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江湖氣息
- 大明:離京三年,嚇壞了朱厚熜
- 華盛文方
- 2020字
- 2023-05-18 18:11:06
回到京師后,只要按照朱載晉給出的這個辦法去做,建立邸報制度,當家家戶戶都能看上報紙的時候,就說明大功告成了!
到時候誰還會說皇上只知道潛心修道,而不知道愛護黎民蒼生呢?修道那都是為了天下百姓啊!
嘉靖十八年全國大旱,是自己苦心修道稟報蒼天一月有余,才使上天下雨。
誰知竟然有人說皇帝不愛子民,這純粹就是胡說八道!
只要有了報紙,百姓們就會知道自己修道那都是為了天下百姓!百姓也會理解自己的。
誰知這時候朱載晉又道:
“兩位,報紙所帶來的好處,還不僅如此呢。”
朱厚熜趕緊上前一步,問道:
“難道還有別的好處?”
朱載晉笑著說道:
“那是自然,難道本王還能騙你們不成?”
“如今全國大部分百姓都不識字,等建立邸報制度之后,可以先印發一些比較簡單的文字,提高百姓們的閱讀和文化水平。”
“說不定用不了幾年,大明人人皆識字,全國各地再無文盲,天下大道啊!”
朱厚熜這時候已經被朱載晉所描繪出來的景象給嚇到了:
“那豈不是人人都成了讀書人!?”
若是因此而提高人才儲備,那么朱厚熜必定會欣喜若狂。
他此刻就想馬不停蹄的返回京師,然后頒布法令,建立邸報制度。
朱厚熜還是按耐住了內心的狂喜,忍不住問道:
“王爺究竟是怎么想到這個辦法的?感覺很可靠啊。”
一聽這話,朱載晉頓時就笑了,傲然道:
“本王畢竟是老朱家的人,又跟當今天子同宗同脈,再怎么說也不能是個弱智吧?”
“要論聰明才智,本王在臨川稱第一,誰敢稱第二?”
也不知道為什么,剛才還喜笑顏開的朱厚熜,那臉色忽然就沉了下去。
陰沉著臉的朱厚熜愣是沒想到,這朱載晉竟如此自負!
自己登基上位已二十多年,通過手段才勉強維持了朝廷的內部平衡。
自己都不敢說自己天下第一,這朱載晉哪里來的勇氣居然敢自稱天下第一?
再說了,朱厚熜也是比較愛面子,朱載晉這番話就等于自己不如他。
他差點就掏出拂塵給朱載晉一棍子了。
不過幸好朱厚熜還是忍住了這股沖動,朱載晉所說的方法目前來說乃是最優選擇。
就看在他為自己出謀劃策的份兒上,就暫時先饒了他,等以后有機會了,再想辦法搞他一下。
等朱厚熜跟嚴世蕃離開之后,左延拍了拍胸脯心驚膽戰的說:
“王爺啊,您剛才怎么能說自己天下第一無人能及呢?這要是被傳到朝廷里,咱們怕是一個都跑不了。”
剛才朱載晉那也是逞口舌之快,沒有想到這個。
但他卻也不擔心,冷哼一聲便道:
“怕什么?臨川跟京師差著十萬八千里呢,怎么可能會傳到朝廷里呢?你這就是杞人憂天想的太多了。”
左延頓了頓,想著好像是有那么一點道理,但他作為臣子,還是必須得告誡朱載晉一句:
“還好皇上遠在京師,又潛心修道,要不然咱們就死定了。”
朱厚熜兩人剛離開王宮,嚴世蕃就夸贊起朱載晉來了:
“想不到臨川王竟如此多謀多智,率性而為,比起其他藩王來,說他是天下第一尚不為過。”
朱厚熜一愣,停下了腳步,緊盯著嚴世蕃:
“他那真是率性而為?朕還是大明天子呢!他竟然說自己天下第一!這不是在貶低朕嘛!”
嚴世蕃尷尬的低了低頭,道:
“皇上……說笑了……”
旋即朱厚熜深吸了口氣,捋了捋胡子,又道:
“朕的皇子個比個平庸,侄子也沒幾個,唯獨這個朱載晉,性情乖張,做事毫無章法,卻又有些智謀,朕還真不知道怎么評價他了。”
一聽這個,嚴世蕃當即便脫口而出道:
“臨川王不僅有治世之才,也有治國之能,他才繼位三年,便把臨川治理得如此繁華,其繁華程度,絲毫不亞于京師啊。”
朱厚熜笑了:
“沒想到你竟對朱載晉這家伙評價如此之高,難得啊。”
朱厚熜心里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他感到無比復雜。
要說這朱載晉是個賢君,可他的所作所為著實一點兒都不像是賢君所為。
要說他是個明君,可他四處征戰胡作非為,并沒有開疆拓土,臨川還是原來的臨川。
賢君就是要使百姓安居樂業,明君就是要開疆拓土建功立業。
可是這朱載晉……
這時候,嚴世蕃便笑道:
“臨川王畢竟尚及加冠之年,年輕人嘛,桀驁不馴,卻又頗具智慧,有臨川王在,可保大明南邊無虞啊。”
朱厚熜怔了一下,有些頭疼道:
“可是這個家伙也太過頑劣了些,不聽朝廷政令也就算了,他還隱瞞了臨川的真實情況。”
“這可是欺君啊。”
嚴世蕃想了想,說道:
“皇上只看到了臨川王身上所帶來的缺點,卻沒有看到,臨川王的號召力很強。”
“臨川本就是個窮困之地,卻在他的治理之下,短短三年,遠超其他地方,而且還挖掘了不少人才。”
“不僅如此,臨川王的膽魄那也是無人能及的,十六歲就敢帶人沖鋒陷陣直搗黃龍。”
“臨川王不僅有膽魄,而且還有大智慧,每次做事都是胸有成竹,良策破多啊。”
“而且臨川王有情有義,對他好的人,他會涌泉相報,在他的治理下,臨川的百姓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他寧愿自己吃苦背黑鍋,也不愿臨川的百姓再次吃苦受罪,這樣的人,怕是沒有幾個能比吧?”
聽完之后,朱厚熜感覺頗有道理,老懷甚慰道:
“真是不錯啊,跟朕剛登基那會兒差不多,有朕當年的風范。”
于是嚴世蕃又說:
“想來應該是臨川環境的原因,臨川王在這里已經是最大的人物了,身上可能養了些江湖氣息。”
“他若是能夠在皇上身邊修習一段時間,應該會讓他靜下心來,變得沉著冷靜,擁有大智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