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李績其人
- 大明:開局朱元璋求入我伙
- 下一站向左
- 4021字
- 2024-03-21 21:27:13
元朝有沒有特務情報機構,有而且很多。
自元朝建立以來,刺探,用間,只有更多,沒有最多。
1206年成吉思汗立元。“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的他在征金前,充分利用往來蒙、金的使節、商人、官吏以及金國叛逃者,廣泛搜集金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和地理情報。
特別是招降金國使者耶律阿海和派遣間諜札八兒出使金國行間,獲得了大量金國絕密情報。
攻宋時,又得力于投降蒙軍的宋軍將領,從而“察軍(宋軍)情偽,專務乘亂”,被后世稱為“不愧為善于用間之佼佼者”。
出兵歐洲前,成吉思汗也曾派出大批間諜以商人身份出沒于中亞。導致1216年,蒙古間諜隨花刺子模商隊去訛打刺國,被全部捕殺。
1237年,元太宗窩闊臺命速不臺會合拔都,率十萬大軍進攻歐洲。事先派出大量間諜搜集有關歐洲國家宮廷及部落情況,各地城防各派宗教爭斗;國與國矛盾;進軍道路及放牧草場等情報。
速不臺派出間諜潛入匈牙利軍離間,奇卜察真人反被匈牙利人所殺。
速不臺攻陷基輔城后,曾根據間諜搜集的情報制成一幅“敵情判斷要圖”。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間諜戰進入新高潮。元軍在襲捕文天祥、策反洪都統、誘擊紅巾軍等,都因間諜提供了可靠情報才獲得成功。
忽必烈曾感慨:“宋善用間?!币虼藢Ψ撮g諜也極為重視。元軍先后破獲多起宋軍間諜案,最多一次就捕獲了上百名宋間諜。
元代“伺帝起居”、“間諜兩宮”的高層間諜活動也十分活躍。
為了偵控漢人,元廷實行了“”社制“”,對社會基層進行嚴密的監視。
蒙古探馬赤軍與民共同編社者,社制初行于北方,元滅南宋后,于全國普遍施行。
還有:警巡院和行樞密院。至元三年,伯顏右丞相奏準,于四川及湖廣、江西之境,及江浙,凡三處,各置行樞密院,以鎮遏好亂之民。
李績屬于哪個部門,對誰負責周林不知道。
回到金陵的周林趕快找到沈祐。
“李績這個人——”周林反而不知道怎么形容,人品?職業?還是其他?
沈祐看出來周林的猶豫,反而說:“李績這個人不簡單,可能是朝廷的密探!”
“啊?”看來沒錯了,反而是一開始周林單純了。
沈祐把他這么多年的感覺告訴了周林。
表面上,李績是失意的蒙古權貴,喜歡儒學,對漢家文化很是推崇。平常都是一幅漢人打扮,連名字都改成漢姓。
平常以儒士自居,喜歡傳統的文化,比如聽曲,書法。
但很多玄妙的事和李績有說不清的關系,比如有沿海的海盜到金陵銷贓,剛上岸,就被官府抓了。有淮西的反賊帶著打家劫舍的財物想隱居金陵“洗白”,沒兩天就被抄家了。
如果說這些人是咎由自取,那“南巡”的朝廷哈麻中書平章政事,同行的都有李績。而本地的知府想見哈麻都要提前幾天遞帖子。
沈祐還神神秘秘的對周林說:“但就像李績和脫脫丞相不對付,他和朝廷中書平章政事哈麻是一黨的!”
