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書名: 小竹小書作者名: 初本章字數: 2201字更新時間: 2009-02-08 15:11:28
‘第一個藤原氏……’
藤原道無并沒有看著我,他低垂的眼瞳里,他的側影,無不透露著一絲猶豫和矛盾的感覺。
因為源氏的那些提議嗎?
我不知道他想要對我說什么,竟如此的為難,但,請抬起頭看著我,我,應酬的話,一句也說不來,這樣是無法在宮廷和朝中生存的,除此之外,我毫無匡濟之心,更無輔佐之能,高官厚祿等等,源氏的期許是善好的,但若是給予一個人他不想要也不合適的東西,那只會是一種違心的負擔,所以……
我說得很急,喉嚨里隱隱的刺痛,他看著我,眼睛里漫開了一抹釋然的微笑,伸出手,纖細的手指輕輕的握住我的手,語氣中含著鄭重,認真的說道,有一些事情,現在,你可能還無法理解,但是必須讓你知道。
‘唐朝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難以想像的繁華昌盛,曾經,大和歷盡艱難,派出無數使者,為了學習唐朝的知識和經驗。十七條律令也已經頒布近四百年了,當時,整個朝廷,都贊同并支持仿照唐朝的體制,將由許多氏族部落組成的大和改造成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為此,他們引進了佛教、儒教、建筑模式、科舉制度、官爵品級等等。
‘中央集權制的政府確實被建立起來,但京畿以外、地方上的權利仍然被世襲氏族掌握著,皇權式微,朝政由最大的氏族蘇我氏獨攬,現在看來,那場變革實際是失敗的。
‘第一個藤原氏,他原是一個沒有官職的下級貴族,姓中臣氏,名鐮足。
‘鐮足在漢學典籍方面的造詣非常深厚,那個人,他遵奉儒學中的[君、臣、父、子]之說,堅定不移的支持皇權正統,很受中大兄王子的賞識。是時,蘇我氏權傾朝野,甚至,起了不臣之心,窺伺社稷。那段時間,國家經歷了幾次旱災和饑荒,民不聊生,而蘇我一氏毫不體恤,仍然過著奢華無度的生活,專橫而跋扈。
‘這種情況發展到,即使田邊小兒也知道,若要生活有所改善,就勢必清楚蘇我氏。鐮足為中大兄王子籌劃并準備了許久,終于助其發動宮廷政變,一舉將蘇我氏剿滅。
‘事成,鐮足被封為內大臣。中大兄王子登基為天智天皇,賜鐮足姓[藤原氏]。定年號為[大化]。
‘藤原鐮足,他是第一個藤原氏,藤原氏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一手促成了蘇我氏的覆滅。
‘鐮足之為人,至忠至誠,天皇非常信任他,每有事,必與他商討,聽取他的意見,甚至曾有詔,曰:「社稷獲安,實賴公力。軍國機務,惟公處分。」在那樣的重權與高位之下,鐮足始終兢兢業業,盡心盡力為朝為民,輔佐天皇頒布[近江令],將全國分為道和縣,設立太政官和八省,以天皇的名義將土地收歸國有,分給農戶耕種,農戶以稻米、織物和徭役的形式向國家納稅。
‘那個人才華橫溢,清廉并高潔,一生為大和做了很多,堪稱天下之柱石,臨終,天皇親自到他的病榻旁,問他是否有未完的心愿,鐮足回答:「臣之不敏,生則無益軍國。死不欲擾百姓。葬事愿從儉素。」
‘然而,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藤原氏]已經變成了第二個蘇我氏,竊取、霸占了應該屬于天皇的權利,而當初的[近江令]也早已名存實亡。科舉制度僅僅維持了很短的一個時期,官員的選拔依然由世襲氏族把持,任人唯親。土地越來越多的集中在大貴族的手中,藤原氏為了籠絡這些地方豪族,支持并保護他們逃避賦稅,使稅收的重擔全部增加到耕種土地的農民身上,不堪負重的農民大量的出逃更偏遠的地方,或依附于某個貴族,再次淪為農奴。
‘中央政權不斷腐敗、衰退,財政崩潰,土地分裂,為了這個國家的發展,總有一天,會有另一個氏族,或別的力量,聯合起來,將藤原氏推翻。
‘藤原氏會滅亡,無論如何設法擺脫,那是無法憑個人的力量來改變的,所以,我從未打算要自己的子嗣,因為那是不幸的。
‘你,我要拿你怎么辦呢?’
他直視著我的目光中積聚著憐憫。
南院,空置了很久,在那里的庭前,一株單獨的垂枝櫻,沒有風,自己靜靜的花落。
看到美麗的事物,心里會有一種受傷的感覺,那一刻,喜悅和痛楚是不可分割的。
‘若是沒有元服禮……’
‘不需要元服禮。’
‘若是沒有官爵……’
‘不需要官爵。’
‘若是……’
‘也不需要成婚和子嗣。’
那么,就永遠的留在我的身邊,他微笑的看著我,說道。
我是幸福的,平靜安逸的生活,也許無法使人的生命健全、向上,但是我是幸福的。
四月一日,所有人更衣,質料輕盈、染色鮮艷的衣裳成套的送來,被褥、幾帳、格子門上的米紙也一一替換成薄的。
糖丸,是一匹有點蠢笨的馬,酉日,賀茂祭的下午,洗刷干凈,在庭院中歡奔的糖丸,不知怎么的,突然對庭院中間高高堆起、燃燒出煙的葵葉和艾草好奇非常,興奮的將頭湊得很近,結果流淚不止。
五月,椿夫人搬入二條院的北院。
----------
十七條律令:
西歷604年,推古天皇時代,由圣德太子頒布,相當于一個國家的憲法。
[大化]:
在日語中的意思是‘偉大的變化’。
「臣之不敏……」:
不敏為謙詞,意思為‘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