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名門望族(上)
- 網游之嘯傲三國
- 鷹歌
- 2317字
- 2008-10-26 02:36:22
從寶物上將視線移開,天鷹才看見這攔他的手是朱翎的。
朱翎淡然一笑,說道:“天鷹村長,你可愿意幫我報殺父血仇?”
天鷹一愣,心道:倒也是自己還沒有答應幫他,就想要拿東西,倒是我冒失了。
天鷹頓言:“好,朱兄可知道我曾經指著越吉的鼻子說過,我必會親自滅了他的黑風寨。朱兄大可放心,您的血仇一事,我必定竭盡所能全力以付!”天鷹沒有沒多說什麼。
“叮!系統提示:天鷹村村長天鷹接受NPC朱翎的委托,觸發任務[復仇者的序曲]!”
朱翎聞言大喜道:“好,天鷹村長果然爽快,若天鷹村長能成功幫我復仇,我以朱家家主的名譽保證,我必向你宣誓效忠,至死不變。”
“這個……”天鷹聽著朱翎的話有點糊涂了,什么家主?
朱家家主!?
“天鷹村長看來似乎并不清楚我們朱家的名號!?”朱翎問道。
“嘿嘿……這個我確實不是很清楚!”天鷹不意思的訕笑道,看天鷹不像是說笑,朱翎便將朱家之事講予天鷹知曉。
不講不知道,一講嚇一跳,天鷹這才知道原來這朱翎竟然還有這麼大的來頭。
如果不是事實擺在眼前,而童淵也在一旁為朱翎所說的作解釋和補充的話,天鷹是打死也不會相信朱翎竟然會有如此大的來頭。
他竟然與朱雋是同母同胞的親兄弟!(純屬杜撰,請勿對照歷史,因某些劇情需要虛擬一些人物。)
你若是要問這朱雋是何人?
朱雋,字公偉,本是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乃東漢末年之名將。
曾擔任刺史、諫議大夫等職。在與皇甫嵩一同鎮壓黃巾軍時任右中郎將,後封為西鄉侯。
但後曾密謀連接關東諸侯討伐董卓,被董卓察覺後欲進行收買,朱雋正言拒絕。
在董卓死後,李傕郭汜作亂,相互攻殺,朝廷大亂。李傕劫持獻帝入其營中,獻帝命朱雋和太尉楊彪等十余人去說服郭汜,讓他與李傕和解。郭汜不肯,扣留朱雋、楊彪等為人質。朱雋素性剛猛,憤懣發病而死。其子朱魭,亦有才行,官至豫章太守。
這朱翎乃是朱雋的哥哥,但朱雋自幼便有報效朝廷之心。一心想要上報朝廷、下安黎民,過那種上馬殺敵、下馬吃肉的快意生涯!於是,朱雋在母親去世后便離開自己的哥哥開始游歷天下,一為尋師學藝,二為尋找保家衛國的機會,從此與哥哥朱翎十數年也未再見上一面。
而做為哥哥的朱翎只好獨自擔負起了家族的傳承之重擔。
從此朱翎隱匿於民間,不為世人所知,也不為歷史所記載。
在與朱翎詳細的交流之後,天鷹知道了很多關於他的信息。例如朱翎與朱雋之父朱旦也是一個極為忠烈之人。
朱旦,少時好拳腳,且精習棍棒,周游天下之時與童淵相識,二人一見如故,友情頗深厚。
那一年,朱旦攜年僅三歲的朱翎與二歲的朱雋以及妻子前往漢中。哪知道這一去竟然遇到了西羌入侵中原。如此一來,忠君愛國的朱旦憤怒不已,他憤然前往募軍之處加入了征討西羌的軍隊,以他的資質很容易就得到了前鋒偏將之職。
沒有過多久,軍隊已經招募完畢,糧草也全部運到了前線,朱旦便辭別妻子和幼兒踏上了不歸的征程。臨行之前朱旦囑咐朱翎:‘男子漢大丈夫,當知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
為國為民,他朱旦即使身死異域,滿腔熱血盡灑西羌的山山水水,也絕無半句怨言。
東漢征討軍隊初入西羌草原,西羌蠻族軍隊以逸待勞,初一交鋒東漢軍隊便落了下鋒。與主力軍隊失散的朱旦又遇上了剛剛出仕亦為一名前鋒偏將的越吉。
由於東漢軍隊舟車勞頓再加上東漢士兵素質遠不如西羌的士兵彪悍,在戰力如此大的差距之下,經過一番浴血奮戰,朱旦所率士卒皆戰到了最後,依然難以避免兵敗被俘的結局。
越吉很欣賞朱旦的驍勇擅戰,欲將朱旦降伏收為自己麾下,然而朱旦的忠誠依舊,他只恨自己沒能殺盡這些蠻族之人。
朱旦當著越吉的面便破口大罵,越吉惱羞成怒之下,下令將朱旦處斬,即使臨上邢臺之時,朱旦也是大罵不止。直到死他也沒有跪著死,頭顱雖然已經被砍下,可是他的身體卻依舊站著,風吹不動,人搖不倒。
越吉為他的忠誠與頑強意志所折服,親自為他收殮厚葬,從此朱旦便客死異鄉,出了東漢領地,就再也未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和親人身邊。
天鷹聽的是唏噓不已,如此忠烈之人,他怎麼就沒機會見上一面呢?實在是太遺憾了。
在與朱翎的交談之中,也讓天鷹想起了一些關於朱姓的淵源。
傳說中,在遠古部落首領[顓頊]時代,[顓頊]的後代曹安被封在曹(即今SD省定陶縣西南)。[周武王]消滅了商朝以後,把他的弟弟振鐸封在了曹國,而把曹安的後代曹挾改封在邾國(即今SD省曲阜東南),稱為[朱子挾]。戰國時代,朱子挾建立的邾國被[楚宣王]所滅。其後人以國名為姓,稱為邾氏。後去邑旁改“邾”為“朱”,稱為朱氏。
朱挾從而也就成為朱姓的始祖。
直到西漢中期至東漢末年,終於形成了朱姓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四大望族。即吳郡朱氏(即江蘇SZ市)、沛國朱氏(即今AH濉溪張集)、南陽朱氏(即今河南NY市)、平陵朱氏(即今陜西咸陽西)。
其中吳郡朱氏興起於西漢中期,以朱買臣為開基祖,其子孫在三國、魏、晉時,世代為官,從而繁衍為江南四大望姓之一。
沛國朱氏則淵源久遠,被奉為朱姓正宗,歷漢、魏、晉、南北朝,終成朱姓望族。
而南陽朱氏與平陵朱氏經漢朝時發展繁衍,也終於成為當地望族。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動蕩,外族入侵,朱姓族人紛紛由原來的河南、山東等北方繁衍地遷徙南方。同時出現與少數民族融合情況,令朱姓更加得以繁衍,先後出現了河南朱姓望族,江南朱姓望族等等,使魏晉南北朝時期成為朱姓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