這就牽扯到元朝廷的政治斗爭。
我們從現在風頭正勁的丞相脫脫說起。
這位脫脫,現在人稱賢相,是中興之臣,是力挽狂瀾的名相。對于這個人,自然是把他吹捧的很厲害,說他沒有通過四處征討卻為國家立下大功,位極人臣卻沒有一絲驕縱,清正廉明,任人唯賢,就是個完人。
就算有缺點,那也是受到身邊小人的蒙蔽所致,不是他自己的本意。從今天看來,這樣的評價顯然有些夸大。而且,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脫脫的施政失誤導致了大元帝國的崩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人。
脫脫出生于蒙古蔑兒吉部的貴族家庭,伯父伯顏、父親馬札兒臺都是元順帝時期的重臣。
在這樣的家族背景之下,脫脫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名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但事實卻完全相反。脫脫年幼時被養在伯父伯顏家中,伯顏為他請了當時的名儒吳直方,以便教他學習經史子集。
但脫脫不愿意只讀死書,而是纏著吳直方教他治國平天下的本領,因此深受點撥。后來,吳直方也成為脫脫手下最重要的幕僚之一。
1333年,元文宗病死,權臣燕鐵木兒獨攬朝政,故意遲遲不立新君。不久,燕鐵木兒病死,伯顏擁立元順帝即位,被授任中書右丞相,自此深受順帝的寵信,逐漸掌握朝廷大權。
只有二十歲的脫脫也被授任同知樞密院事,與父親一起幫助伯顏討平了燕鐵木兒之子唐其勢的叛亂,升任御史大夫,并兼領一隊禁軍。除掉了燕鐵木兒家族后,伯顏成為順帝朝中的第一人,接替燕鐵木兒繼續專權,年輕的元順帝對此十分不滿。
脫脫自幼熟讀史書,又親眼見到燕鐵木兒家族的悲慘結局,擔心伯父的功高蓋主遲早會讓整個家族陷入危機。
同時,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脫脫也對伯顏仇視漢人官吏、輕視儒學很是不滿,隨即向吳直方請教對策。吳直方以“大義滅親”的故事勸導他,并告訴他“大夫但知忠于國家耳,余復何顧焉”,意思是你只要去做你認為對國家有利的事,其他的就不用考慮。脫脫聽后深受觸動,隨即主動投效順帝,與順帝的親信世杰班、阿魯秘密商議整倒伯顏的計劃。
1340年,脫脫在元順帝的授意下將伯顏罷免,流放遠方,伯顏隨即死于流放途中。伯顏死后,順帝又升任脫脫的父親馬札兒臺為中書右丞相。但馬札兒臺當時年老多病,屢次向順帝提出辭職。1341年,元順帝最終同意了馬札兒臺的請求,任命脫脫為中書右丞相。不到三十歲的脫脫自此走上了人生巔峰。
當時的元朝歷經幾代皇帝的折騰,已經走向崩潰的邊緣。朝廷內,王公大臣奢靡之風日益興盛,地方上,各級官員貪污成風,吏治腐敗,百姓賦稅沉重,苦不堪言。面對這樣的局面,脫脫開始大力更改伯顏時期的舊政。
他整頓吏治,打擊貪腐;恢復科舉取士之法,重視儒學,重用漢臣;為在伯顏時期被誣陷的諸王平反,又負責編修遼、金、宋三史,勸諫順帝留心儒學。一時之間,原本沒落的元帝國開始漸漸恢復生機,出現中興的氣象。
但好景不長,1344年,脫脫在擔任宰相四年后因病辭職。1347年,別兒怯不花升任中書右丞相,因為與脫脫家族有私怨,于是誣陷脫脫的父親馬札兒臺有罪,順宗隨即將他流放甘肅,脫脫也因為受到牽連而一同被貶。
不久,馬札兒臺病死,順帝感念脫脫之前誅殺伯顏的功勞,就將其召還京師,不久授任他為太傅,提調宮傅,負責管理東宮事務。
1349年,因為對右丞相朵兒只、左丞相太平的能力不滿,元順帝決定重新起用脫脫,授任他為中書右丞相?;蛟S是辭去相位的這幾年受過太多屈辱,脫脫的第二個宰相任期就像變了另一個人。上任伊始,他就對之前迫害他和父親的人痛下殺手,以鏟除異己,并大肆提拔重用汝中柏、伯帖木兒等一干親信。在朝堂上與臣僚們商議政事時也往往不聽人言,獨斷專行。這樣的行為自然引起了很多王公大臣的不滿,為他日后被人誣陷埋下了禍根。
