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頭到腳談養生(新版)
- 張清編著
- 1099字
- 2023-05-08 19:33:41
五臟風調雨順才能收獲長壽碩果
在社會學中有一種木桶理論,認為一只木桶究竟能裝多少水,既不取決于木板的平均長度,也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這種理論同樣適用于養生學中,人體的五臟就好比構成木桶的五塊木板,人的壽命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臟器)。誠然,由于現代醫學的發展,我們可以進行臟器移植手術,但我們并不能改變這個基本的現狀。
對于一棵樹來說,樹葉落了還會再生,樹枝斷了也沒有關系,但是如果樹根死了,就不能再活了。對于人來說,五臟就是生命的根基,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人的生命也就結束了。因此,保護五臟就是保護生命的根本,也是延長壽命的根本。在這一方面,我們千萬不能含糊。這里給大家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1.心的養護

養心首重養神。《黃帝內經》提出“精神內守”,方法很簡單:按摩手心的勞宮穴與腳底的涌泉穴,每天臨睡前進行,按摩到發熱為止。另外,有些人手指冰涼,指甲上的月牙白逐漸消失了。這些都是心氣不足的表現癥狀。養心氣要多吃桂圓、大棗、蓮子、人參、黃芪等。
2.肝的養護

肝主怒,主謀略。一個人怒氣沖天,謀略、理智全沒了,全靠情緒去做事,實際上就是肝功能失調的結果。這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所以,養肝就是要保持情緒的穩定,遇事不要太激動,尤其不能動怒。另外,肝主目,肝血足則眼睛明亮,視物清楚,肝血不足則兩目干澀,看不清東西。養肝血要多吃枸杞、當歸、動物肝臟等食物。
3.脾的養護

養脾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吃好、睡好就沒問題。
怎么算吃好了呢?其實就是該吃飯的時候吃飯,不要饑一頓飽一頓,也不要暴飲暴食,該吃什么吃什么;早晨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多喝粥,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鹽,清淡飲食,等等。
怎么算睡好了呢?就是到時候就要睡覺,不要熬夜,10點之前最好上床睡覺,每天保證8小時的睡眠,睡到自然醒。
4.腎的養護

腎主藏精,精是維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質。養腎保精就是要節欲,房事要有節制,不能過度,欲望也不能過多。
腎主水,在自然界中,水多是寒涼的,所以腎是最怕受寒的。腎位于后腰兩側,有些人這個部位總是涼的,就是因為腎虛。養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后腰兩側的保暖。另外,養腎還可以多搓搓腰,每天早晚各一次,要一直搓到兩側腎區都感覺到熱為止。
5.肺的養護

肺主氣,司呼吸。肺是主管全身呼吸的一個器官,主全身之氣,所以養肺就是要調適呼吸,即采用腹式呼吸法。
肺喜潤而惡燥,因此,平時,尤其是干燥的秋季,要多吃些梨、蓮藕、銀耳、玉米等潤肺除燥的食物。另外,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防止因干燥而傷肺。
俗話說“過猶不及”,凡事處于平衡時,才是最好的,身體也是一樣。只有各個器官之間、器官內部平衡、和諧,身體才是舒適的,人也才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