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國目前存在諸多弊端,戰亂期無法征稅,百姓對帝國無歸屬感,高層核心人才的欠缺,軍隊管理制度等等,幾乎每一個都是致命的?!?
花離牧好像是在自言自語,眼神也從那封斥候送來的密報,轉移到了最近正在看的一本書籍上:“可是,這樣一個外表強大,內里千瘡百孔的帝國,卻有些無從下手……問題出在哪里?”
聽著花離牧的分析,一干武將不以為然。
這番分析,可以說每一條都是錯誤的,至少是不恰當的說法。
無法征稅,民眾應該高興才是?
百姓對帝國的歸屬感,無外乎帝國能否給予他們安穩,從目前戰事從未波及到饒城來看,這一點饒城做的很好,百姓應該很感激這個所謂的“劍國”才是,當然,時至今日,這些人心中依舊不認為這個“劍國”是一個帝國。每個新鮮的名詞,短時間內很容易讓人去接受,尤其還是一個帝國。
況且古往今來,不知多少叛軍樹立旗號,割據領土稱王,最終不都化作黃土?
一個帝國的誕生或許很容易,但想要長存,何其困難,他們并不認為這個渺小的“劍國”能存在多久,心里對“劍國”的定義,更偏向于有組織的叛賊小團伙。
然后是高層核心人才的欠缺,這一點他們非常不認同,武將出身的人更信奉實力,而不在乎資歷,從這次饒城能夠吞下第七兵團來看,對方著實了得,怎能說人才欠缺呢?
再到軍隊管理制度……
這些武將并非沒有消息來源,實際上這段時間斥候對黃沙鎮的情況摸了個底兒,每份送到花離牧手上的消息,他們都被告知了,劍國能夠在段時間內利用諸多手段分化重組這支軍隊,沒有造成大型的反叛嘩變,已屬高明,可見,對方再軍事管理方面,比他們這些人有能耐多了。
按照花離牧所說,對方這樣還不行,那豈非說明他們都是酒囊飯袋嗎?
沒人愿意承認自己的無能,尤其是徐國武將,天生骨子里透著武勇,通常誰要是不服氣,或者鄙夷自己,首先上去就是干一場來彰顯自己的能力。
當然,軍事才能也是能力的一種,甚至可以說很重要的一種,他們怎么能服氣?
最后說到“無從下手”,笑話,這些武將第一個不服。
以他們的看法,當下之際,是趁著劍國內部不穩,自己調集一半兵力,不!這樣一支不團結的軍隊,甚至只需己方一半的兵馬,就能拿下!
是的,只要一半就夠了!
牧國第七兵團雖然號稱精銳軍,可是在當下對劍國毫無忠誠可言,在精銳軍眼里看來,劍國叛賊和徐國軍隊恐怕都是相當的敵人,所以真打起來,能指望這些精銳軍幫劍國?哼,只怕到時候不窩里反就算好的了。
其次說到劍國的那支忠誠力量,根據此次消息,對方能將帝國軍擊潰,一半原因是帝國精銳軍被重新編散的原因,當然,也不排除那支鐵家軍確實有些實力,畢竟每日草原上的操練,大家伙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一支軍隊雖然嚴格,可這才操練了多長時間,總有不足的地方。
而最致命的是,這支騎兵,都是新兵,也就是沒有真正見過血,上過戰場的騎兵,這樣一支軍隊,在戰爭中所能發揮出來的力量不足為懼。
再說,和徐國比騎兵?這不作死么?
所以,劍國雖然千瘡百孔,卻并非是花離牧所說的這些弊端,最大的原因,是兵力衰弱!
拼兵力,以目前塞爾城的兵力,完全可以碾壓劍國!
讓諸多武將費解的是,花離牧為何遲遲按兵不動?
老實說,若非看在花離牧之前用計謀,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將塞爾城收回,趕跑第七兵團的手段上,這幫武將只怕早就不聽他的了。
也因為,花離牧姓花。
這時候,一名武將忍不住疑惑,問道:“花將軍,依末將拙見,此時發兵是最佳時機啊。”
花離牧面色不改,依舊盯著那本書,若非回答了,別人還以為壓根沒聽見這名武將的話呢,他淡淡道:“侯賽將軍,你似乎忘了我們此次出征的目的?!?
這名叫做侯賽里的武將一怔,旋即道:“末將不敢忘!”
“哦?那說來聽聽。”花離牧道。
侯賽里別開頭,明白花離牧的意思,并非是真想讓他說,而是想讓他閉嘴!
花離牧接著道:“此次前往邊境,軍令是收回塞爾城,眼下我們已是大獲全勝,順利完成命令,何須多生是非?”
