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接引剛坐下,便聽得昊天童兒高唱一聲:
“諸位,恭迎祖師。”
雷澤心中一緊,決定命運的時刻就要到了,這多出來的一個蒲團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便要看那鴻鈞老祖是何反應了。
眾人聽聞昊天傳話,當即低頭行禮。
“吾等恭迎祖師~”×3000
說罷,再抬頭,便見那堂中上首位出現一老者,手持一龍頭拐杖,周身氣息內斂,渾然一鄰家老者一般,只是靜靜坐在那高臺之上,似乎融入周遭一切,仿佛他亙古以來便在此,實在是道法自然,高深莫測。
只此初見,眾大羅便深為嘆服——這便是圣人了罷!
卻說那鴻鈞老祖到了堂中,打量一番堂下情形,看了眼雷澤及其身后的鎮元子、紅云二人,微不可察的搖搖頭。
而雷澤從這鴻鈞老祖一出現便時刻關注,說一顆心提到嗓子眼也不為過。
此時卻聽那鴻鈞老祖開口說道:
“今后爾等便按此座位,不可再生爭執。”
定了!
雷澤心中大定,如此一來,自己的圣人位坐定了!
只是卻不知這鴻蒙紫氣何來?是原屬于紅云的?還是這鴻鈞老祖另有藏私?
不過都無所謂了,若是紅云的,反倒是好事,這鴻蒙紫氣對于紅云而言乃是大大的催命符,若是讓自己得了,或許紅云之厄尚有轉機!
若是那鴻鈞私藏的,那便不必多言,紅云還有大難,只不過自己亦有道祖欽定的圣人位,或者也可以庇護、周旋一二。
也罷,此事還早,將來再議。
鴻鈞不管雷澤心中思緒,只繼續說道:
“此番講道,實為償還盤古恩德,當有三次,每萬年一次,每次合該三千年,爾等切莫誤了時辰,可記得了?”
“吾等謹記。”
此時鴻鈞還未講道,故而眾大能只能稱其祖師,以表尊敬,此番講道之后,便承了人家傳道之情,須得稱老師了。若有幸被鴻鈞收入門墻,便須得稱師尊!
卻也是有些講究。
至于雷澤門下,卻頗顯隨意了,無論記名與否,俱稱師尊。不過雷澤也不在乎這些許稱謂,更何況如今那幾個弟子也都入室,倒也無妨。
那鴻鈞老祖聽得眾人回應,便繼續說道:
“善,爾等謹守心神,這便開始講道。”
眾大能聽聞此言,忙收斂心神,入定去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大道之行,天地為綱,一切所在皆為道,故道無處不在。”
…
圣人講道自然非同凡響,一時間這道場之中,有天女散花,地涌金蓮,異獸呈祥。然皆非實體,俱為異象,乃圣人之道引得大道共鳴,故而顯化。
堂下眾人聽聞圣人傳法,一時間道途大亮,又有百態叢生,難以自持。
有跟腳強大,福源深厚者,聽得如癡如醉,或拍案叫絕,或面露微笑,皆有所得。
也有那福源淺些的,面露苦澀,搖頭晃腦,顯然收獲不多。
那十二祖巫卻聽得抓耳撓腮,當真便如聽天書一般,卻是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半點感悟也無,只覺得吵鬧煩人。卻是無有元神,難修此道。
這第一次講道,鴻鈞老祖講的是地仙到大羅金仙的修行,雖然在場眾人俱是大羅,但圣人之道,高屋建瓴,于眾人也有查缺補漏之益
而雷澤坐在下首第一的位置,聽聞那鴻鈞講道,其玄妙造化,深入淺出,只比當年他在不周山中三日觀道略遜一籌,但卻勝在長久,足有三千年,長聽此道,心中愉悅。
一時間,雷澤腦海中靈感不斷,一身修為境界不斷夯實,對從前的諸多修行歲月又有了新的認識,對于道的理解似乎也有了新的提升。
鴻鈞講道三千年,從地仙講起,一直到兩千年后方才講到大羅修行,一眾大能聽到此處,一個個都愈發認真,打起精神來。
隨著鴻鈞講道逐漸深入,場中眾人無不領悟頗多,甚至有天資卓越者不知不覺突破境界,那三清中的玉清道人與上清道人本就差得不遠,如今率先突破,而后那帝俊、東皇也幾乎同時突破。
一時間,堂中眾人紛紛提升,便是雷澤身后的鎮元子與紅云二人也到達中期,卻是大機緣。
雷澤自突破大羅金仙后期至今也已然數萬年,一身修為也在逐步精進,如今又得鴻鈞講道,這大羅后期的境界也在不斷攀升。
雷澤心中大喜,此番若能破入大羅金仙圓滿境界,則仙道已極,圣道在望。
那鴻鈞講道之聲綿綿不絕,一陣陣道音渲染開來,久久不息。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此番傳道正要講到尾聲,雷澤心中一喜,一身修為終究圓滿,登時突破,成就大羅金仙圓滿境界!
