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兵仙”謝幕

在帝國中樞搞政變,除了前面說的“武庫”和“司馬門”這種關鍵支點外,還需要一個關鍵要素——威望!這是比陰養多少死士都重要的無形因素!威望是什么呢?是你能順利接管中央政權,并使國家機器繼續運轉的關鍵因素。

司馬懿站出來后,很多朝中老臣都紛紛出山來幫著他搞政變。當然這里有曹爽當政十年比較作的助攻,但是,這跟司馬懿四朝元老的巨大威望,也有巨大的關系!

著名虛構橋段“空城計”中,有一句司馬懿形容諸葛亮的話,“孔明一生不弄險”。實際上,這句話是在現實中,司馬懿搞政變后,所有人心里念叨的,“仲達一生不弄險”。

所有人覺得你這人靠譜,你這個從“不弄險”的老家伙,豁出老命搞這一下子,肯定沒問題,人家才會站出來,畢竟這是殺頭的罪過。而且,這些人都是事先并沒有參與政變預謀的。

每場戲都是現場直播!每個人都是被臨時通知參演的!

司馬家的謀國劇本,直到政變的前一天,自始至終都只有司馬懿和司馬師父子兩個人看過!

所有人在突然接到重大抉擇的消息后,第一反應永遠是判斷你這個人是否靠譜!到韓信這里也一樣。

當所有的禁軍看到是司馬懿派人來接管后,才會認,接受太后的臨時詔書!哪怕最后是司馬懿前面全都沒走錯,他在控制了禁軍后,也不是發兵去逮曹爽,而是去騙。他有底氣去騙,是因為自身的巨大威望和如此威望下指著洛水發的那個誓。

司馬家拿下曹家的權力中樞后,除了司馬懿幾十年官場生涯沒涉及過的淮南戰區外,剩下的荊州戰區、幽州戰區、關中“鐵票倉”,都乖得很。

荊州和關中,司馬懿都作為最高軍政長官,干了七八年。幽州此時不重要,但平遼東時,司馬懿還是親自走了一趟。威望,是司馬家僥幸得手后篡奪天下的關鍵因素!

再看看韓信,哪怕他被去了勢,但仍然具有顛倒天下的能量。太史公描寫的“樊噲跪拜”和“多多益善”,都說明了韓信是具有巨大威望的,除了劉邦之外,誰看見他都哆嗦。

再次重申一下,太史公寫樊噲這個人物很用心,這個人是被精挑細選出來幫韓信的威望站臺的。從來沒有過隸屬關系的皇帝妹夫,大漢軍界前幾名的實力擔當,這么厲害的人都對韓信跪拜、稱臣,別人會是什么態度呢?

權力這東西,說白了,很多時候也是信心。

當所有人都害怕你時,你就能控制住局勢!

當所有人都服你時,你就可能完成蛇吞象!

韓信的巨大威望,他的不敗神話,就是他最大的資產。雖然是無形的,但影響巨大。

再來看一下太史公關于韓信政變的部署:“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這句話的信息量很大。他有家臣。“詐詔赦諸官徒奴”是他計劃中政變的潛在力量。“襲呂后、太子”是他的出手方向。

這里面沒提武庫的事,但是既然敢“襲呂后、太子”,說明已經要打皇宮和東宮了,肯定將兵器的來源算到了。

“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于呂后。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這是一句一直被忽略的話。

呂后收到告密后“欲召”,但已經“恐其黨不就”了。這五個字非常重要!尤其是那個“黨”字!

這說明“舍人弟”在向呂后告密時,已經把韓信此時手中的兵力告訴呂后了;說明韓信此時并非是光著屁股的;說明韓信并非要全部指望那幫被赦免的囚犯做主力;說明此時韓信手中已經有像司馬家那樣的“陰養死士”了,而且規模還不小!

呂后覺得突然拿下他已經不太可能了。韓信要是孤家寡人,呂后是不會繞一大圈,無可奈何地找當初韓信的推薦人蕭何去謀劃計策的。

此時劉邦又帶著所有能打的嫡系出去了,韓信突然掌握中央權力的消息一旦傳來,第二天整個長安城的人就會趨向于默認,根本無力反抗。因為在整個政治集團中,韓信的威望太高了。只要他手里還有兵,就沒人認為他會失敗!

很多人會有疑問,大部分將領都是劉邦親自封的,他們會害怕韓信嗎?

這看上去是個問題,而實際上卻是,只要韓信控制了長安城,誰的人、誰封的功臣宿將就都沒什么意義了!因為幾乎所有功臣宿將的家屬全都在長安城!這一點對于此時跟隨劉邦出去平叛的所有功臣宿將的信心打擊是毀滅性的!

曹爽當年是隱形皇帝,但他最終被什么擊垮了呢?

家眷!房子和地!

司馬懿對他的那句評價“駑馬戀棧豆”,其實適用于絕大多數人。

這個時候就跟劉邦的威望有多高,已經沒有多大關系了!因為人性會表現得更現實。

試想下,如果韓信僥幸占領中央,劉邦的平叛部隊在收到消息后會是什么心理狀態?

“還打什么打?誰打得過?天下都是人家打下來的!”

“當初這貨背水都把趙國團滅了,如今又背著我們把長安城包餃子了!太嚇人了!”

“我媳婦、孩子、老娘都在人家手里,還好我沒怎么得罪過韓信,趕緊找后路吧!”