掃了掃諸武將的臉色,他在當前看的一頁上折了個角,慢慢合上書卷,抬頭平視著侯賽里:“侯賽將軍,我知道你的想法,包括你們大家的想法,事實上我很了解大家的心情,我花家畢竟不是武勛世家,或許在治國一道,我花家有獨到之處,但比起行軍打仗,萬不如蒙家。各位都是蒙將軍一手提攜起來的勇將,行軍在外,不光要對得起帝國,更要對得起恩師的威名,當然,個人的私心建功立業也是人之常情,我很理解,雖然我生來就沒有你們各位的煩惱和斗志,但我是明白的。”
這番話說的很委婉,勉強能讓武將們舒心些。
其實大家都聽出來了,花離牧的潛在意思是:你們這幫家伙貪功,我可沒興趣要功勞,你們求功,我求穩,你們要對蒙家的威名負責,我卻不必。
“我也清楚,你們對我擔任此次的總指揮使,心里是很不平衡的,如果沒有我的出面,這次應該是由蒙將軍的堂弟親自率軍,這必將在他一生軍旅生涯中榮添光輝一筆,而我,卻占用了這個寶貴的機會,甚至是將這個機會白白浪費掉,因為我根本不需要這些光輝,花家的光輝,不在戰場,于我無用。所以,我相信你們最初是很排斥我的?!被x淡淡道。
侯賽里沉吟一下,趕緊道:“花將軍料事如神,此事的確是這樣的,但我們一開始的排斥,只是害怕……”
“我知道,只是害怕無法完成任務,畢竟自古文武相輕,無論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如此,你們心里瞧不上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軟柿子,何況我徐國以武立國,像我們這樣的文臣,更是很難受到徐王的重視?!?
花離牧溫和一笑:“所以我并不怪你們,這是很正常的,你們也是為了完成任務多做考慮,應稱好事?!?
侯賽里被這一笑弄得反而有些內疚。
他們一開始瞧不起花離牧,甚至在一些小事上故意拖延,以此來表達對花離牧的輕視。
就拿剛來的時候來說,花離牧沒有帶著三萬精銳騎兵直接攻打塞爾城,而是將大部分的兵力分散至周邊城市,在偏遠部落招兵,而這些本該和敵人轟轟烈烈打一場的武將們,居然都發配至偏僻地區去招兵買馬去了。
招兵買馬也就算了,可花離牧招收的對象,居然都是些從來沒有接受過民兵制的菜鳥,只要求一點,不!這甚至不叫要求,騎術!
誰都知道,牧國人幾乎個個都會騎馬,尤其是在越偏遠的地方,村落中的小男孩從小都開始學騎術了,這樣才能更快適應牧民生活,幫助家里減輕負擔。
然而,從徐國帝都行軍而來,真正的帝國精銳騎兵,共有三萬,最終卻只有五千人到了戰場上,而這五千人甚至也沒被派去打仗,卻在林子里搞什么埋伏!
媽的,這些武將當時很想罵花離牧的,這家伙根本就他媽不會打仗,盡搞這些花里胡哨的,沒用的玩意兒!甚至侯賽里忍不住懷疑這姓花的不會是敵人一伙的吧?
這樣的情況下,誰還有心思招兵買馬,況且招的這些家伙除了騎術稍微看得過去之外,幾乎可以說一無是處,自然,進度就緩慢了下來。
直到后來,花離牧的計劃一步步得到實施,五千騎兵建立奇功,陷阱派上用場,而讓他們無地自容的是,招兵買馬的任務,卻大大的拖后腿了。
直到十萬兵馬……嗯,也就是一些從來沒接受過任何訓練的土著,終于湊齊這個數字的時候,來塞爾城的任務,也就是列好隊站在那里唬人罷了。而且這個數字,還包括來正規軍兩萬多。
兩萬正規軍站前面,而后面那些臨時雜兵站后面,在騎術過關的情況下,只要不喧嘩,遠遠看去的確夠唬人的。由于招兵買馬的進度拉下,真正收回塞爾城,其實還被延后了大約三天時間左右。
三天時間……
說長不長,可是對于行軍打仗來說,有時候分秒必爭!
這個結果,讓一干主將無地自容。
他們起初還瞧不起花離牧,故意拖延進度,關鍵時刻,延誤了軍機,如果說花離牧和他們較真的話,就算砍了他們腦袋,他們都無話可說。
但花離牧沒有這么做,依舊保持溫和的笑容,等待他們完成“任務”歸來,而塞爾城的戰事,從根本上來說,已經……凱旋!
也就是說,花離牧真正用到的從帝國帶來的士兵,只有五千!
五千人,用奇計破七萬人駐守的塞爾城,這是何等的光榮戰績。
毫不夸張的說,這等戰績,注定會被徐國當成教科書一般學習。
也是從那時候,這些主將才對花離牧服氣的。
甚至……侯賽里事后常常在想,花離牧是否故意將他們支開,用這種方式來報復他們?
然而,花離牧接下來的舉動,令侯賽里對自己的想法無地自容。
上報帝國的戰報中,侯賽里等主將的功勞,被放大了幾倍,刻意說明侯賽里等主將是如何克服艱難,最終不負使命完成艱巨任務,挽救了前線五千將士云云,而對于花離牧如何巧施奇技,只用只言片語就帶過了。
功勞,自然落在了這些主將身上。
事實上呢?這幫主將壓根就是云里霧里,戰爭還沒開始,就已結束了,還領了一份大功。
至于說什么“挽救五千將士”,開玩笑,他們趕來的時候,五千將士正在殺豬宰羊慶祝呢,需要拯救么……
……
……
此時此刻,花離牧看來是又有了什么主意了。
一被提起收回塞爾城那一戰,主將們全都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