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錄前閑聊
- 歲月負流光
- 寫書的小笨豬
- 2175字
- 2023-04-12 10:01:40
聽到這番言辭,徐穎似是滿意了一般,離開了房間,不再繼續陪著岑雨眠,而是徑直走向另外一處房間。
張蕭榮正在喝著咖啡,飲水機旁,預備著一大袋速溶的,徐穎走到他身旁,面容上略顯擔憂。
“少董不打算現身嗎?”
“嗯。”
“這又是何苦呢?”
“能被許筠老師提攜,雨眠的音樂道路,或許能走的更遠。”
“可是。”
“這不也是你的期望嗎?”
“我只是覺得,這份苦心,有點委屈你。”
“就這樣吧,我們去找高勛。”
“嗯。”
幾朵白玉蘭,映入眼眸,純潔的色澤,干凈又清澈。似水一般,卻又多出幾分顏色,落入眼眸,極為美麗。
閱讀了幾頁手里的紙張,脹痛感悄無聲息的襲來,不過這次,卻很輕微,不似昨晚那般,難以忍受。岑雨眠將紙張放置一旁,走到窗戶前。微弱的清風,吹動著她的秀發,綿軟的觸感,似被溫柔撫摸,脹痛的感覺,消失了一些,變的微不可察,可是一旦回憶起紙上的內容,就會再次出現。
該死的毛病,至關重要的時刻,就會來臨,像是魔咒一般。
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溫潤又綿軟,是可以安撫焦躁心靈的清泉。
“雨眠,我在你身邊。”
這次聽清楚了,是陳滁。昨晚的演唱會間隙,重復過同樣的言辭。
會是幻覺嗎?怎么感覺并不真實,昨晚在天寰體育場內,聽到的祈禱聲,似乎和它一樣縹緲,捉摸不透,卻又縈繞身邊,像是存在于彼岸。
是否會是宿命,當人生即將面臨著前進路途的考驗時,痛苦就會襲來。機會是均等的,每個人都享有站在高處的權利,可是位置寥寥可數,占有者應該付出點代價。
那么代價會是什么呢?也許腦袋的脹痛僅僅只是前奏,是在提醒她,不可肆意妄為。
明星的每一步,都是艱難的,因為得到了過多的愛,就該付出更加艱辛的事情。
怎么覺得,這才是她會面臨的道路。
下午的節目該怎么辦,要真的隨機應變嗎?許筠老師的音樂素養,不是糊弄觀眾的。
或許,陳滁真的在身邊。
手機忽然響了一下,是微信的聲音,岑雨眠低眸,瞧了一眼,陳滁果然主動聯系她。
似是天注定一般,展露一張俊美的容顏,那是他們兩個的自拍,是昨晚演唱會間隙,相擁在一起的畫面,緊接著,又發送過來一段語音,岑雨眠點開,陳滁的玩鬧聲,被清楚的聽見。
“雨眠,我想你,怎么覺得,你在我心里太過美麗。”
語氣不是純白的抒情,而是帶著點調皮,岑雨眠莞爾一笑,將“多嘴”這兩個字,發送了過去。緊接著,又是一段語音,岑雨眠再次點開,驚喜似忽然盛開的郁金香,青春的嬌艷,全然爆發了出來。
“探出窗外,瞧一眼白玉蘭下面。”
岑雨眠照做,陳滁的面容,就這樣映入眼眸。
他真的來了,而且在馬路上曝曬,一點兒也不吝惜形象,或許不是幻覺,可是為什么覺得身至夢幻。被費盡心力般的體貼包圍,一顆心像是沉醉了一樣,痛苦消失的無影無蹤,欣喜將身軀占據,眼前的白玉蘭,成了美麗的幻影,遮擋住渴求的目光,它應該是懂得孰輕孰重的,否則會推波助瀾。
“我會在你身邊,但是現在專心于錄節目。”
這次是一段文字,岑雨眠讀了一遍,眉眼處溢滿幸福,再次探出窗外,陳滁已經消失不見了。
倏忽之間到來,施以安撫之后,又偃旗息鼓,并不想耽誤工作,他應該是將心思,用到了極致,那么就專心于眼前的挑戰,不再心思浮動,這是兩個人相守的期許,是被關切裹挾著的。
岑雨眠轉身,重新落座在沙發上,拿起紙張,認真的閱讀著,那些不太明白的音樂素養,忽然變的清晰,并且能被記在心里。
如有神助,是福星的感覺。
岑雨眠暗自夷悅。
房間的門被推開,一個熟悉的人影,出現在眼眸中,他的氣質頗為儒雅,卻又飽含著厚重,是被文墨氣息暈染著的中年男人氣質。他向著岑雨眠走來,并且面露和煦,似是期待已久一般,落座在另外一張沙發上。
“雨眠,沒有等太久吧。”
許筠的開場白,溫潤又平和。
“沒有的,許筠老師。”
岑雨眠站了起來,身軀稍微前傾,示以尊敬。其它幾位嘉賓,站在她身旁,默契十足的讓出一個身位,將空間留給最后進來的男人。
“大家隨意的落座。”
蔣刑仲擺動著雙手,示意眾人不要拘謹。
“雨眠,你是今晚的飛行嘉賓,可能不太熟悉這檔綜藝,許筠老師建議提前聊一聊。”
“嗯。”
“那我們開始吧,看過這檔綜藝嗎?”
岑雨眠吐吐舌頭,聊天開始第一句,就陷入到了尷尬之中,她不怎么看綜藝,或者說,她不怎么看電視節目,這是出道之后,養成的習慣,有些時候,過于關注某幾位同行,會帶來不便,畢竟粉絲們會知曉。
“沒關系的,這檔節目大體上是點評音樂和音樂相關的事情,不僅僅是流行音樂,沒有什么約束,隨便聊一聊就行。”
許筠輕聲安慰,岑雨眠“嗯”了一聲,緊接著,又聽到許筠老師開口。
“我對昨晚你的演唱會里,第二首歌曲印象特別深刻。”
“那是我的制作人徐穎女士寫的,用了一年時間,反復修改之后,才成型的。”
“你有沒有覺得,國內的流行音樂變化太快。”
“何止是快,幾乎是飛起來的節奏,幾年之后,就會流行新的風格,既有的會變成小眾音樂。”
“我們作曲的時候,對這個現象很頭痛,想在某一種風格下,持續發力,卻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徐穎女士也提到過類似的問題,好像聽眾的熱度是忽然高漲,又忽然落入谷底。”
“那你們歌手呢?”
“唱歌的時候,需要精準的把握歌曲的情緒,不同風格的歌曲,情緒是不一樣的,差別太大有時候是一個挑戰。”
“那你覺得,這和國內歌手的生命周期太短,有關系嗎?”
“應該有,如若主觀一點,還是堅持一種風格最為合適,可是現實往往不允許,可能過幾年之后,就沒有多少聽眾了,所以站在客觀的角度,歌手也需要轉型,并且需要小心翼翼規劃好變革,否則演唱道路會出現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