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水鄉憶思
- 鄉土溫情
- 作家6Lw6UT
- 1505字
- 2025-05-06 15:29:36
那座小城,在我的記憶里永遠溫潤如玉。每當夜深人靜,閉上眼睛,我便能看見那些蜿蜒的小巷,聽見那些流水的聲音,聞到那些混合著青苔與歲月的氣息。記憶中的童年,就像那河水一樣,清澈見底,永不干涸。
我的故鄉是一座被時光浸泡過的江南小城。
春天,細雨如絲,落在青石板上,發出輕微的啪嗒聲。雨水順著石縫流進河道,河水便微微泛起漣漪。這時候,橋頭的楊柳剛抽出嫩芽,綠得像是能掐出水來。小城的女人們撐著油紙傘,踩著小碎步從橋上經過,裙角微微擺動,像是一朵朵移動的花。
夏天,知了在老槐樹上拼命地叫,叫得樹葉都微微顫抖。河水里泛著耀眼的光斑,照得人眼睛發痛。我和小伙伴們光著腳丫,在河邊的淺灘處追逐、嬉戲,笑聲和水花一起飛濺。
那時的夏日,總有說不完的快樂。記得那年,我們幾個孩子趁著正午大人們午睡的時候,偷偷溜進了王家的西瓜地。大大的西瓜躺在綠油油的藤蔓上,像是在向我們招手。我們挑了一個最大的,連滾帶爬地逃到河邊的大榕樹下。用石頭敲開后,露出鮮紅的瓜瓤,甜得讓人瞇起眼睛。我們嘴里嚼著西瓜,手上、臉上、衣服上都是黏糊糊的瓜汁,卻笑得比誰都開心。
還有那次,我們偷了李叔家田邊的甘蔗,逃跑時不小心被他發現。李叔追了我們半條村,嘴里罵罵咧咧,手里卻沒拿什么棍子。后來知道,那些甘蔗其實就是他特意留給村里孩子們的,只是裝模作樣地追我們,好讓我們體會那偷來的甘蔗比買來的甜。
夏日的午后,最愜意的莫過于在大榕樹下乘涼。老人們坐在青石板上,搖著蒲扇,講著那些關于龍王廟、白蛇的故事。我和小伙伴們,則支著竹竿釣龍蝦。那時的河水清澈,龍蝦個大且多。只需一塊腐肉拴在竹竿上,放入水中,不一會兒就能釣上好幾只。回家的路上,我們提著裝滿龍蝦的竹籃,臉上掛著勝利的笑容,仿佛是凱旋而歸的將軍。
秋天,河面上飄著桂花的香氣,甜得讓人心醉。小橋旁的老榆樹開始落葉,葉子打著旋兒落在水面上,然后隨著水流慢慢漂走。月亮升起時,整個小城都籠罩在銀色的光輝中,房檐、橋拱、水面,都閃爍著溫柔的光。
冬天,偶爾會下雪。雪落在小橋上,落在屋頂上,落在人家的門前。早起的人們在雪地上留下第一串腳印,踩出咯吱咯吱的聲響。煙囪里冒出的炊煙在冷空氣中顯得格外濃重,飄散在灰白色的天空下。
那時的日子慢得仿佛可以數清楚每一秒。每天清晨,雞鳴聲和晨鐘聲交織在一起。賣豆腐的老王總是第一個推著他那吱呀作響的小車出現在巷口,叫賣聲在晨霧中顯得格外悠長。接著是賣饅頭的,賣菜的,賣魚的,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小城便漸漸熱鬧起來。
而今,我雖仍生活在故鄉附近,卻因為工作繁忙,回那小城的次數越來越少。每到夜深人靜,我便會閉上眼睛,任思緒流淌回那個有小橋、有流水、有人家的地方。我仿佛能聽見母親在呼喚我吃飯的聲音,能看見父親坐在門前修理著那盞老舊的煤油燈,能感受到鄰家阿婆遞給我的那塊還帶著余溫的糕點。
故鄉在我的記憶中永遠停留在那個時刻,那個我們都還年輕的時刻。就像一張泛黃的老照片,雖然模糊,卻怎么也抹不去。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是變得淡漠,而是越發清晰,越發深刻。
小城依舊在那里,小橋依舊橫跨河面,流水依舊日夜不息,人家依舊炊煙裊裊。唯一改變的,或許只是我們自己。我們不再是那個可以在河邊無憂無慮玩耍的孩子,而是背負著生活重擔的成年人。但無論走多遠,無論過多久,只要閉上眼睛,我們就能回到那個地方,那個永遠溫暖如初的故鄉。
故鄉,是我心中永遠的歸處。是我在迷失時能夠依靠的燈塔。是我在疲憊時能夠休息的港灣。故鄉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靈魂的歸宿。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不斷奔跑,不斷追逐,但心底深處,始終保留著那一方凈土,那個有小橋、有流水、有人家的江南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