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佬看的和我看的
- 這個導演太狠了
- 想長壽
- 6012字
- 2023-05-29 23:04:37
有幾名老過客,好奇的走進去,向店員詢問起了電子屏橫幅上推薦的那本書。
“先生,那本書是文藝協會指定發行的,肯定非常好看,這本書一共有兩個不同版本,一個是古文版,注重文藝性,白話版注重故事性。您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夠買。”店員耐心跟眼前的人解釋著。
眼前幾個人,聽完是文藝協會指定推薦的,還分兩個不同版本紛紛來了興趣“我們能試讀一會嗎?”
“當然可以,那你們先慢慢讀”店員說話很客氣,說完就去接待其他顧客了。書店里是允許客人先試讀的,如果滿意就買。當然因此也有不少人會來蹭讀,但很少見,畢竟一本書很少有人會選擇蹭書,而蹭書的人,只要不影響他人觀看店員也不會外趕。”
發問的男子率先拿起來一本看了起來,其他幾人也紛紛拿了試讀的書,但是因為試讀書是有限的,所以有幾個人是共看一本書的。
因為閱讀的速度不同所以此時就有了這樣的一副畫面,看的慢的人把書頁立在中間左探頭看著書,另一個快的就右探頭看著書,看上去有些滑稽。就這樣看了許久。
一些新進來的人,看見他們這樣的造型也紛紛好奇起來,看的什么書,也想看看,于是就在旁邊等了起來,,可等了半天也不見他們放下書忍不住問到“你們到底買不買呀?”
幾人聽見有人在和自己說話這才回過神來,自己竟然不知不覺中竟然看入迷了“買當然要買”
幾人不在猶豫,紛紛拿著書去柜臺付了款。
男子看著幾人這樣,更加好奇這書這么好看嗎?便拿起書看了起來,這一看竟跟前幾人一樣,不知不覺中也看入迷了。后面目睹全過程的一些顧客,也被勾起了興趣,紛紛拿書去柜臺付款。
而此時正在回家的小光看見了書店上面的字幕,感覺挺有意思,一個小說整得文縐縐的,不過當小光看見字幕上小說署名時愣住了“林蒼梧?是導演林蒼梧還是只是同名?”
帶著好奇,小光詢問了店員小姐姐,當店員小姐姐給了確定答復時,小光表示“導演行業都這么內卷嗎?自己身兼數職就算了,現在居然還寫起了小說,而起還是文藝協會推薦出版的!”
小光買了兩個版本的《西游記》打算回家看看。
到家了都小光迫不及待的就死開了書的包裝,打算看看林蒼梧寫的什么,先看是白話文的,畢竟古文看起來比慢!
看書期間的小光經常會不自覺喊出一些話
“靠,這么多人打一個算什么好漢”
“臥槽,群毆打不過就叫BOSS,真丟人,那玉帝讓你當地真磕磣。”
“反了天宮就對了,讓我給他做手下,要我我也反。”
小光一會哈哈大笑,一會又怒不可遏,不知道的人估計會以為是精神分裂。
而這時文藝協會和教育部在官網上發布了一條信息【經文藝協會和教育部研究決定將《西游記》定位小,初,中必讀書目,將《西游釋厄傳》作為大學選讀數目,你可以不讀,但是我們肯定靠。并且將兩本書收錄國家圖書館】最后雙方都再最后@了林蒼梧。
林蒼梧也用自己的微博轉發了兩大部門的微博并在最后留言“《西游記》將會改變成電視劇,導演將有楊春華老師擔任。”
這可是兩大部門發的微博,熱度肯定不少,這不蹭一下多可惜,借此機會給電視劇預熱一下,有小說的熱度電視劇算是未播先火了。
一本書并沒有多少,對于看的快的人來說一上午的時間也就看完了。
下午看完的書人都在安利自己身邊的朋友去買書看,因此下午幾乎各大書店的客人幾乎都是爆滿的,還好之前印的多,不然估計第一天就斷貨了,文藝協會李忠華想到今天《西游記》連忙,又讓人加印了一批書。看起來自己還是小瞧了西游記的影響力。
第二天,經過一天的時間,網絡上的一些大佬都開始發力了。
大佬就出現了。
此時某個小說論壇就一個叫【嘉年華】的大佬就《西游記》發表了一個震撼的觀點“相信大部分人都讀完《西游記》,有的甚至不止讀了一遍,但我沒想到你們讀完這部小說之后竟然還說得出這是一部師徒四人大冒險到最后結局大團圓的結論,西游,是悲劇啊,你哪只眼看出了結局的大團圓?”
