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懂新征程200關鍵詞
- 劉玉瑛等編著
- 680字
- 2023-05-19 19:33:00
按要素分配
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
解讀
按要素分配,是生產要素的使用者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按各生產要素的貢獻大小為比例來分配報酬。生產要素可以分為物質要素和非物質要素兩大類。生產資料、貨幣資本等為物質要素;勞動力、技術、信息、管理等為非物質要素。按要素分配有益于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并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在我國現階段,按要素分配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形式。
按資本要素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是按資本進行基數利潤分成。比如,債權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紅和債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等。
按勞動力要素分配。按勞動力要素分配,是勞動者依據自己的勞動力狀況來獲取要素報酬。
按技術要素分配。按技術要素分配,是技術要素的所有者將自己所擁有的技術投入生產經營活動中并據此獲得報酬。在我國現階段,按技術要素分配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以專利權的形式獲得專利收益,二是以技術入股的形式獲取利潤分紅。
按管理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是管理要素的所有者憑借管理要素所有權,從管理要素使用者那里獲取的要素報酬。比如,職業經理可以憑借管理能力這一人力資本獲得相應的報酬。
按信息要素分配。在信息時代,信息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生產要素。因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誰掌握足夠的信息,誰就能把握生產經營活動的主動權。因此,信息要素所有者憑借信息要素所有權,從信息要素使用者那里獲取相應的報酬。
要素分配的實質是按勞分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是從政策制度層面為按要素分配這一經濟行為提供保障,這有利于促進生產要素市場的發育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