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馮志堅的伙食改善計劃
- 馮志堅的伙食改善計劃
- 如是知見
- 10622字
- 2023-05-02 10:13:17
對于工廠管理來說,飯堂是個難管的地方。比如,今天不得不召集舉辦的“伙食”會議,對于行政經理來說是個坎,不想面對又不得不面對。
看著今天會議室坐著的10來號人,行政經理都是頭疼。這10來號人都是各部門派來參加伙食會議的代表們,有車間員工,有技術部門的工程師,有職能部門的文職人員,有主管、經理,還有1名廠長參加。
會議開始,廠長就反饋意見了,說我底下的人反映,飯菜不好吃,還見不到肉。廠長開了頭后,會議室的人開始逐一的提意見。記錄下來,總共就是那幾點:“菜里看不到肉,菜不好吃,見不到油,菜里吃到過鋼絲,飯堂里有時沒搞衛生、不整潔等等。”
廠長后面還發言說,工人們在前線打仗,飯應該要給大家吃飽,菜應該給大家吃好,這樣大家才有力氣,才有精神頭干好工作,行政部要拿個時間表出來改善大家的伙食和用餐環境。
整個會議下來,行政經理都是被動的。你想啊,員工對伙食有意見,不能不讓大家提啊。行政經理自嘲說,我要戴著頭盔進會場,這樣大家扔東西時,有個擋的。行政經理的心理建設做得好,所以在整個會場,被大家各種建言、甚至語言攻擊時,他都是微笑應對,還不時回復:”好的,大家的意見我們記下來了,我們會認真對待。謝謝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
意見是記下來了,還得整改實施啊,不然下次伙食會議,就不是戴頭盔啊,怕是得全副武裝才行。其實相對于整改飯堂,伙食會議真不算事,伙食會議就是被大家批判一下,最難的是還是得有實際的改善。一個產品做壞了,找到制作出錯的環節,然后是技術也好,還是訓練員工的規范操作也好,很容易改過來。但是伙食不好,不好整改。
憑馮志堅這么多年的行政管理經驗,這次伙食會議后的伙食整改有點難,但難也得上啊,誰叫他是做這個工作的呢?
馮決定從先了解飯堂開始。于是馮從即日起再忙都要抽時間到飯堂走動。馮給自己定了計劃,早上6:30~7:30,中午10:30~11:30,下午16:00~17:00這些時間段,他要在飯堂蹲點。
第一天蹲點發現了飯堂的幾件事,第一件是早上飯堂開伙前,馮發現飯堂的大廚、幫廚等5人在做肉絲面,馮問了下,這是幾個人每天例行的給自己做的早餐。馮發現,員工反映的菜里沒肉呢?人家幾個廚師的肉絲面盡是肉,還是純瘦肉。發現的第二件事是,廚房里地面、廚具等不整潔,了解了下,他們是每天下班前會做一次衛生。發現第三件事是飯堂的人有點散,大廚還一邊嘴里抽著煙一邊弄菜。對于發現的這幾件事,馮沒有吭聲,只是跟大家打招呼聊天、走走看看。
同時馮開始不定期吃大食堂。公司分了大小食堂,各部門經理和老板吃小食堂,其他所有人員吃大食堂。小食堂的伙食大家是沒意見的,所以馮在大食堂吃飯才能了解飯菜到底是怎樣的。
說實話,大食堂的飯菜確實不好說。青菜看不到青色,煮得太爛了,顏色都快黑了。肉菜到是看得到肉,多是肥肉片、肉皮,確實有問題啊。馮心想,我明明看著買回來的肉,怎么就沒瘦肉呢?肉哪兒去了?即使廚房自己早餐下肉絲面用掉2斤吧,還有幾十斤瘦肉呢?也難怪員工有意見。
