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賭協議”典型仲裁案例與實務精要
- 劉曉春主編
- 686字
- 2023-04-21 19:17:59
序
“對賭協議” ,又稱“估值調整機制” (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VAM)或“估值調整協議” ,在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 PE)、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VC)、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和海外并購交易中較為常見。對賭協議的結構性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漏洞,使交易的可能性大增,成為中國投融資實踐的重要發展基礎。
自“海富案” 1以來,理論界與實務界就對賭協議的相關法律問題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討,推動了裁判規則的持續變化,但這些討論的盲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過多集中在PE、VC領域而忽略了其他應用場景和特殊交易結構;二是過多關注與股東或公司對賭的效力而忽略了對業績或上市承諾本身的分析;三是過多關注股份回購而忽略了對股份補償和現金補償的認定;四是過多關注法院判決而忽略了對仲裁實踐的研究。
深圳國際仲裁院(又名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深圳仲裁委員會,曾用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華南分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深圳分會,以下簡稱“深國仲”) 成立于1983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各省市設立的第一家仲裁機構,也是粵港澳地區第一家仲裁機構。深國仲長期身處資本市場爭議解決前沿,迄今為止已經處理了大量對賭協議糾紛案件。為幫助業界了解對賭協議糾紛在仲裁領域的裁判動向,彌補現有討論的不足,我們系統梳理和篩選了近年來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脫密處理的前提下,組織學者和實務專家結合《民法典》《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等相關規定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評析。希冀通過這本典型仲裁案例選編,勾畫出對賭協議糾紛在仲裁領域的裁判全景,為業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編者
2021年11月1日
1 參見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提字第11號民事判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