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以逸待勞,率領又是精銳中的精銳,準備充分。
而清軍這邊則是一般的戰(zhàn)兵,那能抵擋明軍的長槍陣。
雙方互相廝殺,十分慘烈。
到了這種時候,那些壯丁自然就不用上戰(zhàn)場了。
這種戰(zhàn)事十分焦作,任何計策奇謀都不管用,就是一刀刀的拼殺。
盡管對面的明軍十分兇悍,但是清軍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戰(zhàn)線似乎在一步步像前推。
不知不覺間,清軍已踩上那些木材了。
腳下的觸感不同,清軍將官立馬發(fā)覺不對。
高喊一句“撤!”
但是雙方在廝殺之際,撤退就不是那么容易,清軍一旦撤退半步,明軍就借勢沖刺!
長槍陣的沖刺十分厲害,如此幾下清軍就有些受不了,逼著與明軍貼著近戰(zhàn)。
而此處的明軍,都是特意操練過的,節(jié)奏很穩(wěn),一步步的、穩(wěn)穩(wěn)的又在收索防線。
清軍又不知不覺踩到了木材,再度急忙后退,然后明軍又借勢上前沖殺。
這一來一往可把清軍折騰壞了。
清軍既要擔心上方的長槍陣,又要擔心腳下的木材,分心之際,哪能經(jīng)受的明軍如此反復拉鋸。
所以前方的清軍,逐漸有了潰敗的跡象!
這種潰敗一旦產(chǎn)生就不可制止,很快這種潰敗成為了雪崩!后方的竇名望借此率領大刀兵沖過長槍陣,開始收割清軍的生命!
多尼看著前方已經(jīng)潰敗!根本沒打算休整,而是派出督戰(zhàn)隊,騎上快馬督戰(zhàn)。
凡撤退者,斬!
甚至還喪心病狂的朝那些潰兵開了兩炮。
剛死了不到四千人就開始撤退?
攻城從來都沒這么容易,這才哪到哪?
綠營被逼的無奈,只得咬牙硬上,你還別說,韃子這招還真管用,換做是漢人長官這樣做,軍隊早就嘩變了,但是到了韃子這邊,仿佛就是天經(jīng)地義。
綠營開始不畏傷亡,一股心思開始上前沖殺。
與此同時,清軍的火箭手也開始準備了。
現(xiàn)在明軍踩上了那些木材,就輪到清軍用火箭了。
你不燒我,我就燒你!
但是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滿是火炮與投石車對轟,清軍的火箭手根本就到不了射程以內(nèi),就被火炮給解決了。
綠營見到此狀,于是讓逼著那些壯丁上前,刨土將矮墻內(nèi)的火勢給滅了。打算讓火箭手藏在這矮墻下設計,這樣一樣明軍的火炮就攻擊不到了。
這個計劃雖然完美,但是這個時間確是難熬的。
矮墻內(nèi)的火勢很大,清軍足足用了大半個時辰才將矮墻內(nèi)火給熄滅!