當時的元朝在前面幾任無能宰相的折騰下再次走向深淵,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天下盜賊蜂起。經過與親信們的商議,脫脫制定了兩項大政以解決危機:第一項,變更至正鈔法,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金融體系改革;第二項,治理黃河,解決數十年的水患。當然,這兩項政策聽起來不錯,出發點也很好,但具體操作起來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說變更鈔法。金融這玩意兒太復雜,就是現在,那些著名的金融專家也很難搞得定,更何況是古代?變更的結果就是物價飛漲,經濟更加混亂,百姓原本微薄的生計再一次遭到重創。
其次是治河。脫脫下令征發了河南、北十七萬百姓修治黃河,雖然歷時數月修河成功,但也給本來就因為生活困苦而怨聲載道的百姓們一次大聚會、大串聯的機會。在韓山童、劉福通等人的慫恿下,“石人一只眼,跳動黃河天下反”的口號最終響徹大地,引發了全國各地大規模的叛亂。
另外,這兩項政策在實施之前就遭到了群臣的反對,但脫脫依然獨斷專行,執意為之。隨著兩項政策的相繼失敗,脫脫與臣僚們的關系更加劍拔弩張。
1351年,隨著紅巾軍越鬧越大,脫脫舉薦弟弟也先帖木兒統軍前往征討,但這個也先帖木兒很不爭氣,還沒和叛軍交戰就獨自逃了回去,官軍因此大敗。
兵敗后,脫脫不僅沒有像以前對待伯父伯顏那樣“大義滅親”,還極力為也先帖木兒隱瞞兵敗的事實,甚至將彈劾也先帖木兒的陜西御史行臺十二名監察御史全部貶職,此舉更加激起了朝臣們的不滿。如果之前的獨斷專行是為了國家利益,也情有可原,但如今為了維護親屬而罷黜御史的做法,完全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釋,專橫的脫脫漸漸將自己逼入了絕境。
1352年,為了擺脫政治危機,同時轉移大臣們的注意力,脫脫親自率軍討平了占據徐州的叛黨芝麻李,但他的這一步棋其實是錯上加錯。試想,一個上馬能討賊、下馬能治國的文武全才,怎能不因為功高蓋主而遭到皇帝的猜忌呢?更何況元順帝又是那種早年一直活在權臣陰影下,且性格多疑的皇帝。從此時起,脫脫的結局其實就已經注定。
雖然現在脫脫現在縱橫南北,但是元朝廷看脫脫不順眼的人大有人在。
包括李績和李績的后臺哈麻,哈麻現任中書平章政事,與脫脫有隙。
周林現在淮西的義軍生存都沒搞定,元朝廷的政治斗爭只當故事聽,反而對李績更是警惕起來。
看在沈祐告訴他這么多的份上,周林就把李績告訴他的,方國璋被朝廷抓了,然后又降元了的消息告訴了沈祐。
沒想到沈祐唏噓了半天。
“你知道為啥方國璋在我家密室密會你嗎?現在你知道原因了吧?”
然后又連珠炮的說:“這方國璋已經夠小心了,還是中招了,不過降了也沒關系,算是他們方家兄弟的傳統,打不過就降,有便宜就反!”
還真是,這方家兄弟,降元反元反復無常,算是溫州,臺州的地方軍閥。
然后,沈祐提醒周林:“這李績肯定是密探,看這樣子已經盯上你了,你們要小心!”“我估計你在‘黑石寨’時已經盯上你們了?”
這沈祐的嗅覺還是可以啊,商人的敏感是對的。
“當然!我們會小心的!”周林都不知道現在如何處理給朱元璋寫勸降信這件事。
回到小院,看福叔還在,心安了不少。
周林心里把這幾天的事情捋了一下,然后平靜的給福叔講了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
從想借李績這個“虎皮”做大旗,到用“果酒工坊”這個利益想把李績幫上戰車,沒想到李績隱藏的很深,現在反而想讓周林寫信勸降朱元璋,郭子興。
福叔反而笑了:“那你就寫,寫的越懇切越好,最好按著李績的心意來寫!”
周林也秒懂福叔的意思,做戲做全套:“一下大轉彎,是不不符合我們的人設,要不我們先寫一個婉轉點的!”
“然后,慢慢改,改到‘李大人’滿意為止?”
福叔笑道:“沒看出,你這么調皮?”
跟福叔商量后,周林決定第一版的信件,主旨肯定是不情愿的,勉強中帶著不情愿。
然后讓鐵牛把信送到李績府上,等待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