馮想搞清楚肉去哪兒了?自然就去食堂里,他打開冰柜一看,好家伙,好多肉還在冰柜里。馮問大廚了:“怎么沒有把肉用了啊?”大廚簡單的回了句:“這肉是有其他用的。”馮問要用在哪里啊?大廚解釋說員工吃宵夜要炒的。好吧,馮信了。晚上12:00是上晚班的員工吃宵夜的時間,馮到了餐廳,到廚窗里的菜盆一看,然后到吃飯的員工的飯盆里一看,還是沒看到肉。馮再去看冰柜,冰柜里沒有肉了。馮也沒去問廚房里的人了,他覺得問不出結果來。馮想:“看來飯堂里的名堂不小。我也初來乍到的,還沒在公司站穩腳,先觀察再看吧。“
馮發現冰柜的肉沒了,但宵夜的員工的菜盆里也沒什么肉,他不打算去問廚房里的人,他還得進一步了解,這事就只好放一放。按照他的計劃,他除了早中晚在廚房中蹲點外,還準備跟大廚一起去到菜市場買菜。公司的菜品每天都是由大廚去菜市購買的。
馮志堅抽了一天起了個大早和大廚一起去買菜。在菜市,馮看到大廚在買青瓜時,放著鮮新瓜不買,買那有些蔫沒水份的瓜,就問了句“干嘛不買這個新鮮的瓜?”大廚馬上當著馮的面給財務經理打電話:“經理,馮經理說要買8毛的青瓜,不買6毛的青瓜。”財務經理讓把電話給馮,馮從大廚手上接過電話,聽到財務經理的聲音:“馮經理,你為什么要買8毛的菜啊,這樣成本不是更高了?”馮回:“8毛的質量更好,感覺更新鮮。”財務經理在電話那邊說:“你還會買菜嗦?人家大廚應該更懂買菜吧!”然后財務經理說請大廚接下電話。掛完電話,大廚看著馮說:“剛孔經理講了,就買6毛的。”大廚說的孔經理就是財務經理。馮沒有直接回復大廚,而是跟大廚說:“我幫你搬菜。”
這個電話讓馮有些難以理解,為什么買菜要跟財務經理請示?他知道,財務經理是公司的老人,從公司初創起就跟著老板一起的。這件事超出了他的認知和經驗。做了那么多年的行政,飯堂的所有事務不是應該由行政管理嗎?這家公司的飯堂在組織架構上也是劃歸他管轄的,現在他還不好急于作判斷和動作,先了解吧。
這次跟大廚買菜發現兩個問題點要先了解,一件是大廚為什么質量好的不買,而要買質量稍次的,雖說是便宜點,但按照公司給的每個人每天的伙食標準,不需要作這個成本控制;再一件是大廚壓根不在乎他這個行政經理,而在乎財務經理,買菜的清單報帳也沒經過他這個部門負責人審核,而是直接拿給財務去報帳了,也報了賬,這不符合流程。
馮覺得飯堂伙食要馬上實施改善可能有些麻煩,搞不好會搬起了石頭還沒地方放,搞不好這搬起的石頭就得自己背著。為什么這樣認為呢?因為在當天馮就遇到了麻煩。上班時,他被財務叫到財務室,說行政部的報銷單有問題,報不了賬。怎么就報不了賬呢?老板都簽字了,費用發生的項目也有備注,合理啊,為什么報不了賬?財務解釋說,他們經理說的,他們經理有報銷單的審核權,具體什么原因她也不知道,要不請馮經理去問下他們經理。
馮想,這算不算是財務孔經理對自己的一次敲打?叫他不要管太多,對廚房不要涉入太深?這個猜測,不用馮想太久,晚上就有人告訴他了前后。
晚上,有兩個部門經理說邀請馮出去喝兩杯,說馮剛來公司,大家一起熟悉下。這次聚會就有孔經理一起。吃喝進行中,大家幾杯酒喝暢快了,孔經理竟主動跟馮講起了飯堂。孔說:“老馮啊,你剛來,不知道公司的情況,我跟你講一下飯堂。我跟你講,別小看我們這個飯堂,這里面都是有關系的。里面5個人,就有4個人都有關系,里面還有個是老板的叔叔。”馮很謙虛的一邊跟孔碰下杯,一邊認真的傾聽著。
孔繼續說:”我也知道,你管著這個飯堂,你也要給老板交待,也要給員工交待,員工反映伙食差,你也不能不管,也知道你的難處。你反正啊,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講,我能幫你的一定幫你。“聽話聽音,馮聽出來了,孔跟大廚有關系,這是種變相承認,同時也是種告誡,叫馮對飯堂的事要和孔站一條線。馮也不含糊,舉起杯對著孔經理的杯碰了一下,然后也跟另外兩個經理碰了下杯,口中客氣道:“來,我們走一個,我初到公司,許多事情今后還要請大家多指點指點啊。”