而這個時候,李定國的援軍到了。
明軍的騎兵從戰(zhàn)陣中沖出,以勢不可擋之勢,便將擠在狹小通道的清軍給殺退了。戰(zhàn)線一路往前推,直接越過了矮墻。
而矮墻里面的壯丁自然成為了案板上的魚肉。
這個時候,明軍也不可能勸降。
隨著戰(zhàn)線的推進,李定國的騎兵也損失慘重,雙方都在一個狹小的通道激戰(zhàn),十分有利于火炮攻擊,明軍的火炮在用,清軍的火炮也在用。
李定國擊退清軍,便退回陣地,這個狹長的地形,清軍又有火炮壓制,十分不利于騎兵作戰(zhàn)。
隨著明軍將陣線往前推,后面跟上來的輔兵就不住向矮墻里面扔木材,以及刨開那些土壤。
很顯然明軍是想重新點燃矮墻的內(nèi)的火勢,把戰(zhàn)場進一步壓縮,將決戰(zhàn)地方就限制在那段狹長的地形。
清軍見狀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當然他們也不會傻到進入明軍布置好的戰(zhàn)場上,于是想著從其他塢堡的縫隙中強行穿梭過去。
清軍人多,有足夠的兵力投放在其他地方,于是他們積極的開辟第三處戰(zhàn)場。
他們尋找到了一處合適的地形,兩處塢堡之間都是平地,唯一的阻攔便是中間用石柱連上的絆馬繩。
這種程度的防御,清軍自信能夠通過騎兵快速越過。
于是將這三千騎兵,外加三萬步兵集結。
如果規(guī)模的結集自然逃不過塢堡上明軍的觀察,于是揮動旗語,讓李定國的騎兵還有五千機動步兵,隨著清軍的移動而移動。
清軍轉移方向,見李定國也如影而至并不意外。
都這種時候,那還有什么奇謀詭計,都是真刀真槍的殺。
一般來說這種攻城戰(zhàn),騎兵是沒有用武之地的。
但是明軍的這種防御體系,每個塢堡之間都大概有三里長的距離,清軍哪里甘心放棄自己的優(yōu)勢,忍不住的就像投入騎兵,以此快速越過防線。
這不,清軍見到一個機會,騎兵便一馬當先沖刺。
騎兵剛到兩處塢堡之間的地方,明軍的火炮就響了。
這是一種輕型的火炮,雖然沒有紅衣大炮威力大,射程遠,但是兩處塢堡,一邊兩座火炮,就足以覆蓋這三里的空隙。
反而從塢堡正前方攻打,是不會遇到明軍的火炮攻擊。
這不是明軍不想,而是火炮不夠,只能優(yōu)先用來防守側翼。
第一輪炮火清軍扛住了,正當他們大喜過望的時候,就不斷有馬匹踏中了陷馬坑。
這段距離到處是坑坑洼洼的陷阱,也不大,都是直徑一米,半米深的陷阱。
陷阱雖然簡單,但是用處卻頗大,馬匹靠著慣性沖刺,前方的馬匹受傷,往往會影響后邊的馬匹。
清軍的馬匹陷入了馬坑中,不但馬匹受傷停止了移動,這也成為了塢堡上明軍射擊的活靶子了,幾張床弩就給了清軍極大的殺傷。
多尼見到自己的騎兵就這樣被屠殺,心中也是一黑,急忙的將騎兵撤退。
老老實實先逼著壯丁將那些陷阱填平。
果然明軍搞出這種塢堡,就是等著清軍的騎兵沖擊。
而清軍也還真上當了,前面讓吳三桂送了一波,現(xiàn)在多尼自己也送了一波。
還好這一次多尼沒有頭鐵,及時止損,這才只損失了二百余騎。
李定國見多尼老老實實的攻城,不再上套后,便率領騎兵和機動步兵撤退了。
對于這種修好的塢堡防御體系,李定國暫時沒有多少擔心,要是這塢堡幾天就被清軍給攻陷了,他們也不會廢這么大力氣修建這玩意。他現(xiàn)在最揪心的還是東面的缺口。
多尼見李定國撤退,也有些猶豫,不知道這是李定國的疑兵之計,但是明軍單純的覺得這里固若金湯。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多尼決定試一試,反正在他看來這些壯丁的命不值錢。
多尼不心疼,明軍也不手軟,壯丁被清軍逼的無法,只得冒著巨大的傷亡,一點點填平這些深坑,甚至有些深坑就是這些壯丁用身體填平的,而這個時候便是明軍肆意攻擊的時候了。
清軍的壯丁雖然死傷無數(shù),但看著明軍的陷阱被一個個找出,再一個個填平,多尼心中也不由的開懷。
明軍見清軍驅使壯丁的行為沒有絲毫的停止,這些壯丁的死亡并沒有對清軍起到威懾的作用。
于是讓那些營地的文官們隔岸喊話。
并且在對岸擺上了饅頭,讓這些民夫不要填坑了,枉送性命,自己跑過來,明軍絕對優(yōu)待。
一邊是的無情的屠殺,一邊是殷勤的款待,不少民夫都心動了,反正給清軍老老實實的填坑也是個死,不如就拼一把,跑到對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