一些在讀完西游記的讀者看的一愣一愣的。
西游的結局不是很美好嗎?
師徒四人抵達西天取得了真經,還被封了官職,為什么反倒成了悲劇?
“唐僧是如來和觀音設的局,在《西游記》第九十九回記的清清楚楚:金蟬遭貶是第一難,出胎幾殺第二難,滿月拋江第三難,尋親報冤第四難……這個簿子里面記的都是唐僧的大難,菩薩從還沒有唐僧的時候就盯上他們家了,他整個人生,其實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試想一下,如果你的人生是別人設計好的,你覺得這算是悲劇嗎?”
我們下面聊下聊猴子,你們肯定都覺得,斗戰勝佛的地位,是孫悟空自己努力得來的,但其實不過是如來佛心情好,想給他個職稱而已,金蟬子怎么都是如來的嫡系自己人,不做任何事都應該提拔回來,悟能和悟凈作為惹人喜歡又沒威脅的馬屁團隊,自然也要有,唯獨孫悟空是被招安了……”
“看看牛魔王,開局和孫悟空一樣無組織無教派,逍遙快樂,最后也慘遭佛道兩派打壓差點喪命,最后只能歸順佛家,這其實很可悲,不管你多大本事,你都推翻不了階級的統治,你苦練本事到最后還是會加入它,于是孫悟空成了斗戰勝佛。”
“所以,這部小說其實是對古代封建統治的控訴。”
“覺得我是在過度解讀的,再把小說看一遍,你們會發現一個定律:被孫悟空打死的所有妖怪都是沒有背景的,而有背景的妖怪一個都沒有死,要么被神仙們帶回去,要么就皈依我佛了,這還不夠可悲嗎?”
“沒背景的妖怪,死的不能再死了!有些妖怪甚至是在各自主子的默許下為妖的,基本上都沒有受到什么懲罰,即便是曾經吃過人,也可以不認賬!”
這么一想讀者才發現,天上的這些神仙其實都很是護短。不管自己的屬下犯了什么錯,他們都能幾句話帶過,抹得一干二凈!
如嘉年華這樣的大佬自然不在少數的,此時又有一位網名叫十三幺的大佬發言了
“西游記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大家可以把西游記倒過來讀,就會得到一個不同版本的西游記”
網友迷惑,“倒過來讀,倒過來咋讀”
十三幺見大家沒反應過來解釋道“不是把書倒過來,而是把故事倒過來。”
“當大家把書倒過來讀,就會發現西游記重頭到位都是悲劇,佛祖,神仙不在偉岸,唐僧師徒四人開局身懷西天真經,奉佛主之名,帶著八部天龍小龍馬前往東土大唐傳教,一路上翻山越嶺妖魔鬼怪不斷,若只看戰斗力大鬧天空的孫悟空能孤身一人殺的有來有回,可打著打著發現這些妖怪都是有后臺的,一會事菩薩的童子,一會是如來的親戚,八戒和沙僧越發覺得這個世界黑暗遂而,一人躲去了高老莊,一人鉆進了流沙河,三大戰力僅剩孫悟空一路斬妖除魔,護送唐僧安全抵達東土大唐,打的妖怪多了,天庭的不滿之聲越發濃厚,玉帝也頂不住手下人的嘮叨,找到了如來,并達成了協議,我們能允許唐僧安全抵達大唐,但孫悟空這個刺頭必須得辦了,不想失去好日子的如來,一番算計之下,小白龍重傷跌落谷底而孫悟空被壓在了五指山下,唐僧拋棄孫悟空一人抵達大唐的,萬人相逢,皇帝相迎,以“御弟”身份一生榮華富貴,就這樣時間過去了五百年,逃離五指山的孫悟空心中不滿,怒而打上了天庭,將天地攪了個天翻地覆,毫無辦法呢的天庭無奈找到了下界的豬八戒和沙僧,許諾,只要殺了順悟空分別賜封天蓬元帥,卷簾大將,這兄弟倆合計有個正經工作,總比當妖怪強,繼而三人開啟了兄弟相殘,不忍對二位曾經的伙伴出手,孫悟空找到了菩提祖師解惑,最終選著了自封修為,將金箍棒丟進東海化為定海神針,自己回到了花果山安度晚年,最后在山頂化作了石頭!”
這個解讀出現,所有人都懵了!