我說了這么一大堆,是為了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韓信是真反了,因為在所有的史書中都有明確的記載,韓信并非是被呂后找碴兒殺的。

第二,韓信的造反謀劃有一定的可行性(我并沒有說很高),而并非當初有兵有將不反,被逮起來后,腦子犯病了。

最后說一下韓信的動機。

雖說韓信即便政變成功了,最終成功的可能性也不一定很大,因為還是那話,綜合實力相差懸殊,但這卻是韓信最后一次拯救自己的機會!

因為劉邦絕對不會放心這個年紀輕輕的,與他同等威望的“核武器”走在自己后頭,劉邦遲早會下手的!

韓信在被坑了很多次之后,終于琢磨明白,并也選擇使用“黑暗森林法則”了!

如果韓信想造反,找外援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夠分量的人,將中央的大部分力量調動出去。尤其是在劉邦被調出去之后,韓信的威望和預謀才能起作用。就好比曹爽等曹氏宗親和重臣都出去打獵,司馬懿才敢發動政變一樣!

陳豨就是韓信選中的一個實力派。

更何況,每次劉邦走后,整個關中的大當家蕭丞相,跟他有著巨大的淵源。如果韓信政變成功后,蕭丞相會是怎樣的態度呢?

永遠不要相信人被刀架在脖子上時說的話。人性永遠是經不起考驗的。

韓信政變成功后蕭丞相的態度,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因為我們只看到了蕭丞相在政變之前的態度。

呂后在知道消息后,在第一時間找到了蕭何謀劃。為什么要找蕭何呢?難道她不知道當初是蕭何給韓信按的燈、轉的身嗎?

在生死存亡時刻,“政審”可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呂后是個高明的政治家,她不會不知道。她喊蕭何來說是謀劃,其實是兩個意思:既出主意,又當人質。

蕭何根本沒得選,直接站隊皇家。

我并沒有懷疑蕭丞相的忠誠度,只是就事論事地說一下蕭丞相的處境。

站在形勢的角度,他已經站在呂后面前了,根本沒得挑。這就好比,如果韓信政變成功后,一群兵圍住了蕭何,讓他配合打劉邦,屆時,蕭丞相會做怎樣的選擇,說什么話呢?

是大罵韓信反賊,還是對不起劉邦呢?真不好說!

評論一個人的動機,永遠要看當下他所處的形勢。蕭何在立場上站得穩、政治上不動搖之后,一手設局導演了干掉韓信的最終劇目。

這位秦末、楚漢的曠世“兵仙”,起步絢麗如夏花,終了卻沒能潔白如冬雪,他謝幕的過程頗為屈辱。

這位傳奇人物不僅生前功績人間第一,武略天下無二,而且他的起點與終點是那么具有對稱之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親手將你帶上歷史的舞臺,也親手將你接引而下。

當年在月下,這位忠厚長者對韓信說:“跟我回去!你是要角逐天下的人!我一定幫你不負平生!”

十幾年間,韓信聲名鵲起,威震神州,秦、魏、代、趙、燕、齊、楚,幾乎一手打下了整個天下。有吞天之能,無雄霸之志,最終他全都想明白了,卻也失去了最好的時機。

劉邦在對陳豨戰事大局已定后,返回了長安。回來后,他知道了韓信被殺的消息。劉邦的態度是“見信死,且喜且憐之”。

為什么“喜”呢?他早晚要解決的頭疼問題,他的呂后幫他搞定了。

至于為什么“憐”,我相信只有劉邦自己最能體會當時的那種感覺。

《史記》中,韓信死后,太史公給出了自己的點評:“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于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叛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韓信當年為布衣時,志向就異于常人。他母親死后,沒錢安葬,仍然找到了一塊高處寬敞之地,將來旁邊是可以安置一萬座墳來為她守墓的。如果韓信能夠謙讓不顯擺,他于漢家的功勛是堪比周公、召公、姜子牙的!他沒選擇走這條路,而是在天下統一后決定謀逆,宗族被殺,不也是應該的嗎!

在太史公最后的評價中,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韓信最終成為“兵仙”,是人家生來就志存高遠;另一個是韓信的功勛對于漢朝,堪比周公、召公、姜子牙。

秦滅,太史公把功歸給了項羽:“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重點是“將五諸侯滅秦”和“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在《淮陰侯列傳》中,司馬遷算是比較隱晦地把漢興的一部分功勞歸給了韓信,畢竟誰都知道周公和姜子牙是誰。

而在《高祖本紀》中,太史公是這么給劉邦做總結的:“故漢興,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

說到底,非人力所及,不過是“得天統矣”。

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筆下,秦末楚漢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一個實錄的偉大史學家給出了他客觀公允的最終評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尼木县| 郓城县| 托克逊县| 闵行区| 武冈市| 栖霞市| 容城县| 阿尔山市| 河津市| 和硕县| 竹山县| 肇州县| 达日县| 古蔺县| 潼关县| 徐汇区| 和林格尔县| 怀仁县| 军事| 乐安县| 锡林郭勒盟| 南江县| 南平市| 托里县| 社旗县| 札达县| 西峡县| 浦县| 米林县| 安龙县| 浙江省| 义马市| 宁夏| 视频| 扶余县| 上高县| 门源| 聂拉木县| 克什克腾旗|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