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忙的話,來梨泰院喝酒。”
收工后,韓大勢撥通鄭智薰的電話。
“阿西...能不忙嗎?最近因為新專輯的事,簡直忙得焦頭爛額。”接到他的電話,鄭智薰一臉開心:“不過既然是你打來電話,哥無論如何也要去!”
卻是緣著他和韓賢珠的干親。
對于韓大勢的召喚,自然隨叫隨到:最重要是,在他和韓大勢相處時,完全沒有公司那種勞什子“前輩”/“后輩”的區別;仿佛那個青年,壓根沒有這樣的概念。
他愿意和輕松的人相處。
“好了,Rain哥明天過來。”
“哈哈,其實關于《浪漫滿屋》的搶角事件,我也看了。”金喜善靠得近了一些,被青年啄了一口,就聽金狐貍疑惑道:“我原本以為,你們會水火不容...”
“成年人嘛,得會互相欣賞。”
韓大勢語氣平常,渾然沒意識到此時的他,也不過19歲。
“哈哈,我喜歡大度的男人。”
“我可不喜歡大度的女人。”韓大勢湊了過去,嗅了下她的發梢:“好香!”
“呀...”
又火拼到半夜,金喜善這才明白當初那小演員.柳哲宇;為何才隨他去后山沖了一波螞蟻窩,回來就對韓大勢親切之余,又滿眼震撼。
“......”
“......”
轉過天來,韓大勢先去找了吳導。
聽說他們仨的戲份不用補拍,劇組更多的是補些米軍基地.酒吧街的人文風貌,以及【羅閔虎】他們的群戲...韓大勢便招呼金喜善,搭權相佑的保姆車去了隔壁的梨泰院。
半小時后,鄭智薰趕了過來。
卻才見到金喜善和權相佑,出于半島根深蒂固地愛豆--歌手--演員的排序,他又要點頭哈腰朝兩人招呼:“見過權前輩,金前輩。”
韓大勢瞬間爆粗:“阿西...”
就聽權相佑笑道:“按理來說,志薰你應該知道大勢的脾氣啊...我和他合作快一個月了,只有朋友,可沒有公司那些什么前輩后輩的。”
“哈哈,大意了。”
鄭智薰瞇起小眼睛:“我得問一下,大勢在《悲傷戀歌》里演得怎樣?”
“那還用說...大發,簡直就是我心中的神!”權相佑將手舉上頭頂,比了個膜拜的動作:“別的不說,等《我腦海中的橡皮擦》上映,我肯定包場去看。”
“不對,帶上公司的人看它一個周!”
韓大勢聽了,卻面露嫌棄:“今年你不也和韓佳人前輩,拍了《馬粥街殘酷史》嗎?”
“并不妨礙我去看《我腦海中的橡皮擦》…”
“……”
白天的梨泰院,遠沒有傍晚熱鬧;雖然也有幾家24小時營業的店家開門,卻還不到整條街的兩成...不過人少也有人少的好處,至少能讓四人自在一些。
“放著吧,我來。”
等服務生合影過后,弄了滿滿一桌小吃;金喜善便想起身幫忙,卻被青年接了過去:“在我們家,一般都是誰組局誰招待。”
“的確是這樣。”
鄭智薰點頭附和:“之前我去韓家小院待了兩天。”
感受到韓大勢的細膩,金狐貍便悠閑坐在一旁,聽權相佑給鄭智薰吹青年的演技。相熟之后,卻是流露出當初和宋慧喬,還有孫藝珍想法。
這青年,和新聞里區別明顯。
不對,一點也不像!
——————————
“哎,要和Jake Chan合作的話,壓力太大了。”
梨泰院,酒吧街。
朋友見面,氣氛輕松。
聊了一會片場故事,大伙開始倒起苦水來。金喜善提起她即將和程龍搭檔《神話》的事,又一臉無奈;就聽韓大勢笑道:“沒事,程龍大哥很會照顧人的,況且你的角色和本身性格很像,安心去拍就好。”
“還是有些擔心...”
“得,要是中途有什么事,記得給我打電話,畢竟我也算是華夏通嘛。”在他的安撫下,金喜善逐漸放松下來;看在青年眼里,卻頗為有趣。
三部戲,三位女友。
宋慧喬的性格,是那種拼命賺錢,有些小急性子,對外卻又磊落大方的女神模樣。
孫藝珍,則是有些男孩子氣的貓系少女。
到得金狐貍這兒,算是漂亮知性的大美女。偶爾會有些自我懷疑,卻大多數時候都自信滿滿;要和她相處,最大的招數就是要能聊。
聊工作,聊彼此喜歡的話題。
當你找到她的頻道。
一切就會順其自然,可能成熟的姐姐,都更在乎自己的內心吧。
輪到28歲的權相佑,卻有他這個年紀的職業困惑:“尷尬啊,這個年紀...某些時候想要更進一步,卻又不愿放棄現在的安逸;畢竟所有事情,都有經紀公司打理。”
“可能成名早,都會有這樣的顧慮吧。”
金喜善表示贊同。
說完,卻是偷瞄了韓大勢一眼:她在青年身上,就從沒看到過類似的猶豫,或者糾結。仿佛只要他想,就會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事。
而且這些事,都能達成。
“實在無趣的話,跳出來開個人工作室啊。”韓大勢想了想,認真道:“某些時候,在生活里給自己換個新身份,干勁就會不一樣。”
畢竟像權相佑,金喜善,孫藝珍,宋慧喬之類的演員,都具備了一定的國民度,也有代表作;如果他們愿意,完全可以跳出來自己開工作室。
雖說耗費心力一些,收益卻會增長不少。
鄭智薰作為愛豆。
覺得演員間的話題搭不上嘴,便沒開口。
“真別說,大勢這個建議不錯!”
