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黃道吉日,大雨。
宋運起了個大早,在房間之中將隨身攜帶物資檢查了一遍又一遍。
一個兩升靈液的水囊,工兵鏟大小的鏟子。
手中有用火球符三十一張,驅邪符二十張,這些全部是最近兩個月自己制作。
中品符箓神行符兩張。
炎爆符五張,金剛符三張,金劍符三張,疾風暴雨符一張,狂浪符一張,流沙符一張。
每一張符箓放置位置都非常固定,為了此次萬蛇窟之行,宋運已經將伸手取符的動作重復了上萬次。被他練習磨損壞掉的空白符紙都已經超過一百張之巨。
宋運已經能在眨眼之間做到取出正確的符箓,散掉封印并且激發!
因為他知道,此行所面對的不僅僅是地宮之中的尸僵,還有可能隱藏在暗處守株待兔的獵人修士!
將所有物資檢查完畢,宋運背上蓑衣,咯吱一聲打開房門,很快消失在滂沱大雨之中。雨打琵琶的聲音掩蓋了宋運開啟門扉的聲音。
刺啦一聲,神行符還沒有接觸到雨水,已經被宋運激發,宋運雙腿瞬間仿佛多了無盡力量,沿著桃花谷已經變得湍急的溪流而上,向著桃源坊市而去。
進入桃源坊市,宋運沒有走去往地宮的主路,而是繞了一個圈子,斜著進入了天狼森林。
這條路到到地宮要多走上三里地,但宋運并不在意。踏入天狼森林之后,宋運兜了兩個圈子,確認沒有人跟蹤之后,這才向著地宮走去。
在森林中行走,雨水滴噼噼啪啪地打在頭頂和樹葉上。此刻雨下得更大了,似乎有向著特大暴雨轉變的跡象!
“雨越大,人越少!”
宋運穿梭在森林之中,任由雨滴拍打樹葉,然后反彈到他的身上。他的目光之中透著堅毅!
他即將去尋找的儲物袋,絕對是一個練氣后期大佬的遺物。這點從石頭下壓著的上品法器就能看得出來。
一個練氣后期的獵人大佬,他的儲物袋中,不說攜帶著他一生的家當。起碼半輩子的狩獵所得應當是差不離的!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這個修仙界實在是太危險了,他手中的下品苗刀完全帶不來安全感。而且自己放箱子里的酒壺更是他最大的秘密。
他必須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儲物袋,否則他連老婆都不敢要!可是坊市里最便宜的初級儲物袋都要一千靈石一個,讓他依靠售賣靈符,湊齊一千塊靈石得要等到什么時候去?
多番思量之后,不管那個儲物袋還在不在,他都要前去親自確認一趟!
是的,漢翠山當時應該是有所懷疑的,然而兩個月過去了,漢翠山并沒有來找他,這讓宋運非常不安,這儲物袋如果遺失,那最大的可能便是被漢翠山提前拿走了。
只是自己沒有親自來到現場查看一遍,終究是不甘心的。
雨幕之中,宋運終于來到地宮入口之處,此刻的雨水更大了,雨滴落下激起大量的青煙,遮擋掩蓋了地宮入口的一切。
宋運沒有急著進入地宮,而是悄然隱藏在雨幕之中,對周圍進行偵查。
確認此處沒有修士守株待兔之后,宋運才放心進入地宮。
剛踏入甬道,自己與外界的雨幕隔開,身上一輕,他身上穿的是法袍,法力激蕩之間,雨水自然抖落,身上的蓑衣會影響到他的行動,被他掩藏到樹叢落葉之中,他必須輕裝上陣,而且這兩個月訓練之中,身上也沒有這層蓑衣。任何的冗余的變故都會讓事情向不可預知方向發展,所以宋運非常小心。
‘滋啦’一張驅邪符被激發,一股暖流襲來,讓在暴雨之中行走了一個時辰的宋運,感到了強烈的溫暖。
宋運在甬道之中快速行走著,對于他來說,已經做出決策,那么自己就沒有任何好猶豫之處。
很快通過甬道,地宮之中陰氣比第一次進來要厚重了不少,這是因為這兩個月進入地宮修士數量急劇減少。加上兩個月前,這里死亡了無數的蛇妖以及修士。
察覺到這變化,宋運毫不猶豫的將手伸向腰間放置驅邪符的地方,一次取出兩張,動作行云流水,又是‘滋啦’兩聲,兩張驅邪符閃電激發。
此刻宋運就像是頂著一頂十五瓦的電燈,身上散發著柔和的微光。
這微光對陰邪有著強烈的鎮壓作用,宋運能感覺到周圍陰氣在迅速的退散。
“很好!”地宮之中沒有了修士和蛇妖,那么尸僵和倀鬼就成了宋運最大的威脅。這也是他攜帶十張驅邪符在身上的原因所在。
快步來到萬蛇窟的入口處,里面溫熱的風吹上來,與地宮之中濃密的陰氣顯得格格不入。
宋運再次伸手摸向腰間,拉出一張符箓,看都沒看,‘哆’的一聲激發開來,一個金剛罩展開,將宋運罩住的同時,宋運人已經跳下萬蛇窟。
他花了這么大的心思,就是為了進入萬蛇窟,這來都來了,也沒有什么好猶豫的!
下到萬蛇窟,立馬展開靈識查探一遍之后,確認沒有異常,這才憑借著記憶,向著埋藏著儲物袋的地方行去。
踩著腳下干燥而又柔軟的沙礫,咯吱咯吱的,在這靜謐的空間之中顯得格外的刺耳。
宋運左手扣著一張火球符,火球符的封裝已經被破壞,處于一種隨時激發的狀態。右手則緊握著苗刀,一個人進入蛇妖出沒的萬蛇窟,危險程度不言而喻,此刻不管怎么小心都不為過。
一路有驚無險的來到清理落石之處,兩個月沒來,這里已經變了眼,原本堆砌的亂石,像是被人又動過便。宋運眉頭微皺,難倒自己來晚了?
自己隱藏儲物袋之處的亂石已經不知去向,只是這一地的小碎石讓自己很確認自己沒有走錯地方。
又仔細對比確認了大概位置之后,宋運直接取出一個小鐵鍬,畫了一塊大約半畝地的區域出來,然后開始一點點的刨了起來。
刨坑深度四尺深,這對于一個連續刨過七天坑的宋運來說,簡直駕輕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