這時大家才發現自己好像重來都沒有看懂過西游記,你要說這些大佬是過度解讀,但是他們都有理有據的啊。這么理解也確實沒毛病。
這是林蒼梧寫《西游記》之前就埋好的伏筆嗎?如果這樣,那就太可怕,看似斬妖除魔,心向大道,實際上里面去充滿了黑暗與骯臟。
看到這里的讀者,都不禁感到不寒而立,他們突然發現,現實生活中也不過如此麻!有關系的可以為非作歹,如果有人出來管,就會被群起而攻之。最后抑郁而終。
又是諷刺又是隱喻的!真是辛辣。
不過有的的網友,并不會一直盯著黑暗之處,在黑暗中尋找光明也尤為重要。
此時看完西游記的小光就是這樣,感覺大家理解的都太黑暗了,但小光也不得不承認,說的都是有道理的。那我就寫個不那么黑暗的吧。
“大家好,我是小光,剛剛看了一些大佬的發帖,說的都很有道理,看了這么多壓抑的解讀,大家心情肯定會不好受,那么我就說個比較治愈的細節吧。這個細節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注意到,小說里孫悟空稱菩提祖師為師父,是父親的父,而稱呼唐僧是師傅,傅彩的傅,我本以為是作者寫作文沒注意這些細節,不過當我看完兩個版本后才明白,這不是筆誤,作者是故意而為之的。”
“因為菩提老祖才是孫悟空唯一的師父,他賜孫悟空姓名,教孫悟空本領,知道他野性難馴,卻從未想過給孫悟空帶上緊箍咒,會半夜三更傳授他法術,會在悟空毀了人參果樹時嘴上說著若惹出事來莫要說我與你有關,可當悟空真的走投無路時,他又立馬教愛徒救樹之法,他從來不圖悟空的回報,從始至終都惦念著孫悟空,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時,菩提祖師每年都變換樣貌去看他,幫他梳理臟亂的頭發,躲在石頭后看他吃長壽面,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其實菩提祖師他每天都來。難怪說孫悟空是無所不能的大師兄,而在菩提老祖那他永遠可以做個個開心的小猢猻。”
此時小光的評論區里有人感慨
“所以說,有些人有本事,是貴人。有些人沒本事,但卻是上司[笑哭]人生不能總是無憂無慮。也要嘗試著被管教,被不開心,被誤解,然后學會收拾好情緒,再把事情處理好,或是力挽狂瀾。”
“太感人,作者的細節太到位了。”
“對于菩提孫悟空是:師父弟子知錯了
對于唐僧孫悟空是:那老和尚叨叨的心煩”
“我現在竟然有些心疼孫悟空了。”
“成為西方斗戰勝佛,說上去好聽,但其實這明明是一個反抗失敗被佛祖鎮壓和招安的故事。”
連綿不絕的書評如同雨后春筍般瘋狂的冒出來。
此時一間大學的教室里,一名大學女同學,看完之前的,網友對《西游記》的黑暗解析,又看到小光如此感人文章一時間覺得悟空好可憐,竟眼睛微紅,有些嗚咽。
旁邊的同學看著突然要哭的女同學,都有些懵。這時臺上講課的教授自然也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怎么了?”
女人看被發現了不好意思的站了起來“對不起,老師,我剛剛在看西游記的帖子,有點被感動了。”
傍邊有個在桌子底下捅咕手機的男生聽到這句號不由道“這么黑暗的玩意你也能看出來感動?你這口味挺獨特呀!”
小姑娘臉色不禁一紅“不,不是,是小光寫的解析,你可以看看很感人的。”
臺上的教授聽明白了什么意思,不過臺上的教授并沒有責備小姑娘“《西游記》我也看了,其實在文藝協會推廣前我就看過了,不過看的都是打印。昨天書出來時,我也買了兩本”說完那位老教授就看開始在自己的包里找著什么?
臺下的同學們看著老教授頓時瞪大眼睛!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
平常老教授上課都是十分嚴格的,平常要是有人上他課敢搞小動作,肯定會挨一頓批評,然后乖乖上走廊罰站。
而今天有人在他的課上看小說,教授竟然沒有生氣,真真是稀奇了,一些同學對西游記充滿了好奇。
老教授看著臺下同學好奇的樣子道“既然大家這么好奇,我就來講講西游記吧!”
