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崽兒敗爺田不心疼(求推薦票)
- 革了他大明
- 國子監掃地僧
- 1997字
- 2023-07-12 17:21:05
堂堂的一國公主,竟然敢跑到東宮來與外臣見面,還是當著老爹的面,簡直不要太給皇室丟人。
以上出自高霖心里個人的想法。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的女兒太不像話了,于是便想打發在這個女兒回后宮,可是又一時間舍不得。
出于這種想法,朱棣只得苦笑道:“既然你不想回去找你母后,那就在一旁不要說話。我們這里正在商議政務,一會兒再你再找你大哥他們。”
“好的,父皇。”
見父皇答應自己留下,安慶也沒有胡攪蠻纏,而是靜靜地找了一個偏僻的地方不打擾眾人。
見女兒走開后,朱元璋示意繼續:“高副僉事,遼東之地什么時候能做好準備接受移民?”
高霖喜道:“如若陛下同意臣之前的建議,我想大概半年就能可以了,不過在這之前,臣希望能主持遼地的改革。”
朱元璋聞言不語,按理說現在遼東都司雖然沒有布政使,但是以軍制的話最高的行政長官應該是馬云,其次是葉旺。倆人都頗有能力,現在眼前這個小伙子張口就要主持遼東政務的權利,是不是有些自大了。
朱棣出來干咳一聲道:“父皇,這遼地改革一事皆為高副僉事和兒臣一起謀劃,所以對此次改革的政策與目的,我二人最為熟悉。不如先給高副僉事一個虛閑,名義上來主導改革即可。”
朱元璋覺得老四的主意也不錯,可是還是有些不放心,一揮袖子問道:“你既然先主導改革,可敢立軍令狀?”
想到不能放過這次機會,高霖也是豁出去了:“臣敢拿家中十八萬畝良田作保,半年內必將遼地改革初步完成。”
“好。”
一聽高霖敢拿家中祖業作保,朱元璋一口答應了下來。現在整個遼東都司別說十八萬畝良田了,除了一個土建的沈陽城,還真拿不出同等價值的良田來讓高霖禍害。
當初遼東都司這片地方是元臣劉益舉兵來投的,要是當時遼東都司有這么多家產,說不定這劉益還能跟朝廷再耗上幾年。
再加上現在這片地方對朝廷來說真是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連以后寧王就藩的大寧城現在都是無人區,可想而知遼東都司現在是有多慘。
沈陽城外由于蒙古經常南下襲擾的原因,根本沒有人敢出去開墾黃田,沈陽城南方還有些散居的百姓,但是也是被現在依附蒙古的建州女真不斷地搶掠,所以自從明廷得到了遼東都司,就一直在由朝廷供給這里。、
這種情況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直到馮勝逼降了納哈出以后,兀良哈部也就以后的朵顏三衛也不敢南下了,情況才有所改變。
也就是出于這樣的原因,朱元璋才無所顧忌的將遼東都司交到了高霖手中。洪武十二年他打算命馮勝在山東之地練兵,以籌北伐,是時候將馬云和葉旺也都調去先做一些前期安排了。
而且高霖掌柜遼東都司的時間也不長,半年的時間估摸著老四也能把貴州之地的叛軍事務處理好,到時候命老四在前往遼東都司主管改革之事,正好齊活。
朱元璋這里想的美,可他卻不知道高霖比他還美。雖然這名義上的一省之地還沒后世東北三省之中的任何一個大,但是作為主官已經夠高霖折騰了。
他已經想好了,待他一回到遼東,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學商鞅,把遼東都司內的所有商人全都趕走,這樣就能方便他賺錢來進行他想要的改革了。
出了東宮,這次領路的可不一樣了。這次可是皇帝身邊的太監,肯定不會像上次坑自己小宦官一樣坑自己。
“高賢弟,這次可是多虧了你。”
好吧,其實這次皇帝是讓太監給高霖和顧常年一起引路,他一個人還享受不了這個待遇。
高霖看著心滿意足的顧常年道:“顧兄客氣,應該是陛下慧眼識人,再加上你勇于任事。我只是幫忙引薦了一下,不值一提。”
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顧常年連忙改口:“高賢弟說的是,多虧了陛下。”
說完,他還偷瞄了一眼前面引路的太監。
而在倆人前面的太監并沒有任何表示,只是自顧自的走在前面,像是什么都沒聽到的樣子。
“父皇,剛才那個小子是誰啊,你怎么就這么輕易的讓他走了?我還沒跟他算賬呢。”
朱元璋聞言大笑,指了指自己女兒的頭道“算什么賬?人家哪里惹到你了?”
安慶嬌嗔道:“上次,上次他裝死人嚇我。”
說完,她還故作出一副生氣的樣子,嘟著嘴唇看著父皇。
朱元璋聞言更樂了,上次高霖裝死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當時李善長還夸此子聰慧異常,遇到事情能想到完美的脫身的辦法。
站在一旁的朱標見聊到此時,走了出來匯報道:“父皇,兒臣正在調查上次的事情,現在已經將那日值班的總管拿下了,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要不是為了鍛煉兒子,其實根本就不用這么費勁。因為朱元璋自始至終都知道這后面是誰在搗鬼,但是他并沒有點破。
“嗯,你辦事謹慎,這點我放心。”
話題跑歪了,安慶頓時不高興了。連忙搖著朱元璋的胳膊嬌嗔起來:“父皇,你都不幫我報仇,你還疼不疼安慶了。”
朱元璋的臉瞬間柔軟了一下,低聲問道:“那你跟父皇說說,你希望父皇怎么給你教訓那個臭小子。”
安慶轉動著大眼睛,認真的想了一會兒后,突然眼睛一亮道:“父皇,他家很有地,要不你讓他賠我幾萬畝地可好?”
雖然是九五之尊,要時刻保持威儀,但是當聽女兒的這句話的時候,朱元璋還是哈哈的大笑起來,不光是他,就連旁邊的朱標和朱棣倆人也是笑的不成樣子。
從來沒見到父皇如此失態的安慶很是詫異:“父皇,你笑什么,答不答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