那鴻鈞老祖察覺到雷澤此番動靜,正在講道的神情都微微一笑,堂中聽道眾人竟都隨著圣人一動而心生愉悅,可見圣人之威。
三千年時光一晃而過,那老祖傳道之音緩緩平息,堂下眾人也紛紛醒來,各有喜憂。
雷澤自然歡喜,他的境界已然突破,省卻無數苦工。而一旁的太清道人卻頗為遺憾了,此番卻不能水到渠成,突破到那大羅后期境界,只差一絲,想必回去之后還需得閉關一番。
而身后的紅云與鎮元子二人也頗為高興,此番聽道,二人不光突破至中期,如今更是大有精進,心中如何不喜?
此時卻聽到高臺之上再傳來聲音:
“如今講道已畢,爾等可有困惑,一一講來。”
“敢問老師,何為圣人?”那太清老子率先請教,卻也是在場眾人心中最迫切的問題。
“世有通晰萬事萬物,大千世界者,眼中觀過去、現在、未來,掌中演時空、生滅、輪回。意念一動,自有天道變化,無極無量,無生無滅,歸寂虛空,可聚可散,不生不滅,萬劫不磨,超脫時空,因果不沾其身,游于物外,不以時空輪回為本,永恒永存。”
“此之謂圣人。”
眾人聽得震撼莫名,甚至難以理解這般存在。
而又有那東皇太一出言問道:
“敢問老師,圣人實力如何?”
鴻鈞撇一眼那東皇,淡淡說道:
“圣人之下皆螻蟻!”
此言一出,堂中大嘩,這圣人之尊,果真這般大法?
“敢問老師,如何成圣?”那妖皇帝俊卻出言問道。
一時間,場中又瞬間平靜,靜待鴻鈞佳音。
“時機未到,日后便知”
見場中再無人提問,鴻鈞便下了逐客令。
“既已無疑惑,爾等當自去,待萬年之后,再來此地聽道。”
說罷,便消失在了這高臺之上,來無影去無蹤,恍若云霧,不知何時起,不知何處去。
“吾等恭送老師。”
隨后眾神圣各自離去,帝俊東皇與鯤鵬同去,時不時還瞄向伏羲二人,卻不知有何圖謀。
雷澤也起身準備離開,卻有那昊天童子走到雷澤身前,輕聲說道:
“師兄,老爺有請。”
雷澤猛的一驚,而后心中疑竇叢生——劇本里頭沒這段啊?
也不知那鴻鈞有何念頭,不過看他提前給自己備了一個蒲團,應當是無歹念,去見一見也無妨。
(os:說得好像你可以不去似的。)
想到此處,雷澤與鎮元子二人打過招呼,讓他們先行回去,不必等候。隨后便跟著昊天童子去了靜室。
也不知這老師課后留堂,是有何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