大家一聽老教授要講故事了,集體歡呼。
“今天,我不講西游記的各種猜測什么的,我們講西游記的文學性。”
“唐僧的三個徒弟依次為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空”、“凈”、“能”。它們代表的是這三位徒弟和尚的不同心性標準,也最終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果位。”
“空,是佛家修行較高境界,看淡常人的一切執著心、一切欲望。孫悟空的出身和“空”十分接近,是石頭孕育了他的生命,出生既是猴身,沒有人生的經歷。他常人的心就少,顯得很空靈。沒有私心雜念,在菩提祖師學道時學得很透徹,也很快,學會了七十二通變化,成為神通廣大的美猴王。大鬧天宮時又經太上老君的八卦爐熔煉,煉出火眼金睛。其實這是一雙智慧之眼,妖魔鬼怪在它面前都原形畢露,能看透世間各種事情。孫悟空一路斬妖除魔護師去西天取經,志向堅定,但是也有過動搖。書中安排了真假美猴王,不知什么來歷的六耳獼猴也要去取經。其實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二心的化身,最后孫悟空一棒打死了六耳獼猴,也徹底斬斷了自己的二心。后面的取經路上更加無怨無悔,一心保護師傅,一心想取得真經,修成正果。最終成就了“佛”的果位——“斗戰勝佛”。”
“凈,即清凈之心,這個高度遠不及“空”,也是修去常人之心的意思。沙悟凈被唐玄奘收之前也是無惡不作的,在流沙河吃了無數的生靈,自從被唐僧收為徒弟之后,魔性大大收斂,老老實實、任勞任怨,就是為師父牽馬、挑擔子。一路堅定地跟師父到西天,但是功勞不及悟空,心性也沒達到悟空的“空”,最后佛祖封他為金身羅漢。”
“能是二師兄豬八戒,其修行的層次比“凈”更低一點。悟空悟凈是修心,悟能修的是外在的技能。是修煉的副產品。豬八戒是三個徒弟中欲念心最多的。原本是天蓬元帥,只因對嫦娥有色心,被玉帝懲罰被打下凡間。被唐僧收為徒弟后仍是六根未凈,色心未泯,時不時冒出貪念之心。一會兒想回高老莊當女婿,到了女兒國又不想走了,還勸師父留下來。保護師傅西天取經的心也不堅定,有了困難多次提出散伙分東西。豬八戒還貪財、貪吃、貪睡,人心太多未修去,很遺憾,最終只封為凈壇使者”
臺下的人聽到這里大為震驚,西游記的里的名字竟然有這么多的玄妙之處,而接下來,教授的話讓臺下的人大開眼界
“人體的五臟可對應五行。心對應火,肺對應金、腎對應水、肝對應木、脾對應土。心跟腎,火跟水相生相克,腎為陰,心為陽,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心臟時時跳動,像一只不安分的猴子。猴子司心智,所以為了鍛煉這只猴子,要去游歷,經歷越多,心智越堅定,所以猴子又被稱為行者。”
“肝腎對應水亥,這陰氣被形容為一只浸水的豬。這豬專司人的七情六欲、饞嘴滑舌、貪淫好色,所以鍛煉這只豬需要持戒,故名八戒。這八戒就是佛家八戒:一戒殺,二戒偷盜,三戒淫邪,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這些欲望并非一無是處,要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所以這只豬的目標是悟一個能字,所以豬八戒又叫“悟能”。”
“水火不容,因此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和豬八戒總是起爭執。脾,五行屬土,為調和心陽與腎陰之物,所以叫作沙和尚。當陰陽有矛盾的時候負責打圓場,所以他自己不能太鬧騰,要悟一個“靜”字,因此沙和尚也叫“悟靜”。”
“在道家也叫三藏,也就是玄藏之地。元神之動,需要御使意馬,而白龍馬是唐僧的“意”所以唐僧是坐著白龍馬取經!這唐僧的意念。心猿意馬,所以平常都是孫悟空牽著白龍馬的,互相牽制,”
“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人的修行之路,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粗淺的理解,里面還有很多文學內容,我也講不完,同學們平常可以自己看看。”
臺下的同學聽到那句粗淺理解都無語了。
這也叫粗淺理解?我我們算什么?就看了封面嗎?
看著臺上老教授感人發際線,下面的人終于明白那是什么了!那是實力的象征,怪不得人家厲害,人家禿頭啊。
“我以后再也不說老教授是禿頭了,這簡直是聰明絕頂啊?”
“太強了,我們看的都是同一本說嘛?還是說我和老教授不是同一個物種?我其實是是像人類的大猩猩?”
老教授講完也就下課,就像是卡著時間講的一樣。
和平常一樣,老教授夾著教材,手里拿著枸杞保溫杯,一邊吹起一邊走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