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正逢清風鎮一年一度燈會。
知寨劉高自然要與民同樂,登臺觀燈。
那婦人便央求曹操同去觀燈,圖個喜慶。
曹操道:“同去可以!你卻不許對我動手動腳,被知寨察知,不是耍子!”
那婦人笑道:“冤家現今怎地如此膽小,當初在馬上時卻不是這樣也!”
曹操老臉一紅,道:“此一時彼一時也!”
婦人咯咯笑個不停。
且說這清風寨鎮上居民商量放燈一事。
眾人去土地廟前扎起一座小鰲山,上面結彩懸花,張掛起五七百盞花燈。
土地廟內,擺置諸般社火,弄得燈火通明。
家家戶戶門前,扎起燈棚,懸掛彩燈。
端的是漂亮非常!
市鎮上,諸行百市都熱熱鬧鬧出攤,擺出好幾里一條長街。
人山人海,彩燈掩映,煞是好看!
其規模、排場雖然比不得京師,但也堪稱人間罕見。
是日,天氣晴明。
傍晚時分,西邊升起一輪明月。
家家戶戶將彩燈點起。
一時間,長長一條街道上,到處都是燈影璀璨。
曹操和知寨劉高以及劉高妻,登上知寨府高臺,觀賞燈會。
只見那街上,人頭攢動,摩肩繼踵。
人們都隨著人流緩步徐行。
再往遠處看時,只見家家門前搭起燈棚,懸掛花燈。
那花燈上畫著許多故事。
也有寫著幾個有趣謎語的。
那些小孩子,便提著小燈,嘰嘰喳喳猜謎語。
還有些彩燈上,貼著剪紙,牡丹、芙蓉、荷花、兔子、公雞、金魚等等,各呈異彩。
那婦人看得歡喜不已,卻又覺得不盡興。
便對劉高說要下去觀看。
劉高自然不敢違拗,派了幾個貼身衛士隨護。
那婦人點名要曹操同去。
劉高無奈,只得允了。
那婦人歡歡喜喜下了高臺,到隱蔽處,便拉了曹操手同行。
曹操只得帶她往那人多的地方走,免得被知寨看出端倪。
二人沿著長街一路走一路看。
那婦人猜了好些謎語,還買了好些吃的、玩的,像孩童般開心。
“冤家,冤家,瞧瞧這個,‘紅娘子,上高樓,心里疼,眼淚流’,猜猜是甚么?”
婦人指著一個花燈,眼睛眨巴眨巴的瞅著曹操。
曹操笑道:“我倒想起一句詩來。”
婦人道:“何詩?”
曹操道:“唐代李義山的那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婦人道:“說起李義山,我卻也想起一首詩來。”
曹操道:“說來聽聽。”
婦人悠悠道:“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曹操暗道:這婦人心中,似有一股莫可名狀的悲苦也。
一時不知作何回答。
婦人笑笑道:“冤家啊冤家,此生若沒遇到你,該有多好。”
忽又笑著流淚道:“此生幸虧遇到你,方知多好。”
說罷,便朝前方走去。
一片燈影里,婦人背影顯得格外凄涼。
曹操微微嘆口氣,大步跟上。
二人手挽手,來到土地廟前。
在鰲山前看了一回,便折轉方向往南走。
走了一二百步,只見前方一片燈火輝煌。
一伙人正圍在一個大墻院外,高聲呼喝。
突然,咣的一聲,鑼聲響處,眾人紛紛喝采。
曹操看時,卻是一伙舞“鮑老”的。
所謂“鮑老”,其實就是人戴著面具,用滑稽表演逗人取樂。
這種表演在社火中尤其常見。
只見那跳“鮑老”的,把身軀扭得的像個老妖婆,進一步退三步,極盡滑稽、笨拙之態。
引得眾人哈哈大笑,掌聲雷動。
那婦人也忍俊不禁。
突然。
婦人面色一沉,盯著一人不放。
曹操順著她目光看去,頓時看到一個熟悉身影。
那婦人招來幾個貼身衛士,指與他們道:“兀!前面那個正笑的黑矮胖子,便是前日在清風山搶擄我的賊首。你們與我捉將來,知寨那里自有重賞!”
眾衛士聽了,立刻撲出去六七人,要捉那個黑矮胖子。
宋江聽到動靜,回頭一望,見到六七個身穿官衣的大漢兇神惡煞撲來,頓感不妙。
回身便跑。
然而,他一個矮胖的如何跑得過六七個精干的?
跑不過十幾步,便被那些衛士一擁而上,撲倒在地。
宋江大叫:“冤枉也!冤枉也!草民一介書生,何故抓我?”
那些衛士也不答話,七手八腳一陣忙,用四條繩子把宋江捆了個結實,渾似一只預備下鍋的大螃蟹。
宋江叫苦不跌,面如死灰,沖著人群大叫:“快快通知花知寨!救救我!救救我!”
自有隨他前來的人,慌慌忙忙去通知花榮了。
那些衛士捉了宋江,便把他押至劉知寨廳前。
那劉知寨聽說捉了清風山賊首,頓時大喜過望,立刻安排升堂。
劉知寨坐在廳上,叫解過賊首來。
眾衛士簇擁著把宋江押到廳前跪下。
宋江已經吃了一頓打,鼻青臉腫,滿嘴是血,好不凄慘。
劉知寨喝道:“你這廝是清風山打劫強賊,如何敢擅自來看燈?今被擒獲,有何話說?”
宋江告道:“知寨大人容稟,小人乃是鄆城縣客人張三,與花知寨是故友,來此間多日了,從不曾在清風山打劫。”
劉知寨冷笑道:“你這廝竟還嘴硬!”
拍了幾下巴掌。
劉知寨老婆便從屏風背后轉將出來。
指著宋江喝道:“你這賊廝還敢抵賴么?你還記得教我叫你做‘大王’的時候么?”
宋江吃了一驚,告道:“夫人差矣。那時小人對夫人說的是:‘小人乃是鄆城縣客人,亦被擄掠在此間,不能夠下山去’。”
劉知寨道:“你既是被擄劫在那里,今日如何能夠下山來,卻又到我這里看燈?”
那婦人也說道:“你這廝在山上時,大喇喇的坐在中間交椅上,逼著我叫你大王,哪里是客人模樣,分明是賊首!”
宋江心知瞞不過去,只得告饒道:“夫人難道全不記我一力救你下山之恩?為何今日非要把我強扭做賊?小民冤枉也。”
那婦人聽了,大怒,指著宋江罵道:“這等賴皮賴骨,不打如何肯招!”
劉知寨道:“夫人說得是。”
喝左右道:“來人!先打二十大板,看他招是不招!”
一頓噼里啪啦,打得宋江皮開肉綻,鮮血迸流,當場昏死過去。
劉知寨道:“先用鐵鎖鎖了。待明日合個囚車,把他做‘鄆城虎’張三解上州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