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闖王
- 大明:翻盤從崇禎遷都開始
- 新醅綠蟻酒
- 2189字
- 2023-05-24 10:49:35
“皇上,三天后的登基大典已經準備妥當了。
五天后的皇后冊封和各宮妃嬪的冊封也已經準備好了,現在應該把各位娘娘的封號給定下來了。”李自成的首席謀士牛金星恭敬的道。
“知道了,這些就交給你們了。封號嘛,等朕再想想。”李自成一想到他后宮的那些女人們就頭疼,最近又收了不少,他還都沒有一一享用呢,真是累死他了。
“皇上!我們的探子探得:多爾則最近調兵遣將,可能要攻打山海關。
山海關萬一落入賊手,那后果將不可設想,所以臣建議大王應速速派兵前往山海關。”李自成的另一個重要謀士,宋獻策起身奏道。
李自成皺眉道:“郝搖旗不是已經帶著他的人馬去接收山海關了嗎?”
“回皇上,郝搖旗手下只有一萬兵馬。如果多爾則真的攻打山海關恐怕不夠。”宋獻策小心翼翼的偷瞄李自成的神情。
自從打下北京城后,闖王就變了。不再是那個禮賢下士,虛心請教的李闖王了。
李獻策的心其實是很涼的,他知道總會有這一天,但是來的太快變化也太大了。
“山海關不是還有八千人馬嗎?現在那邊已經有將近兩萬了,足夠抵御多爾則了。
再說多爾則會不會攻打山海關還不一定,現在咱們的兵力都已經派出去接收直隸山東等地,剩下的還得護衛大王登基稱帝呢,哪兒還有兵給你派?”牛金星看李自成的臉色不好,連忙道。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多爾則趁明賊難逃,我皇新立,根基不穩之時。
突然猛攻山海關,郝搖旗新到,還不熟悉山海關的情形。另外八千人乃明之降將,降我大順時日尚短,并不能全部相信。
所以還是應速速發兵山海關才是上上之策,請皇上明鑒。”說完,宋獻策還跪了下去,大禮參拜。
“快起身,此事再議吧!”李自成又沖著劉宗敏道:“軍糧軍餉籌措的如何了?”李自成顯然不想再討論派兵的事情了。
還在地上跪著的宋獻策,只能無奈的嘆氣一聲,自己爬了起來,退到一旁。
“回皇上,臣已經籌措一些了,是還是不夠。那些降臣富賈都不肯把銀錢拿出來獻給皇上,臣懇求皇上直接下圣旨,將他們全部抓起來殺掉,把家產充公!”劉宗敏氣呼呼的回道。
還沒等李自成開口。
“不可!”李巖起身行禮道:“皇上!新朝將立,正是皇上施恩,籠絡臣民的大好時機啊!
萬萬不能隨意殺戮,更不能隨意將家產充公啊!這樣會造成民心不穩,恐生事端。
相反此時應大赦天下,免除賦稅與,安撫民眾啊!”
“哼!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免除賦稅?現在打他們,他們都不肯把錢糧拿出來當軍餉,你現在還要給他們免稅?
你是想讓咱們餓著肚子上戰場拼命啊!咱們都是靠著一條命上戰場拼殺,才能攢下點戰功。不像你們文人,兩片嘴皮子上下一碰,就能要官得官兒要錢有錢。
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我呸!”要不是在李自成面前,劉宗敏真想上去踹李巖兩腳。
這些臭文人就知道在皇上面前賣乖,苦活累活都是他們這些當兵去干。
所以劉宗敏對大明降過來的文臣,就沒有什么好臉色。上來,都是先打一頓,打不死再他們的錢財全部充公。
李巖對于劉宗敏的一番話,毫無反應。
李自成也沒放在心上,只是淡淡的向下面掃了一眼,然后道:“如今明賊南逃,現在整個北方都已經是朕的大順的了。
但是天下未定,南邊有明賊,北邊兒還有多爾則,所以正是君臣一心,共創大業之時,所以朕不希望你們為了一些小事,而耽誤大事。
宋巖說的有理,隨意打殺,那些降臣富賈們,以后新朝還得靠他們呢。
至于減稅嘛,那就不必了。現在朕也不富裕啊,朕還有那么多的兵要養,而且這修建宮殿和功臣們的封賞也需要銀錢呀!”
“皇上圣明!現在的確不應減免賦稅,畢竟天下未定,國庫不豐,待到天下一統之時,咱們免他個十年八年的都不成問題。
而現在最重要的還是皇上的登基大典,如何才能辦的轟轟烈烈,盛大空前,才是要事。”牛金星諂媚的道。
“哈哈!牛愛卿說的極是。朕的登基大典交給愛卿,朕放心!”李自成斜倚在羅漢床上顯得很是開心。
宋獻策想趁著李自成開心,再提一提向山海關派兵的事情。還沒等他有所動作,便被宋巖拉了拉衣袖。
宋獻策不解的看了宋巖一眼,見宋巖嚴向他微微的搖了搖頭。
宋獻策又是暗暗一嘆,放棄了再次進言的想法,低頭垂目,不再言語。
眾人散了之后,宋獻策和李巖走在了最后面,宋獻策小聲地對李言道:“為何攔我?”
“如果你還是用那一套說辭,對皇上說,那就不必再說了。
因為崇禎南渡,皇上毫不費力費力的便拿下了北京城,現在又要登基稱帝。
現在的皇上已經不把南邊兒的崇禎,北邊兒的多爾則放在心上了。
在如今的皇上看來,消滅他們只是時間的問題。
而皇上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學會如何做一個皇上。所以你現在去拿一些危言聳聽的話去對他說,他根本就聽不進去。
所以,還何必去說呢?”說這番話的李巖,他的眼神是暗淡的,沒了當初隨闖王征戰天下時的銳利與光芒。
“正因如此,我等謀臣才更應該直言進諫才對呀,不然要我等作甚?”宋獻策瞪著李巖道。
李巖一邊苦笑,一邊查看四周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不是不讓你說,不是不讓你管。只是咱們得換個方法換個形式才行,得讓皇上聽得進去才行,不然的話你就是說的再多也沒用啊。”
宋獻策一想也是,便笑道:“正是如此!正是如此!李兄,我不如你多矣!”
“只是向山海關派兵,可是耽誤不得了呀。萬一多爾則發兵攻打山海關的話,那可就晚了。
就靠郝搖旗的那一萬多人根本就擋不住,況且郝搖旗根本就不會守關守城,你讓他打個野戰沖個鋒還勉強可以。
守這么緊要的山海關還真是不行,所以派誰去還得再斟酌斟酌。”
“我倒有一計,可以說服皇上派兵,就是得委屈一下你我了。”
“哦!李兄快說!你我的榮辱與天下的安危來說,有甚重要?快說!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