就要屬你們賈家了。”
“院子里每解決十件事兒,有八件就是你們賈家的。”
“我也是一把年紀了,你們也讓我過兩天安生日子行嗎?”
秦淮茹想說點什么,可還沒開口就被一大爺給懟回去了。
“小秦啊。”
“你婆婆年紀大了,也沒文化。”
“但是你年輕呀,你沒事兒也多勸著點兒你婆婆。”
“她畢竟是你的長輩,有些事情無傷大雅的、你就讓讓她。”
“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和和氣氣的,不要整天搞得雞飛狗跳的。”
“院子里的大家伙兒,都是相處了幾十年的鄰居的。”
“就像是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我還是希望咱們大家都能好好的。”
“好好搞好鄰里關系,大家一起在這四合院兒里和和氣氣的生活。”
“這年頭又是天災又是人禍的,一家子齊心協(xié)力的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你們說呢?”
“天災人禍”四個字,狠狠地砸進了眾人的心里。
是啊,現(xiàn)在年景不好、到處都缺衣少食的。
他們皇城根下尚且還好,只要有戶口就餓不死。
但是鄉(xiāng)下,餓死的人何其多。
而且他們也只是餓不死而已,想要更多的也沒有。
一大爺都把問題上升到這種層面上了,她們三個要是再不聽那就顯得多人有些不知好歹了。
賈張氏努了努嘴,小聲的說道:
“那我們家的門…”
一大爺疲憊的擺了擺手,開口說道:
“讓傻柱給你修好。”
“修不好,就賠一扇新的。”
弄壞了別人的東西,本來就要賠償。
一大爺并不覺得自己的決定有什么問題。
不過,他還是當著大家伙兒的面兒義正嚴辭的說道:
“弄壞了別人的東西,就是要賠償。”
“不管你有天大的理由,都不是你損壞別人財物不賠的借口。”
傻柱被一大爺說的臉上火辣辣的,但是他又找不到反駁的點。
畢竟他雖然混賬,但骨子里依舊是善良的。
起碼比許大茂善良多了。
事情已經蓋棺定論了,大家伙兒也因為一大爺的話沒了想繼續(xù)看熱鬧的心情。
回家的路上,秦京茹的心情有些沉重。
她們家也是屬于吃不飽,但是餓不死的那一類。
自從嫁給了李青之后,她的生活可謂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自己是過得好了,就是不知道她爸媽怎么樣了。
李青看著她愁容滿面的樣子,開口問道:
“怎么了,一直悶悶不樂的?”
秦京茹看了看李青,心里糾結要不要告訴他。
說了吧,怕李青覺得她一個嫁出去的女兒還老想著娘家。
不說吧,她又覺得騙李青不好。
糾結了一會兒后,秦京茹還是決定一五一十的告訴李青自己的想法。
“沒什么,我只是忽然想到了我爹娘。”
“也不知道她們最近怎么樣了,過得好不好。”
也許是怕李青誤會,秦京茹趕緊說道:
“我就這么一說,我可沒有一心惦記娘家。”
“你別誤會。”
李青有些失笑,他還以為秦京茹是身體不舒服呢。
沒想到,她在糾結這個呀。
在他那個年代,基本上已經不存在這種說法了。
獨生子女的多,有時候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下、大家都是兩邊住的。
不存在什么娘家婆家的。
不過這個年代的人,想來應該是在意這個問題的。
“你那么緊張干嘛。”
“你要是想岳父岳母了,等哪天我休假我們去看看他們不就行了。”
“正好給他們報喜。”
聽到李青這么說,秦京茹不可思議的抬起頭看向他。
“真的嗎?!”
“你真的要陪我回去嗎?!”
要知道,秦淮茹嫁進城里這么多年、也就棒梗滿月的時候回去過一次。
其中的小九九她也知道一點,無非就是賈張氏怕她偷偷補貼娘家。
或者說,秦淮茹自己過上好日子了、就把親爹親娘拋之腦后了。
畢竟現(xiàn)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下,女兒嫁出去了除非有事兒、不然是不興回娘家的。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出嫁女在娘家待著像什么樣子。
一般會被鄰居說三道四,說是夫妻關系不好或者婆媳關系不好的。
當然了,有對象陪著回娘家閑話就沒那么多。
不同于秦京茹的欣喜,李青正盤算著自己手里的票。
他現(xiàn)在吃住基本上都是用的空間,所以每個月省下了不少錢和票。
他家一向是舍得吃的,所以也沒人懷疑他家的伙食不對勁。
再加上他經常去釣魚,用魚換各種票。
而且他之前也愛上鴿子市場去。
所以倒是也沒人懷疑他。
他給自己吃可以用空間里的,但是去秦京茹家的話。
那就得用票去供銷社了。
李青也不是摳門的人,既然他已經跟秦京茹結婚了。
那他就會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可能的讓秦京茹開心。
他也不缺這么點兒東西,但是這些東西可以讓秦京茹高興、讓秦京茹的父母高興。
家庭關系和諧,才是最重要的。
花小錢、辦大事兒,這才是李青的人生宗旨。
自從李青答應了她,秦京茹每天都在盼著李青趕快放假。
說來也神奇。
在家的時候,秦京茹巴不得早點嫁出去、在城里過好日子。
這猛的一嫁出去吧,她偶爾又還會想起家。
但是你要讓她現(xiàn)在回農村過苦日子,她肯定不干。
自從一大爺發(fā)表那番感言之后,院子里也是罕見的平靜了很多天。
但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夕,往往都是平靜。
越是平靜,往往就越是不對勁。
這不,一大爺這會兒還在跟一大媽感慨呢。
“老婆子,你看我說的那些話他們還是聽進去了。”
“早這樣多好,大家都能過安生日子。”
一大媽看了看自己的老伴兒,直覺告訴她這事兒恐怕沒那么簡單。
別的不說,那賈張氏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燈。
年輕的時候就在院子里橫行霸道慣了的人,老了仗著自己年紀大就更加不會收斂。
更別說傻柱了。
傻柱這個孩子,也算是他們老兩口看著長大的。
這孩子表面上看著傻愣愣的,實際上比誰都倔。
這次賈家婆媳這么算計他,他會就這么算了?
不過看著老板難得這么放松,她也沒說什么掃興的話。
只是點了點頭,開口附和道:
“但愿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