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紅葉漫舞心沉醉 碳評深處意微瀾
- 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
- 點暇齋主
- 2524字
- 2023-11-29 07:54:05
葉紅紅,心悠悠,
探碳評,意稠稠。
問師道,思渺渺,
學海深,志悠悠。
“師長在上,小巧怡忝為此班之主,近聞諸生關切,欲知廿五日授課之內容。”
“屆時,望能將授課之大略與題綱示我,以便告知學子,不勝感激。若得閑暇,勞請回復,再次致謝。”
“班主理當搜集學子之聲,以反饋于師。然吾聞君對從業環境之語,似有微詞,故直言其事。望君莫怪。”
“若欲審核吾之教學態度與水平,吾乃五十五載之后人,時光與才力皆有限。吾將此事報于校長,恐資質不足,難以在君之指導下再求進益。終因年高而智昏,故建議君與學管或校長商議,擇年輕之師以代之。”
“師長,吾并無此意。”此班主任或感困惑,不明教授何以如此回應。觀此教授,似已達尊重與尊嚴之需求,非為課時之酬而折腰。憶及歐陽之言,有些許事務可做,正大亦云,和氣生財,略盡綿薄之力亦無妨。
-----------------
周末之課程,擬以碳評案例分析為主,擇電廠、水處理、稻秸稈三者為對象,行實例之演算與示范。此事為學管與校長所親詢,雖一字之差,或有心或無意,既已應校長之請,亦當于承諾之時回復于班主任。人事皆不強求,過則過矣。
“諾,已悉,學管言課程延兩周,教授可與爾商定何時為宜。”
“師,何時為宜?”
“下月九日、十日或十六日?”
“下月二日可否?”
“善。”
“師,三日可否?他師三日有課。”
“可。”
“諾,謝師。”
“師,此為六組所集之問。”
“請教授續講降本增效之法。”
“碳資產之開發與交易。”
“配額之核算方法與程序。”
“四組增問。”
“林業碳匯方法學(古今之變)之重點。”
“師,謝集問。”
“皆欲再聆師之課。”
“已收。”
“謝班主任之勉。”
“謝教授。”
與碳排放管理培訓班主任交流,言將出而止于口,忍而吞之。正大在碳課程體系開發群中,一如既往地鞭策諸生。正大先述進展,已據教材一至九章完成PPT與視頻錄制(實地實景試講+問卷),繼之布置,要求各主講人,即一至九章之九位,依試講與錄制之體驗,各制在線問卷。
“班長作總問卷。”
“今定制問卷,須聯系各自主講章節。”
“以小康第九章為例,問卷當圍繞案例分析,余者依此類推。”
“如蘇學弟,問卷當針對法律法規。”布局為一套總問卷加九套分問卷,設計場景為每位主講人講完章節后,發放問卷,收集講授內容之知識點、信息點及相關延伸之反饋。
“九問卷各不同。”
“課題負責人請安排。”
“諸生各自行事,勿交流以免雷同。”
“九問卷須本周四前完成。”
“才欣若已熟悉學校數智教學平臺,請安排一次介紹,為課題組成員講解新系統之界面與框架。”
“江蕓,數智教學平臺與吾等擬申請之專利有何關聯?請與同學討論。”
“諾,已收。”
“收到。”
“收到。”
-----------------
“巛邾”迎之,甚喜。
“小康、江蕓,辛甚。”
“謝師之關懷。”
“辛甚辛甚,又為吾梳理一遍。”
“非也非也。”
“小康灰評之法、式、程等進展如何?”
“經濟值之算尚未定。”
“故無法具體算灰評之值。”
“小康經濟,汝與江蕓議之,暫用江蕓之經濟評估方。”
“但須簡化之。”
“諾。”
“諾。”
“汝與小康,加速計算之進展。”
“諾。”
“此乃吾剛算者,諸君觀之,有不合邏輯或算錯者,共議之小康巛邾。”
“諾。”
“善。”
“秸稈生物質之利潤與成本,此算是否合理?”