事情到這,飯堂的伙食到底要不要整改呢?必須得整改,這是馮給自己的工作定的調,但不能馬上整改。不整改,他的其他方面的工作起來了,飯堂抓不起來也不行啊,不然他的試用期都過不了。如果要整改,有些大的動作肯定是不能動的,一動牽扯大,到時事沒做到,反而自己還站不穩腳,試用期也過不了。
馮定了主意,先從簡單能動的入手。員工吃過午飯,馮留在了食堂,跟廚房的人簡單的作了個溝通,意思就是他和大家一起對餐廳先進行一次大掃除。當然有人提出了意見,說大掃除他們都在搞。馮說:“我會跟大家一起來弄。”
這個飯堂的建筑有些舊,寬敞但不明亮,沒有窗明幾凈的感覺。馮帶著大家做了衛生,也重新做了下規劃,比如將員工放餐盤的柜子洗了個遍,同時重新作了布置,以前是順著墻放了一排,有些雜亂,打掃后將餐盤柜統一放在餐廳后墻整齊的擺放,這樣規劃的目的是,員工從餐廳后門進去取餐盤,然后依序到餐廳前面廚窗口打菜,這樣就不會造成員工從前門進拿餐盤和在窗口排隊打飯菜的人擠成一堆。
同時馮要求電工重新做了幾套裝不銹鋼飯桶的架子,因為原架子已經銹跡斑斑,看上去臟兮兮的,并且重新做的架子高度要讓員工打飯更方便,不用象以前那樣要彎腰。架子做了三個,這樣是為了分流打飯的員工,不要讓員工擠在一個桶跟前打飯,一是飯灑得到處都是,二是節省員工打飯排隊的時間。
馮還叫來行政部其他文職人員一起,做了幾件事:對餐廳地面畫線,將餐盤區畫線定位,餐盤區、廚窗、廚房物資擺放區等都分類劃區、貼統一的標示;安排廚房每天一小清潔,每周一大清潔,并要求廚房物資、工具等按區擺放和維護。
到晚餐時,馮沒有去小食堂,在大食堂用餐。用餐時,聽到了員工的議論。員工的議論是排隊比以前快了、排的隊伍也短了,餐廳更干凈了些,但是菜還是難吃。
馮得到了老板的表揚,說車間反映飯堂有些改善了。馮在高興的同時也知道后面的壓力才開始。
果不然,這個壓力來得很快,就在大掃除后第二天中餐,馮和各經理在小食堂用餐,有個經理從菜盤里挑出來一坨黑乎乎的東西,問:“馮經理,你看這是什么?”馮從桌上拿過來一看,是鋼絲球。小食堂不應該會出現這個問題的啊。老板雖在一旁沒作聲,繼續吃飯聊天,馮沒心思吃飯了。他拿著鋼絲球到廚房找到大廚,說:”這個鋼絲球是在小食堂的菜盤里發現的,是駱經理用筷子挑出來的,你看下,這是怎么回事?“大廚的回答是:”馮經理,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大廚還笑笑的反問:“馮經理,怎么會這樣呢?這是怎么搞的?我會讓大家以后注意。”
待中午飯堂的人員忙完了,馮將大家召集在一起,簡單的講了自己的意思:“各位同事,今天中午駱經理在吃飯時吃到了一坨鋼絲球,我想這個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對于這個事我也不過多的說,這次我會給自己一個處分,是我管理失職。那么下次出現這種事情,我會找當事人。是誰沒把衛生搞好,是誰沒負起責,我找誰擔責。如果找不到人擔責,或者沒人主動出來承認錯誤,我會找大廚,因為大廚是這個廚房的領頭人,我只有找領頭人。”大廚雖然對于馮說有事就找他,他不服,但經馮一番理論,大廚本就是廚房帶隊的,這個他本人也得認可。
