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在重大主題中彰顯藝術魅力——獲獎作品《信仰》歌詞賞析

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獲獎作品《信仰》這首歌曲的歌詞,是由詞作家楊文國、聞藝聯手共同創作的。作品最初發表于2017年12月20日《人民日報》“大地副刊”,被作曲家孟文豪相中譜曲,由青年歌手平安、喻越越傾情演唱。2019年6月,《信仰》被中宣部遴選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推薦目錄;兩個月后又被評選為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歌曲能否傳唱傳播,是衡量一首歌曲創作成功與否的根本標志。作品的成功離不開詞、曲、唱、編配制作等環節。作為歌曲文本的歌詞,在整個歌曲創作過程中起著情感抒發的基礎核心作用,難怪有評論者如是說:一首歌曲能不能唱響在于歌手,能不能流行在于音樂,最后能不能成為經典在于歌詞。原創歌曲《信仰》之所以能以如此熱度和速度走紅,除了雄渾大氣、委婉跌宕的歌曲曲調和男女歌手默契配合、充滿激情的演繹外,主要得益于歌詞的氣勢磅礴、雋永綿長、境深旨遠、意味無窮。

下面,就《信仰》這首歌詞中凸顯的主要藝術特色,做一點粗淺賞析:

緊貼現實,立意高遠。任何文藝門類的作品創作,大凡動筆之前都離不開立意,所謂“立意”,是指一篇作品所確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內容,作者的構思設想和寫作意圖及動機等,也就是說尋找、發掘和確立文章的精神內核。故此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中,立意占有極重的分量。歌詞創作更是如此,因為一部聲樂作品質量之高低,價值之大小,衡量的關鍵尺度在于“意”,正如清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所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這里所講的“境界”,指的就是詩詞創作要有鮮明的立意。作者在創作《信仰》這首歌詞時,根據前人總結出來的作品立意要“正確、新穎、深刻、集中”的原則,心中始終不忘緊貼現實、緊貼生活、緊貼民眾,圍繞中國夢這一時代主題生發開去,不落窠臼,獨辟蹊徑,“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未言”,著力唱響時代主旋律。作者心中明白:夢想與信仰,是人類走向美好未來的燈塔和基石;中國人的新時代夢想,就是“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中國人的信仰,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偉大的共產主義。作者動筆創作時,緊緊抓住“夢想”和“信仰”這兩個新時代的關鍵詞,在不到一百五十字的詞作中,抒寫了新時代夢想的長度與信仰的高度,描繪了祖國的繁榮與富強的美好藍圖。由于有了高站位、寬眼界的立意,自然而然提煉出了“同心協力”“堅定信念”的高品位的主題思想,唱出了全國人民奮斗新時代的共同心聲。這首《信仰》歌詞,是作者挑燈夜戰、字斟句酌、經過20余次修改、反復打磨出來的,是作者智慧的結晶,也是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抒發愛國情懷、謳歌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弘揚新時代主旋律的成功之作。

平中見奇,匠心獨運。歌詞創作除了要有好的立意外,還必須要有好的構思。有專家指出詩詞歌賦創作必須遵循三個要訣:立意要高,著眼要寬,落筆要小。這三個要訣實際上講的是作品藝術構思的過程。古人曾對藝術構思有過精辟論述:“精騖八極,心游萬仞”(晉代陸機《文賦》);“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大家知道,邁進新時代以來,音樂界詞曲作者們圍繞“中國夢”這一重大主題,相繼創作出各種體裁的歌曲作品,其數量之多,可用“汗牛充棟”這個成語來形容,但大多數作品缺乏新意,相互雷同,給人“千人一面”的感覺。究其原因,這些作品的創作者沒有從形象出發,缺乏藝術思考,缺乏精巧構思。而《信仰》能從不計其數的同類題材的歌曲作品中脫穎而出,獨占鰲頭,就在于作者十分注重作品的藝術構思,即“從相同的題材找不同的角度,從相同的角度找不同的構思,從相同的構思找不同的語言”(湖北籍著名詞作家雷子明語),充分展示了作者不同凡響的藝術才華。請讀歌詞:

夢想有多長/希望就會在前方/不懈追求與向往/就是人民富裕與安康//(A1)

信仰有多高/忠誠就會更昂揚/美好藍圖與夢想/就是祖國繁榮與富強//(A2)

(B段見后)

作者在布局謀篇構思這首歌詞時,采用“AB”結構式,全詞由兩部分組成,即A1、A2段為并列的主歌部分,B段為副歌部分。作品先分后總,縱橫捭闔,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先由“夢想有多長/希望就會在前方”“信仰有多高/忠誠就會更昂揚”切入,一個“長”,一個“高”,雖從小處落筆,但著眼寬廣,精準地闡釋了“夢想”“信仰”相依相存的辯證內涵,然后引發出副歌B段“不忘初心放飛理想和希望/牢記使命把信仰擦亮/同心協力追趕奮進的時光/汗水與擔當寫就出彩的華章……”澎湃激情直抒胸臆,點明題旨,揭示主題。可以說整首歌詞的構思是平中見奇,奇中見巧,匠心獨運。

情動于中,昂揚大氣。詩與詞都以抒情見長,但在審美上有著明顯的差異,即詩重個性,詞偏共性。詩人以自身的眼光審視周圍的一切,發出的是完全屬于自己的聲音;而詞人則以某類人的立場觀察世界,主要充當群體的代言人。由于歌曲是一種最大眾化的藝術,這就要求詞作者創作出來的歌詞,必須為一群人或一類人代言,抒發“大我”之情,唱出人們共同的心聲,以此激發作曲家二度創作(譜曲)的靈感火花,為歌唱家三度創作(演唱)提供感情動力和表演空間。作為主旋律歌曲的歌詞創作更是如此。再看《信仰》B段副歌歌詞:

不忘初心放飛理想和希望/牢記使命把信仰擦亮/同心協力追趕奮進的時光/汗水與擔當寫就出彩的華章/民族的希望是壓不彎的脊梁/國家的力量是萬眾一心的光芒/堅定信念緊隨前進航向/國富民強鑄就人民永恒的信仰

在這段副歌歌詞中,作者將個人的理想、信念、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希望、愿景之中,表現了置身新時代的中國人民“同心協力”“堅定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共同奮斗的心態。歌詞中所運用的“放飛”“擦亮”“追趕”“擔當”“壓不彎”“緊隨”“鑄就”等動詞,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飽含激情,情動于中,昂揚大氣。歌詞抒發的情感,不再是作者個人的柔情,而是大眾的豪邁之情,是民族的昂揚之情。這正如西漢學者毛亨在《毛詩序》里所寫的:“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故此,歌曲一經推出,立即引起全社會的廣泛共鳴,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因此得以迅速傳唱。

當代詞壇“泰斗式”領軍人物喬羽先生有一句經典名言:歌詞最容易寫,是由于它的簡短;歌詞最不容易寫好,也是由于它的簡短。因為在幾十或百來字的方寸之地,要營造出一個完整的世界,確非易事。如何弘揚新時代主旋律,唱響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廣大文藝工作者所面臨的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但只要我們用心,去浮躁,耐寂寞,勤思索,就一定能夠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信仰》歌詞創作的成功經驗,就是新時代主旋律歌曲創作的最好范式。

【原載《解放軍報》2020年2月23日“長征”副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德清县| 栾川县| 福鼎市| 昂仁县| 万载县| 砚山县| 韶山市| 南靖县| 阳西县| 江城| 松溪县| 小金县| 乌兰察布市| 昌宁县| 阿拉善右旗| 城口县| 达孜县| 乌恰县| 桐庐县| 瑞安市| 柳江县| 蒲城县| 霍邱县| 江西省| 如皋市| 昌平区| 嵊州市| 德惠市| 杭州市| 霍邱县| 柳林县| 军事| 子长县| 沈丘县| 依安县| 贺兰县| 镇雄县| 余姚市| 汉沽区|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