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域,瀛海島。
“機體控制回路成型,可以試啟動。”
“武器控制終端無異常。”
“電能傳導順利,第一、第二反應堆芯,輸出穩(wěn)定,機體總受力穩(wěn)定,終端及各部分機械結構、反饋與控制電路、冗余單元自檢完畢。”
“機械哥斯拉三號試制機體,可以試啟動。控制臺,開始控制要塞外氣霧態(tài)納米金屬噴灑。”
“收到,各噴口調姿開始,預估散布粒子空間密度和覆蓋范圍。”
“范圍預估完畢,將在廠房及第一、第二動力組范圍內展開10公里寬、高度600米的納米金屬氣霧。”
“好的,開始展開屏蔽層吧。”
機械哥斯拉加工廠建筑體上的納米金屬噴口噴灑出氣霧狀的納米金屬,龐大的白色半球形建筑群漸漸被銀灰色的霧狀金屬微粒遮蓋。
“納米金屬氣霧,形成熱能與電能屏蔽層,現已完全展開,觀測到區(qū)域電波頻率明顯降低,現已低于平時島上的電波頻率。”
“海上觀測艦發(fā)來報告,我部已經進入雷達隱身,無法被探測設備觀測。”
“納米金屬氣霧,散熱功能良好,納米金屬氣霧區(qū)接近周圍環(huán)境溫度,熱能監(jiān)測,沒有問題。”
“注意,機械哥斯拉即將全系統啟動,如果經過球型廠房外壁的耐熱裝甲和廠區(qū)外的納米金屬氣霧吸收后,外界觀測到的電波頻率仍高于19.6兆赫茲每秒,立刻停機。”鄧震華抓起話筒,向機械哥斯拉的反應堆控制室下令。
“收到,指揮室。”反應堆控制室的工作人員回應。
“隨時報告電波波長,有異常衰減或者向停止紅線靠攏的趨勢也需要停機。”猶豫了一下,鄧震華又對著對講機下令。
空調系統停機,全部電力用于機械哥斯拉的反應堆啟動。
中控室內,溫度漸漸升高,鄧震華輕輕擦去額頭的汗水,目光灼灼地透過中控室的玻璃,盯著玻璃后加工池內的機械哥斯拉。
必須……做到萬無一失才行。
這是人類最后的希望,但,它還尚未完全。
機體的強度和機械、武器、超級計算機這些難題都被一一解決。
看似完成在望,但……還有一條看似不可逾越的鴻溝,橫亙在研究人員前方。
那就是,如何讓這臺幾百米高的機械怪獸擁有足以支撐其長時間高烈度作戰(zhàn)的動力。
新研發(fā)的集成化核聚變反應堆,也只能支撐機械哥斯拉十五分鐘的活動期限。
這也就代表著,如果機械哥斯拉太早被哥斯拉發(fā)現……
僅僅十五分鐘,它連最基礎的規(guī)避都無法做到。
失去能源支撐的電磁護盾發(fā)生與展開裝置、耐熱裝甲冷卻器和機體動力系統也會失效,失去了最強力的防御手段和最基礎的機動能力,機械哥斯拉的核心部位便會袒露在哥斯拉面前。
一旦機械哥斯拉的動力源被哥斯拉的電磁熱射線擊穿,高溫入侵核反應堆……
與機械基多拉被擊毀同理,它的集成化核反應堆會變成一顆威力恐怖的核彈。
如果機械哥斯拉爆炸,瀛海島的地表建筑將被夷為平地。
這座人類最后的希望所在之地,也將成為他們的墓碑。
如同在刀尖舞蹈,兩側都是深不見底的深淵。
為了不墜入那深淵之中,必須做到小心,細致,萬無一失。
畢竟,他們掌握的,是人類的未來,唯一的希望所在。
有人背后流出的汗水打濕了襯衫,有人反反復復對著終端檢查核對過無數遍的數據,有人突然緊閉雙眼,雙手合十,對著被納米金屬氣霧覆蓋的天空祈禱。
鄧震華擦了一把流下的汗水,抓起了對講機。
“三,二,一!鎘棒抽離!全電路供應,反應堆組,點火!”
隨著沉悶的警報聲,機械哥斯拉身上的航標燈和照明燈次序亮起,頭部散開布置的六個視覺傳導模塊也發(fā)出了微弱的藍光。
仿照哥斯拉背鰭制造的三排高壓電場與強磁場發(fā)生器開始微調位置,最后固定在既定角度。
機械哥斯拉胸口的長方形排氣孔噴出白色的蒸汽,機體排熱進一步升高。
隨后,機械哥斯拉頭部的六個視覺傳導模塊發(fā)出耀眼的藍光,外接武器系統的炮座被緩慢合攏的耐熱裝甲護在下方,外插的導彈發(fā)射架收入機體內的發(fā)射筒。
“控制室,匯報機體電磁能發(fā)射情況!”
“機械哥斯拉周身可開啟非對稱性防御屏障,武器系統自檢,全裝甲與部件散熱系統開啟,發(fā)出電磁波頻率為15.5-15.8兆赫茲每秒,終端上線,啟動成功!!”
瞬間,整座加工廠內部歡聲雷動。
鄧震華狠狠握拳,內心不禁泛起了激動的浪潮。
“同志們,切忌因為一次試制成功就得意忘形!十四分鐘四十五秒后,記錄實驗數據,關閉機體,關于機械哥斯拉動力系統的針對性研發(fā)同步開始!”
“明白!”機械哥斯拉加工廠各部門人員齊聲回應。
關閉通信系統,鄧震華閉上眼睛,長舒了一口氣。
日日夜夜困擾他的事情,總算有了一個還算滿意的結果。
快了,終于快了……
只差最后一步……只差最后一步!人類就將真正意義上擁有足夠與哥斯拉對抗并能將其挫骨揚灰的力量!
在此,我,對所有受難者的靈魂起誓,一定會親手把哥斯拉……解決掉!
再次睜開眼睛,看向遠方灰色的天空。
鄧震華冰冷的黑色瞳孔中,燃起了復仇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