下午,馮向公司寫了自己的處分申請,同時張貼了公告欄。馮對這事的判斷,鋼絲球是故意為之,這是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啊。馮推理可能是廚師們覺得他開始在管事,讓廚師們沒有以前舒服了。但無論如何,馮決心餐廳的衛生必須得堅守維護。他得事先有準備,準備廚師們有更大的反彈。他的準備是,第一、堅守衛生前期,馮還得和他們一起打掃;第二、馮搞個獎懲激勵,表現好的獎勵100-200元,表現不好的扣績效,當然在這事上先經過了老板的同意;第三、馮抓緊和廚房所有人員多溝通、多了解,經過溝通,他摸了下底。廚房5人中,1個老板的叔,1個是業務經理介紹的,另外3個是自己應聘進來的,大廚是在公司呆得較久,炒菜馬馬虎虎,他由財務經理罩著。第四、馮開始在人才市場儲備廚師人選,這是備著有人跳得太離譜,可以及時有人更換。
把激勵機制一拿出來,馮基本上看得出來,打掃衛生的主力主要是沒有特殊關系的2個同事,他們是扎實做事的,其他3人雖然沒那么積極,但看在績效的份上還是配合著干活,馮看到這個,心里有些底氣了。也就是說,現階段要改善好伙食真正需要把握的點是大廚,他如果能調整好自己了,伙食就會有較好的改善。不管是買菜、還是炒菜,大廚如果能調整,就能改善到核心。馮作了個基本的判斷。
馮基于財務經理和大廚的關系,具體是什么關系,馮也先不理。馮還是先嘗試和大廚談心交流。馮開始在晚上找大廚聊天,去大廚宿舍閑逛,偶爾也約大廚下了班后散步、打球。馮知道大廚抽煙,自己本不抽煙,特意去買了包煙,在和大廚閑聊時,和大廚一起抽。終于有一天,大廚對馮說:“馮經理,我佩服你的是你是真心想把工作干好,這個我看得出來,也對比得出來。但是我要跟你說句話,你呀,有能沒力。”馮知道大廚的意思,就是說他沒有能力搞得定飯堂唄。沒事,馮裝作聽不懂,繼續找大廚閑聊,閑扯。
大廚有沒有變化呢?有。大廚沒有在公眾場合和馮頂剛了,在一些事上配合了,衛生上也配合了,但核心的伙食方面,肉少、菜難吃沒變。馮的判斷,肉少和菜難吃應主要是大廚的原因,馮覺得大廚是不是和財務經理有利益關系才造成肉少?因為查了許久,馮看著肉進的廚房,但就是員工的菜盆里看不到瘦肉。
馮決定在合適的時機換大廚。他在人才市場也找到2個大廚的人事資料儲備著。
馮開始搞“員工用餐滿意度”。馮叫文員設計了一份用餐滿意度問卷調查,不定期的隨機向員工抽查意見打分。第一次評分結果55分,馮叫文員將員工用餐滿意度張貼到公告欄。
有天馮到廚房例行巡查時,大廚跟馮說:“馮經理,我們人手不夠忙不過來。”馮說:“行,等下了班我們一起合計合計。”下了班,馮大約晚上8:00多去找大廚。問:“(大廚姓李)李師傅,你白天說人手不夠,聽下你的意見。”
李師傅:“馮經理,你看現在我們廚房的工作量增加了一大節,搞衛生比以前勤,還要擦窗戶,餐廳那么多窗,做了早餐還要做宵夜,現在又有伙食滿意度,這樣投入的精力就更多了,忙不贏啊。”
馮:“窗戶平時不是有讓清潔阿姨在打掃嗎?她們沒有幫忙嗎?”
李師傅:“清潔阿姨有打掃,只是感覺現在做工作更難了。那個用餐滿意度,你說怎么滿意嘛?一人做飯一百個吃,口味個個都不一樣,這怎么滿意啊?個個給吃山珍海味還差不多。”
馮:“李師傅,為什么搞那個員工用餐滿意度,你應該知道啊。員工、各部門對伙食的意見,經常去老板那里講我們,這個你應該知道啊。搞這個滿意度,是免得他們去老板那里說,不如干脆讓他們把意見直接跟我們表達出來,這樣我們更好開展工作的,你說呢?”
