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注意
- 剛穿越就命我作詩?璇姐不裝了!
- 吃仁嗦夢
- 2063字
- 2023-04-29 21:33:20
那剛剛深施一禮,還未直起腰的兩位小姐聽聞此言,就像是木頭人一般僵在原地。
怎么會這樣,皇后娘娘為什么要看那張璇的賀禮?我姐妹二人的琉璃瓶子才是上等珍品呀!
許是咱誤會皇后娘娘說的意思了,對,應該是把賀禮中的那琉璃杯拿上來,這樣才對吧。
想到這里。這姐妹二人對視一眼,對那小太監說道:
“這位公公,麻煩您把我姐妹二人的那琉璃杯,拿出來獻給皇后娘娘一觀?!?
那小太監聽聞此言倒是一愣,不是拿那張家小姐的賀禮嗎?
一時間也是懷疑自己沒明白,按理來說,當時自己是念到張璇獻上的佛教心經的時候,太后起了興趣說把賀禮拿來。
但是看著這兩位小姐篤定的話語,小太監一時也有些懷疑自己。于是將求助的目光投向太后。
那意思是告罪,小的有罪耳聾眼花,沒聽清皇后娘娘您的懿旨,勞您再說一遍。
但哪知道在臺上自在坐著的皇后此刻閉目養神,似是在假寐。
這下小太監不知道該咋辦好了。
正在他沒主意的時候,身旁的一個侍女捅了他一下,低聲跟他說:
“既然你不知道具體拿什么,那你就把東西全都拿來不就行了嗎?真笨?!?
小太監恍然大悟,連忙點點頭,轉身消失在殿中。
不多時便已回來,手里拿著一張裝裱好的宣紙,還有兩個精心準備的錦盒,看上去那個比較大的錦盒應該就是盛放琉璃杯的,那個比較小的錦盒里放的是玉石。
只見小太監往這一跪,張口喊道:
“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賀禮已經帶來,請您鳳目一覽?!?
說著,把那錦盒打開,露出了琉璃杯和玉石,張璇的佛教心經由剛剛的侍女捧著,平放著攤在胳膊內側。
皇后睜眼看了看下面那仨賀禮,又掃視了一下張璇和那兩家小姐,思忖了片刻,道:
“將那心經給本宮呈上來?!?
“是,皇后娘娘?!?
那侍女立馬把那裱好的宣紙端好,一旁有人走過檢查了一遍,然后端端正正的舉著方便皇后觀看。
殿下的這兩位小姐此時人都傻了,杵在殿下,不能理解眼前這一幕。
這皇后娘娘當真是要看著張璇獻上的什么佛教心經?
那心經怎么可能能跟打蠻國進口而來的精心雕琢的琉璃瓶子珍貴呢?這琉璃杯說是當時請的蠻國的能工巧匠打造而成,就是他們自己家的老爺子得到之后也都是當寶貝供著供了好久。
就因為這次進宮的機會,覺得對于這兩家小姐是一個契機,叫來自家管事的一合計,這才忍痛一起把這件寶貝給獻上。
但此時此刻完全就沒有想到會是這種情況,皇后根本就沒有把這個琉璃杯放在眼里,反而是青睞那張薄薄的宣紙。
兩女心中開始大罵,不光罵張璇,現在連皇后都帶著埋怨了。
你區區一個小家族出來的張家女,有點文采真是了不起,也不知道是寫了什么禍國殃民,顛倒黑白的東西把皇后的魂兒都給勾走了。
這皇后也是的,什么珍稀字畫兒,高深佛經沒見過呀,至于把眼都要盯到那紙上了嗎?
就算是咱這琉璃你見過很多了,覺得不稀奇了,但這么精美的雕工,你好歹看看啊,就算你不看我們的,你也不應該看她的???真是不知道是宮里呆久了不識貨,還是讓人伺候慣了不知道好賴。
這倆養尊處優的小姐心里涌起名為雙標的海浪。
其實你要說,她們和張璇有仇嗎?
沒有。
說她們和張璇有利益沖突嗎?
也沒有。
但許是磁場不搭,她們看到張璇這個名字,聽到張璇出風頭的事兒,看見張璇這個人就覺得渾身難受,不找她點麻煩不行。
好像有神秘力量一樣。
-----------------
慈寧宮內一時非常安靜,就算是此時有一根針掉在地上能響起數次回聲。
殿下站著的幾人,包括一旁服侍的侍女、太監,都一門心思的注意著皇后的表情以及反應。
皇后放眼觀瞧:
般若波若密心經。
內心浮現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張璇在投其所好。
今天京城這么多小姐前來賀禮,她這半天已經見的不少了,其中提前了解過她每日禮佛的,給她獻上關于佛的賀禮的數量不少。
只不過在她看來那都是一些非常平凡的玩意兒,都看不太上眼。
因為和佛有關的都是什么呢?往往是小玉佛、小金佛、檀香小木佛、菩薩像、羅漢像,還有菩提果,都是一些小玩意,她都不想往慈寧宮里擺。
想著這是張璇抄了一副佛經送過來吧,倒也算用心了,畢竟自己下的懿旨很急,這么短時間內抄一篇還得選題,不容易。
得咯,看看她究竟是抄的哪一篇。
這么多年來,自己給幾位皇兒整日抄寫佛經,基本上所有的佛經都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了,一搭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只是細細的一觀瞧,皇后心想了,不對呀,這根本就是自己從來沒有看見過的一部佛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念了又念,品了又品,皇后心里只覺得越來越有韻味,似是有大道蘊藏其中。
原本以為自己對佛理就算不是精通也能說是粗通,但現在皇后讀過眼前這篇般若波若密心經才知道,自己那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她哪知道,現代時空中歷經數千年洗禮留下的佛門中修心最著名的經典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這部經是記錄釋迦牟尼佛向其舍利子講述,觀世音菩薩是怎樣修心的,以及修心后的成果。
和老皇后之前頌的,背的佛經相比,水平和層次完全不在一條線上。
打個比方來說,它們之間所蘊含的佛理深度差距,就如同游泳池和大澤大江。
皇后一時間沉迷其中,腰板也挺直了,眼睛也瞪圓了,直接伸手把佛經搶了過去仔細觀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