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出來后想;原來這個律師事務所老主任的干女兒是大有來頭的人。才到律師事務所來的時候,只知道她是老主任認的干女兒,老主任也的確是老了,六十多歲,沒人頂班便一直沒退休。這會兒又碰上律師制度的改革,首先他的干女兒丘英英帶頭脫離由司法局統一管理的國家律師事務所,這個并不奇怪,那老主任統管了律師事務所這么些年,她知道本市的國營大企業就有好多家是律所的顧問單位。這丘英英呢,好像父親也是與司法系統沾邊的什么單位,所以到了律師事務所成了專職律師,其實也沒有系統學習什么法律,于是跟著老主任干,由老主任帶著她跑案子也好,到顧問單位授課也好,好多年,因為這個原因,對外丘英英叫老主任干爹。更進一層關系的是,老主任與丘英英早年相識,并且是同鄉,都是上海人。丘英英三十出頭,之前結過婚,也是一個律師,不在本所。兩個人結婚不到兩年,那男的就離開了她。好像又與什么也是從事法律工作的女人結婚。這丘英英,沒生育過,還是一副少女時代的身材,瘦瘦高高的,一張厚實的小蘋果臉。
因為自己的兒子高中畢業才到政法大學讀書,自己與她開合伙律師事務所也是為兒子著想嘛。一路想著這些事情回到家。此時她正在裝修新房子。
說到她的新房子,離市區不遠,附近有市一中院及正在開工建設的高院。正是因為看中它的地理位置,她才下的狠手。將就龍園老房子的拆遷補償款,加上自己的一些積蓄一次性支付了全款,買了這三室兩廳的房子。與丘英英的見面結束后,匆匆忙忙趕到新房去看自家的房子。
孫小亮拿到拆遷補償款跟著自己的小舅子做起舊貨生意,第一次去沿海,這日買了火車票,晚上的火車,回到家將十幾萬塊錢用一個黑色垃圾袋裝好,準備拎著上火車。心想反正是這一買賣,輸贏都這一回。因為是夏天,他女兒孫小華放暑假正在家里,此時的他們住著租來的房子,很窄,在一片江邊的坡地上。“老漢你把錢放在垃圾袋里帶著走嗎?”他女兒見狀問。此時他的女兒正準備高考,坐在屋角里看書。“你曉得啥子,各人用你的功嘛。老漢這次包準發點小財回來。我把錢放這個袋子里面,到了火車上隨便往車窗上一掛,那個賊來偷嘛。他曉得這里面是錢,那個把錢這么隨便放。所以才更安全。我走了喲,這次賺了錢回來,買個好點的房子……”
孫小華目視著父親拎著那個黑色垃圾袋出了房門。
坐了幾天幾夜的火車,又看到大海了。站在海南那片迷人的海邊,海風輕柔地吹拂著他的臉龐,帶來絲絲咸澀的氣息。陽光毫無保留地灑在金色的沙灘上,沙灘上的貝殼閃爍著五彩的光芒。
他沿著海邊漫步,思緒在這美麗的景色中飄蕩。
因為是傍晚,他按照小舅子說的地址先去找到那地方,是一個偏僻的小鎮什么的,先在鎮上開了一個住宿的旅館住了一宿,這個旅館也是小舅子告訴他的,從旅館的窗口可以看到大海,那裝舊貨的船每天必有,就在窗戶下面的海邊停著交易。從旅館背后的一條小石板路下去,便是海邊。第二天天麻麻亮,躺在床上的孫小亮才醒,伸頭望那下面看,果然看到水邊停著船只。已經有人扛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往跳板下走。翻身起來,把裝錢的垃圾袋捆在腰間。走出旅店,走到海邊海水一撥一撥的在他腳下涌上又退去。這還是他第一次從那么遠的內陸地區來到海邊,看見一望無盡的大海,心里些許感慨。兩個眼睛盯著前面的船。還有比我早的。這就是賣舊貨的船只了吧。心里想著小跑上去。一看,果然是有人正在做買賣。他走上跳板,進入船內,里面堆滿了包袱:“挑貨的嗎?任你選擇,選中那包是那包,都是一個價。”“一個價?”“是的。”“好多錢一包?”“1000元。”“不少?”“買得多有折扣哦。”走上去,好奇地走近,心中滿是疑惑。他蹲下身子,仔細查看那些布包,看不見里面什么東西,看了那貨,又用手摸了摸,有沉重的有輕點的。心里想這沉重的肯定東西多,應該是冬季的服裝,這個料子應該貴些,好賣些。就在這時,一個穿著破舊襯衫的男人大聲問道:“你是第一次來進貨?趕緊的麻利點兒,在這里磨磨唧唧的干嘛!”孫小亮站起身來,說道:“我挑一萬塊錢的貨。”從腰間的垃圾袋里掏出一疊錢塞給那人。
自己親手把它們一一扛下船,堆在臨近小鎮的路邊。又一包一包的把它扛到自己居住的旅館里。忙活了大半天才歇下來。顧不得休息,喝了一瓶水,心里急著看那包袱里的貨,到底是些啥玩意兒,值不值得。找店家去要了把剪刀回來,一包包的剪開了看:“我這回發啦。”一看里面的東西,都是一件件高級的呢子大衣,有的還是新的。”正高興,聽見隔壁樓下有動靜,仿佛也是來進貨的人,選到了不如意的貨。“老子這回虧慘了……全是死人子穿的服裝,血跡斑斑的不說,還被輾壓成八大片的……這個拉回去賣得脫呀……”罵聲不斷。
后來不知道怎么曉得了孫小亮進了好貨,有兩個人上來看了說:“老兄你的運氣真的好。盡是值錢的東西。”孫小亮也高興得忘乎所以。與二人吹牛起來。吹到歡喜的時候:“老兄,干脆你把這些貨轉手給我們,你手氣好,明天再去選,選到好的,有好多我們都要了。這個東西就是跟那打麻將似的,運氣好打下去,運氣不好先收手。”一聽,這孫小亮,也懂得幾分生意經說:“要看你們出啥子價了。”“三倍。”“三千一包?”“是啥。反正你手氣好嘛。”這孫小亮聽了,心里一亮;老子賺幾個算幾個。坐到這里撿。于將自己的貨包立即轉給了那兩個人。
這個孫小亮果然如兩個人所說,接連幾天手氣都不錯,就地取材賺了一大筆不說,接下來自巳又托運了一批舊貨回到坤城。這些貨都交給小舅子去賣。又不敢直接掛到攤位上去公開賣,又與小舅子一起租了那攤位附近的樓房里的幾間房子,掛到里面賣,但凡有到攤位街上逛貨或者批發貨的,新舊服裝一起出售。因為人們追求舊貨服裝的設計樣式,那個舊貨比新的還好銷。
這孫小亮也就發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