李師傅:”他們一直都在老板那里講,老板也跟我們講過,叫把伙食搞好點。但我們有在搞啊,他們還是有意見。那個滿意度也沒必要貼出去吧。“
馮發了根煙給李師傅說:“到底要不要貼,確實有一番思考的。后來覺得既然都讓大家在填意見了,不將意見公布出去,大家就會覺得我們在搞形式,反而對我們工作不好。我也知道,這個滿意度貼出去了,對我們飯堂是有壓力,這個理解得到。放心,我會和大家一起努力想辦法,希望既能讓大家覺得我們在逐漸的改善,又能讓我們不要有太大的壓力。”
李師傅:”我也要面子的嘛。“
馮:”理解。但這個面子先丟的是我啊,大家只會覺得是我沒做好,其次才會是你們的。”馮接著說:“李師傅啊,我在想一個問題,你看啊,我們公司的人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那個湖南、湖北、四川、河南的又占大多數,我看了下花名冊,我們公司應該有多半的人是吃辣菜的,而我們現在主要炒的是白味的菜式,你看能不能炒點辣菜?”
李師傅:“我每次都有將辣椒醬調好放在一個小盆里端出去了的,誰要吃辣的就可以去弄點兌著吃”
馮:“這個我看到了。我說炒辣菜啊,他們喜歡炒的辣菜,這次意見各部門的員工都有反映這個。”
李師傅:“我試哈嘛。”
自從廚房上了辣菜后,再調查的幾期伙食滿意度是有明顯上升的,竟然達到了70多分。馮也適時的表揚了廚房,同時也自掏腰包買了些水果跟廚房的同事一起分享。馮也感概,公司員工真的是容易滿足啊。但是肉少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有一天巡廚房,馮發現有個小伙子坐在廚房后門吃飯。小伙子坐在小凳子上端著碗在吃,面前放著椅子,椅子上放了盤青椒炒肉,看菜品比下館子的菜不差,還放了碗雞湯,雞湯里至少有半只雞。馮問小伙子:“你怎么在這里吃飯?”馬上有人回:”這是我兒子,是我叫他過來的。“馮尋著聲看到了廚房的女幫廚劉姐。馮的臉色當時就冷了下來,但沒有多說什么,繼續往廚房巡視。待廚房快下班時,馮特意到廚房將廚房人員召集起來簡單作了個規定:”廚房不允許私給家屬、朋友開小灶,碰到一起處分一起。“
但是劉姐不服,說給自己兒子吃點好的怎么就不行了?馮解釋了一堆這樣做會哪些不好的原因,但發現,跟劉姐講道理很困難啊。于是明確告訴大家,在家里面怎么搞公司管不著,但是這里是公司,在公司就不允許這種事出現。
馮了解廚房所有同事,知道劉姐老公多年前意外去世,這么多年一個人帶著孩子打拚,不容易。但對于劉姐在公司飯堂私開小灶的行為是堅決不能縱容的,不能開這個口子。
幾周后,讓馮意料不到的是關于他的傳言,說馮欺侮人家孤兒寡母的。馮雖是一時心塞,覺得想管好一件事咋這么多事,但也沒把傳言當一回事,懶得理它了,也沒精力去理。馮就這樣磕磕碰碰的迎來了他的試用期轉正。
老板在他試用期轉正時跟他談,公司看到了他做的一些努力,也看到了行政部的一些變化,其他大多部門也說他不錯,所以他順利的轉正了,也漲了工資。
轉了正,意味著他基本上算是得到了公司和大多數部門的認可了。馮覺得有些事他可以推了,動作大一點,他也敢推了。
關于冰柜的肉沒了,員工菜盆里肉少的事,馮現在還是沒搞清楚原因,這事只有慢慢細察,只好先放著。問題沒查清,但事不能停,得想辦法。