考慮了一會,權相佑瞬間來了干勁。只是這干勁來得快,去得也快:“只是這樣一來,經紀公司那邊的資源就會徹底斷送...會不會冒險了些?”
“怕啥呀,演員是靠作品說話。”
韓大勢笑道:“趁著退出經紀公司,拿不到劇本的空檔...恰好能夠靜下心來,去二級市場里淘一些自己喜歡的劇本,也好打磨下演技。”
“得。”
權相佑再不猶豫:“要是哥的工作室干崩了,你可得哥一部戲兜底。”
“可以啊。”
..........
“唉,聽你們這么一聊,我更焦慮了...”
聽到半島娛樂圈最上層、三名演員聊了一回,鄭智薰只能一臉尬笑。卻是他的愛豆行業,殘酷程度還在演員之上。
眾所周知,演員靠作品。
但愛豆呢?
靠青春。
準確來說,是靠自己的同齡人。
畢竟愛豆的營銷風向,從來都是15~25對的青少年群體;說好聽些,他們是明星...說得更直白點,他們就是櫥窗里的商品。
幾乎每年一茬,批量生產。
然后投放到市場,供人挑選。
其中粉絲吸量大的,就會被公司重推;粉絲吸量少的,甚至才出道就被放棄了。
當然,能出道已是幸運。
那些不能出道的人,解約后都會背負一定債務;余下那些沒能出道,卻又想留在圈中賺快錢的人則會更慘:幾乎八成以上,都被經濟公司輸送到財閥,商賈,政客,學閥之類的大人物手中去了。
畢竟海選時,長相就是萬里挑一。
雖然現在2004年,還不夠明顯。到得06年以后,隨著BIGBANG,少女時代,F(x)等團體大火之后;半島幾乎每年都會有二十個左右的男團女團出現,推出的愛豆數量,約莫300來人。
而要說到海選基數,更是嚇人。
1000W+。
1000萬人里,挑300個人出道!
什么概念?
十萬個人里取一個?!
而半島總人口,也就5000萬上下:意味著幾乎每五個人里就有一個會去參加海選,如此殘酷的競爭率...相比起來,隔壁內娛那群動輒偷稅漏稅,收割粉絲韭菜的所謂明星,完全就是豬玀。
都活在天堂了,還貪得無厭。
整天不是營銷,就是拉踩同行!
“焦慮個啥,你不是正當紅嘛?”知道鄭智薰是在擔心自己的愛豆出路,韓大勢拍了拍他肩膀:“活在當下吧,既然現在這么紅,那就更紅些好了。”
“說是這么一說。”
鄭智薰笑得勉強:“不說遠的,單是最近忙活這張2005年的專輯《It,s Raining》就讓人頭禿...”
“《It,s Raining》,是你2005年的專輯?”才聽到這個話題,韓大勢就想起了什么:卻是上一世他5歲還是什么時候,從礦上一名哥哥的電腦里,看過他這張專輯的MV。
對其中兩首歌,印象深刻。
第一首,好像叫《悲傷探戈》。
另一首,在米軍基地拍攝的,叫《I,m Back》:畫面里的鄭智薰,背著一雙翅膀從直升機上降落下來,滿地都是爆炸后的殘垣斷壁...當時還蠻喜歡。
2002~2005年,可不止半島。
連華夏境內,也是神仙打架的年代!
杰倫的專輯,《八度空間》,《葉惠美》。
力宏《唯一》,《心中日月》。
俊杰《第二天堂》。
都是這時期的作品,幾乎一火就火了20年!
“怎么,你有興趣和我拍MV?”
好歹有韓賢珠干媽這層身份傍身,鄭智薰立刻皮實著笑道:“李孝利可是告訴我了,你和她拍的三星廣告曲《Any Motion》,編舞那叫一個酷炫。”
“得,到時你挑好歌再找我。”
“......”
韓大勢爽快答應,四人便一直在酒吧待到傍晚。在這期間,權相佑墨鏡掉到了桌子下面,他剛低頭去撿,就見對桌坐著的兩人。
眉目傳情,十指緊扣!
“......”
揉了揉眼睛,的確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