“汝先說之。”
“吾等利潤皆以售價算。”
“恐不能體現能量值之用否?”
“若秸稈無成本得。”
“堆放成本,吾以為可不計。”
“直計售出之利潤可乎?”
“吾以為秸稈成本無礙,且此算法未計秸稈之購費,或可加之。”
“小康,今晚共議之,何時為宜?”
“能量值、碳足跡、經濟評估皆用于最后之灰評。”
“騰訊共議之。”
“師明日如何?明日學校有課,可線下議,便之。”
“明日下午與夜皆有空。”
“小康,今日能為之事,勿延至明日;線上能言之事,勿奔波。工科以結果為導向,成本與效率為首。”
“諾,今晚共議并解之。”
“可。”
“諾。”
“巛邾產成品,統一名之曰‘產品’。步驟四之技術經濟值,改為‘產品凈利潤’。”
“巛邾,請以公式編輯器編寫所有公式,注意列出所涉項目一一對應之單位,如千卡、兆焦、千元等,注意名稱、單位前后一致。”
“小康、江蕓,單位建議兆焦改為千焦,則為千卡、千焦、千元。”
“熱值之國際單位符號為‘cal’,表卡路里。”
“千卡之國際單位符號為‘Kcal’。”
“人民幣千元之國際單位符號為‘CN’,江蕓。”
“能量值單位焦耳之國際單位符號為‘J’。”
“能量值單位千焦耳之國際單位符號為‘KJ’。”
“產品含碳量,是查詢或計算得之?若查詢借鑒現有數據,作一表,原料、生物炭、生物質、沼氣之含碳量各幾何?”
“吾已將單位及換算作一表。”
“江蕓,便于審查員閱之并明之。”
“則一致性為千焦、千卡、千克、千元。”
“一般來說,二氧化碳當量是tCO2e,但吾等計算皆以kg,故寫為kgCO2e。”
“江蕓,千克換算最終結果。”
“沼氣之計算,利用甲烷含量與二氧化碳含量。”
“八十與二十乎?”
“然。”
“沼氣之單位熱值,以Kcal/kg或以Kcal/m3計之?二者可用密度換算,前者較為直觀,因他產品皆以Kcal/kg計。”
“對,可用密度換算。”
“吾觀數篇文獻,單位為Kg CO?e,e可單獨計之,非角標。”
“今晚何時議之?”
“八點后,現尚有一讀書報告會。”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
“小康、江蕓、巛邾,暫定名。”
“下一步工作,計算填寫表二、三、四、六、七中數據,校核表一至七數據邏輯是否閉合、計算是否正確?小康、江蕓,另,江蕓將前次臨時找之網絡資料錄屏資料發給巛邾同學,在此基礎上寫一數百字之綜述,研究背景(稻秸稈資源化研究進展背景)。”
“錄畢再寫,抑或直接按此寫?”
“巛邾須理解綜合。”
“諾。”
-----------------
初冬之辰,天地之彩漸顯斑斕。是日,喬伊與其父母同游于園,偶見紅葉之境,恍若仙境。喬伊為美景所吸,遂趨步而近。
枝頭紅葉,若藝術品之繁多,密集掛于枝椏,宛如紅海滔滔。微風徐來,紅葉隨風輕舞,似紅蝶翩翩。喬伊步入此紅葉之林,若入仙境,心曠神怡。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宛如金輝閃爍,美若紅寶,光彩奪目。
喬伊至一巨木之下,見一老翁正拍攝紅葉,遂上前問候。老翁曰:“此紅葉之美,實乃難得。”喬伊亦附和:“誠然,紅葉之美,令人陶醉。”老翁遂述紅葉之知識,喬伊聽得如癡如醉。
喬伊沉浸于美景之中,不覺已過午。其深感大自然之美妙與神奇,亦獲知識之豐富。此紅葉仙境,雖已消逝,然其美永存心間,何人能忘?詩云:
初冬園里葉如丹,
老翁拍攝景中歡。
喬伊心隨紅葉舞,
知識美景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