馮向公司提出找米面油及蔬菜供應商來給公司供應米面油和蔬菜。馮給出的理由是這樣做可以節省廚師的精力,讓廚師更有精力用在廚房里,更主要的是找兩家供應商可以相互制衡,在價格控制和質量控制上公司更占主動,也便于管理。具體便于什么管理,馮沒細解釋,但馮有個針對,就是切斷大廚與財務的聯系,大廚不去買菜了,自然財務經理就和他沒有關聯了。
這事得到了老板的同意。馮安排行政人員找了幾家供應商,多方考察后,最后選了3家供應商,邀請了財務經理一起最終看核定哪2家供應商送貨。財務經理的建議是先讓這3家依次各先送一周的菜看看效果再定。
自從有供應商定時送貨后,廚師李師傅開始對馮工作上各種的不配合。李師傅的招是消極怠工,大家打掃衛生時抽煙,打菜時不戴口罩等等,大事不犯,小事不斷。馮談了一次,警告了一次,沒用,于是馮果斷的處分了李師傅一次。
有天馮晚上突然拉肚子,同時還想吐,出去拿了點藥算是止住了。第二天上班,聽到辦公室大家在議論晚上拉肚子的事,多在說:“不知怎么回事,昨晚拉肚子了。”馮敏感的意識到,這怕不是巧合,怎么拉肚子趕一塊了?
馮去食堂單獨找大廚,昨晚上做了什么禁忌的菜品沒有?大廚回憶說:”其他都是正常平時炒過的菜,就是一道涼拌金針菇,但我都先煮了的。“馮問煮熟了嗎?李師傅說涼拌菜都是稍微煮一下就可以吃的。馮在網上一查,金針菇須煮久,如果沒煮熟會食物中毒。原來是這樣。馮將結果跟李師傅一講,同時也問他,昨晚有許多人拉肚子,你聽說過沒有。李師傅也有些心虛,他說知道,馮就問這事你看怎么辦吧?
當天,馮聯系了之前準備的廚師資料,約來公司面試。帶著應聘人員到飯堂試菜時,李師傅問:“我們要招人嗎?”馮說,是的,準備招個大廚,這個大廚會炒粵菜和川菜。
李師傅提出了離職。馮的麻煩也來了。行政文員有一陣常到馮的跟前抱怨:“經理,我們的報銷票又給打回了。”問:“哪里不符手續嗎?”回:“我也不知道,反正財務對我們的票,不是說字寫得不規范,就是票沒貼齊,要么就是說發票不對,各種原因。”馮只好安慰:”嗯,這事我們就當是練習貼票吧,這陣子就辛苦你們一下,同時你們也沒必要為這種事生氣,生氣劃不來。“
周末,馮都是在公司對面公路的站臺等公汽回家。這次周六下午,馮照常在公交站等車,突然聽到有人喊他的名字,馮四周看了一圈,沒看到有熟人,就沒吭聲。
再一周后,有位部門經理到馮的辦公室跟他講了件事,說有人花錢請了打手要對馮下手,叫馮外出多些注意。后來,馮知道了這事的全貌,李師傅花了幾千塊錢請了社會上的人要教訓他一次,上次等公交站有人喊他的名字就是暗號,如果他答應了,人家就動手了,不然他得進醫院躺著了。他還好沒答應,人家就不確定是不是要找的人,躲過了一劫。現在馮安全了,是公司有人看不過去李師傅他們的行為,專門找了李師傅談,李師傅就沒有再繼續要搞馮了。
自從引進供應商給公司送菜后,財務與行政的矛盾有些多,但都把握在一個度,沒有大的爭吵,也沒有撕破臉,是那種彼此知道相互不爽,但在公司大的事情上也得合作。比如,在公司例行會議上,財務經理在會上就說了個意見:“我們部門人員說飯堂伙食不是很好,看行政部要怎么改善下。這個伙食直接影響員工工作的心情和效率,員工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我們部門還好,象沖壓部、模具部體力活又重,不吃飽飯怎么行啊。”馮心想,以前怎么沒聽你說過飯堂伙食不好啊,現在來提?
