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和作者

《三國演義》不僅是我國章回小說中的開山作品,也是我國最有成就的長篇歷史小說。

小說的產生,有它自己的歷史過程。從李商隱的《驕兒詩》“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來看,至遲在晚唐時三國故事已在民間流傳。宋代通過藝人的表演說唱,三國故事更為流行。根據《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時已出現了“說三分”的專家霍四究。又據《東坡志林》載,王彭嘗云:“涂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故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民間說三國故事已經表現出“尊劉貶曹”的鮮明傾向。宋元時代三國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臺。《宋史·范純禮傳》及南宋姜白石《觀燈口號》等詩歌中都有演出三國戲的記載。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至少有《三戰呂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種,在這些劇本中,繼續表現了“尊劉貶曹”的傾向。三國故事流傳既有那么長的歷史,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平話小說,可能很早就產生了,但今存最早的也是惟一的一部《三國志平話》是元代至治年間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這書是民間傳說中三國故事的寫定本。它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兩欄,上欄圖相,下欄正文。從評話的內容和結構看,已粗具《三國演義》的規模。不僅擁劉反曹的傾向極為鮮明,而且劉、關、張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氣息,張飛的形象最活躍、最有生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也寫得很突出。全書內容大半是不同于正史的附會和傳說,像司馬仲相斷獄的因果報應故事,張飛毆打常侍段珪、殺定州太守,以及劉、關、張太行山落草等,情節都很離奇。而且描寫粗枝大葉,文詞鄙陋不通,人名地名也多謬誤,似乎還是未經文人潤色的民間藝人作品。從上述的記載和殘留的作品看,可知從晚唐到元末,在民間流行的三國故事,愈來愈豐富。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羅貫中在民間傳說及民間藝人創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又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結合他豐富的生活經驗,寫成了這部影響深遠的《三國志通俗演義》。

關于羅貫中的生平材料現存的很少。賈仲名《錄鬼簿續編》說:“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終。”根據賈仲名記載的推測,羅貫中的生卒年大約在一三一〇至一三八五之間[1]。明王圻《稗史匯編》說羅貫中是“有志圖王者”。清徐渭仁、徐鈉所繪《水滸一百單八將圖題跋》說他曾與元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張士誠有關系。根據這些片段材料和他作品中對圣君賢相的推崇和所反映出來的豐富的斗爭經驗,可以推想羅貫中是封建社會里一個有抱負、有理想并有一定的軍事、政治斗爭經驗的人物。羅氏的創作才能也是多方面的,他寫過戲曲和樂府隱語,現存的戲曲作品有《趙太祖龍虎風云會》,但主要成就還是在小說方面。相傳他寫過十七史演義,今存署名羅貫中的小說,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還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和《三遂平妖傳》。而且他還是《水滸傳》的編寫者之一。

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現存的最早刊本是嘉靖本,全書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后學羅本貫中編次”。它集中并充實了宋元時期講史話本和戲曲中的精彩部分,把《三國志平話》的故事作了全部改寫,刪去了像司馬仲相斷獄、孫秀才發現天書和劉、關、張太行山落草等荒誕的故事,增加了許多史實,擴充了篇幅,從而成為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長篇巨著。

此外,還存有萬歷二十年(1592)余氏雙峰堂刊本《三國志傳》,全二十卷,上圖下文,與無插圖嘉靖本不同。《三國志傳》還有萬歷劉龍山喬山堂刊本,萬歷湯賓尹校本等。這些二十卷本,與嘉靖本可能并非出于一種底本。萬歷、天啟間葉晝假托李卓吾的《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有吳觀明刊本、吳郡寶翰樓刊本等,也有較大影響。清毛綸、毛宗崗父子在“李卓吾評本”的基礎上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辨正史事,增刪文字,更換論贊,改回目為對偶。這便是清康熙刊《繡像三國演義第一才子書》六十卷一百二十回。經過毛宗崗一番加工之后,全書又有所提高,但同時封建思想也有所增加。從此他的修改本也就成為后來最流行的本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交口县| 济宁市| 阳江市| 秦皇岛市| 临邑县| 桦南县| 嘉善县| 治县。| 红安县| 青神县| 贺兰县| 三江| 肃宁县| 镇坪县| 凯里市| 西乡县| 永清县| 汽车| 城步| 九龙城区| 剑河县| 利川市| 密山市| 三都| 青川县| 昔阳县| 赞皇县| 丰宁| 永川市| 宜君县| 静安区| 桑日县| 阿城市| 新乐市| 山东省| 平罗县| 友谊县| 云梦县| 西宁市|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