再有就是不給供應商結賬。馮只好去財務:“孔經理,這供應商你看需不需換一家,但即使換一家,賬還是得給人家結啊,我們跟他們簽的合約是月結,現在是得結人家上個月的賬了。”
孔:“也不是不給結賬。這幾天財務要審賬、平賬,可能得緩一緩。”
馮:“緩幾天到是沒什么問題,我們還可以做下溝通。如果長時間不結,人家就不送菜了,到時廚房做不出飯了,這事影響就大了啊。如果孔經理覺得需要換供應商,還請早提出來,我們好早作打算,無論如何,不能讓廚房斷頓啊。”
財務最終給供應商結了賬,但是是在延遲了10天后。雖說賬是給結了,可讓行政文員跟供應商是解釋了幾次,行政文員是一肚子抱怨。
為了應對孔經理多次在公司會議上提到伙食問題,馮志堅也在想幾件事。第一件是公司明明花了錢買進了足夠的肥瘦肉,但員工菜里的瘦肉還是少。馮之前判斷肉少跟李師傅有關,但現在李師傅離職幾個月了,肉的事還是沒改善,看來肉少是另有原因。第二件是這個員工用餐滿意度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換了新的大廚后,用餐滿意度上了80多分,再往上提的難度有點大了。第三件是要避免自己被懷疑和供應商有利益往來。
第一件肉的事,馮還是沒找到原因,也暫時沒招。第二件滿意度問卷調查,馮現在是減少了調查次數,因為多部門是反映有改善的,所以減少問卷調查次數,大家也不會太在意。馮也有私心,是不能讓滿意度調查引導大家去盯著伙食,畢竟伙食這個東西確是眾口難調,要想人人滿意基本是個無解的課題。第三件在職場上都是忌諱的。馮知道,行政部管這個事,就像采購部一樣,即使你沒有利益往來,大家都會先認為多少都會有些利益往來。黃泥巴掉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
說實話,自從是供應商送菜,沒有自己去菜市場買菜,公司的菜品是明顯的好了很多,同時到月底做賬時,公司給的伙食標準竟還有盈余。這足以反應出以前李師傅買菜的方式有多大的空間在操作。
2個月下來,馮看到每個月伙食預算都有盈余,馮上報老板后,作了個決定,次月給每個員工發一次水果。員工都較高興,各部門都覺得不錯。
財務還是在提伙食沒達到要求,財務給供應商的月結賬仍是拖延。
在財務又在會議上提伙食的問題時,馮作了回復,說:“覺得孔經理反饋的問題,我也召集了我們部門一起想辦法怎么讓伙食更好,我們也知道做事情沒有最好但能更好。所以,我有個提議,就是請各部門每月輪流抽出1個人出來,我們組成個伙食監督小組,一起來監督我們的伙食。這個監督小組主要是監督供應商送菜的重量、質量和價格,以及廚房的衛生等。“最終會議決定,伙食監督小組成立,每月由3名員工組成。馮也松了口氣,這意味著他向公司表明,他和供應商是透明的,關鍵的價格、質量等都由監督小組稽核,最起碼嫌疑上是會少些。
某個周末,供應商袁老板打電話約馮出來喝茶。馮赴了約。袁老板在喝茶中跟馮談,為了感謝馮引進了他送貨,請馮告訴他一個銀行賬號,他每個月好打錢到馮的賬上,這樣大家都方便。
馮沒有告訴袁老板賬號。馮微笑著說:”袁老板,心意我領了,出來喝茶沒問題,錢就算了。不是我有多高尚,是我有自己的考慮。”
袁老板邊給馮的茶杯續上茶水,邊肯切的說:“馮總,我是知道規矩的。我不只送你們一家,我還有送幾家公司。這些公司的管飯堂的和管財務的,我都是有給好處的。”
馮笑了笑:“袁總,這個我知道。你放心,我們一回生,二回熟,大家都是朋友,我這邊你放心。從這幾個月你們送的菜和服務,我們公司都是好評的,我也覺得不錯的,所以,我會和你好好合作的。”
袁老板:“服務是應該的,應該的。那謝謝你對我們的好評和支持。我跟你們公司合作感覺也是蠻好的,大家都好相處。就是你看結賬方面能不能跟財務講一下,能不能準時結賬?你知道,我們這做小本生意的,哪里有那么多資金填啊。”
馮說每月結賬他都有去催財務。袁老板還想說服馮給銀行賬號。馮說:“袁總,我這邊已經當你是朋友了,大家偶爾出來喝喝茶,吹吹水,我都是可以的。賬號還是就算了,我是認真的,還請你理解下。其他的,你該怎么操作還是怎么操作,我不會干涉,也不會讓你為難。”袁確認再三后也只好作罷。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送菜米油等供應商的賬開始準時月結了。行政文員也不用再費神的去找各種理由跟供應商解釋了。
劉姐又有次給他兒子開小灶被馮碰著了,馮這次直接按制度處分了劉姐。劉姐跳了起來,說馮欺軟怕硬,就知道欺侮她孤兒寡母,不知道去抓更厲害的。還說人家幾十斤往外拿肉都不管,專門管她這種沒勢力的。
有意思哈,違反公司制度,私自開小灶還有理了。劉姐說往外幾十斤的拿肉,真有其事?往外面拿肉,這事不敢想,這是偷竊啊。這一個人也成不了功,還得經過門衛室這道關呢?雖說公司沒有進出廠門的搜身制度,這幾十斤肉拿出去怎么拿的啊,不顯形?
馮想想,如果這事是真的,他都不好跟老板交差,因為門衛室也歸行政部呀。馮先找了新聘用的大廚了解情況,問大廚有沒有聽說過廚房有人將肉往外拿的事。一問,新的大廚說知道,但他一直想跟馮講又不敢講,拿不準。他說他知道是誰,但這個人應該連馮都不敢動。馮聽了,心里基本上有個判斷,這個人超不出2個有關系的同事,一個可能是老板的叔,一個可能是業務經理介紹的親戚。
馮不想去抓那個具體的誰,他立馬去找了保安隊長。保安隊長是老板親自聘請的人,他的可信度應是可以的,所以馮得和保安隊長保持一致。當馮將聽到的事和自己的猜測告訴保安隊長后,保安隊長很重視。保安隊長知道,這事不是肉的事,它是保安隊值不值得公司信任的事。保安隊長承諾會親自盯這件事,同時兩人商定,事情弄清楚后,兩人協商一起來處理。
有了方向,肉的事很快就弄清楚了,也有了解決。解決的方案是,保安隊有個班的班長離職了。馮讓保安隊長去給老板匯報這個事,老板聽了匯報,丟了盒上檔次的煙給隊長。
員工菜盆里的瘦肉終于多了起來。
有天晚上,正在床上躺著看書的馮志堅接到了老板的電話。老板問:“現在有事沒有啊。沒有事就出來,到小林燒烤這里來。”
在燒烤攤,老板叫一人開一支啤酒,老板叫馮志堅:“馮經理,你和孔經理走一個,我跟你講孔經理酒量不錯,你喝垮他。”
孔經理:“哪里,我酒量哪里好。我酒量有限。”
馮:“孔經理,你是哦,你酒量很有限,一件啤酒的限。”
孔經理連忙舉起酒瓶子:“來,老馮,一起一起。”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全職高手
網游榮耀中被譽為教科書級別的頂尖高手,因為種種原因遭到俱樂部的驅逐,離開職業圈的他寄身于一家網吧成了一個小小的網管,但是,擁有十年游戲經驗的他,在榮耀新開的第十區重新投入了游戲,帶著對往昔的回憶,和一把未完成的自制武器,開始了重返巔峰之路。===================================
遮天
遮天動畫,每周三10:00騰訊視頻火熱播出,VIP搶先看兩集;葉凡、女帝、無始等將以立體的形式和你相見,等你一起來看。冰冷與黑暗并存的宇宙深處,九具龐大的龍尸拉著一口青銅古棺,亙古長存。這是太空探測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極其震撼的畫面。九龍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還是來到了星空的彼岸?一個浩大的仙俠世界,光怪陸離,神秘無盡。熱血似火山沸騰,激情若瀚海洶涌,欲望如深淵無止境……登天路,踏歌行,彈指遮天。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茍在初圣魔門當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魔門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