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回到客棧,余谷才瞇著眼慢悠悠地起來了。
余二嫂伸手整理了一下余谷的衣襟,輕聲說:“叫店家打盆洗面湯來,你好好洗洗罷。”
余谷又叫店家差人去把牙婆請來。
“今兒去看看吧,我昨兒倒是看過了,也還滿意,若是你們也覺得好,便賃下。”
一行人便去看了,離住的這兒并不遠,說是僻靜處,實在也是熱鬧得很。原來那牙人早已閱人無數,一看余谷就覺得是鄉下來的暴發戶,便有意要推薦處好宅院,這樣他拿的牙錢也多些。
可余谷帶著兩三個莊客,愣頭青似的,牙人便想著賭一賭,先帶他去了幾個破爛不堪宅子,說是買起來少說也要一千幾百兩。
余谷果然沒見過市面,被這價錢嚇了一跳,走起路來都多了幾分誠惶誠恐。
牙人又道:“京城宅院價錢極高,就是當朝的宰相也是賃房子住的。”
余谷咋舌:“除了官老爺的祖宅,我們鎮上最好的宅子也不過幾百兩。”
牙人:“可不是嗎?所以一般人,還是租著住劃算。好在咱們這租金倒還不算貴。”
余谷一臉得救的表情:這牙人真好,真為我們著想。
推薦了幾處三四十貫錢一月的宅院,給余谷長了見識,又看了一套二十貫一兩的,位置雖處于京城最繁華的馬路,房子卻間間又小又破。最后再帶他來看這一套。果然有了前幾套的襯托,這套宅子顯得格外優秀。其實,即使在京城,若不是家底厚的,或者經商做官的,家境好些的尋常人家才不過七八貫一月的收入,尋常人家租一間破屋的,四五百文也就足夠了。
牙人領著余家眾人進了院子。
推開木門,里頭是兩進的小院子,連廚房雜物一共七八間房。院里種著些半大的福瓜,黃澄澄的,看著讓人覺得莫名歡喜。雖然沒住人,院子里卻沒什么塵土,干凈、敞亮、鬧中取靜。正中的廳堂擺著一張楠木榻,榻邊兩盞青銅落地燈,榻前一張矮矮的長幾,幾邊放著四五把圈椅,廳東西兩側各放著兩張高幾,上頭擺著青花瓷瓶,器物樣樣精細而不繁復,一點都不小家子氣,真真氣派的緊。
一共五件臥房,都不大,有三間似乎是主人房,里頭都放著半新不舊的樟木箱子和柜子,另兩間則是傭人房。
東邊的廚房倒是顯得很寬敞,靠里兩口灶,看著倒也新。應該是不久才搭建的。
余家人和莊客一起看了各間房,都還挺滿意。
余昭出于好奇,問牙人:“這間宅子要買的話,得多少錢?”
那牙人輕蔑地看一眼余昭,卻裝作沒聽見似的沒有回答。
其余人都沒留意,余昭心里卻有些不爽,于是又問一遍。
那牙人才不耐煩道:“兩三千吧。”
兩三千?兩千和三千可是差了一千貫呢,一千貫在高義縣能買一套多好的大宅子了。
余二嫂也不禁驚呼:“哎也,這樣貴。”
那牙人才又換上一副笑模樣:“你們不知道,這京師可比不得你們那里,每天來來往往有多少人,宅子的價錢自然也水漲船高了。”
這就說定了,先交了三個月的租金,便安排莊客們去把行李搬進來。
再添些日常要用的東西,便可住下了。
(ps:這里介紹一下余昭的干娘趙大娘的身份設定:
趙大娘只是一個高工資的打工人,不是楊府的奴婢哈。
她算是著名廚娘(有一兩道名聲在外的拿手菜),所以社會地位并不低,只是階級地位不高。趙大娘和楊府主人屬于雇傭關系,而不是從屬關系。因為實力過硬,所以她在楊府的工作工資高待遇好。(因為宋代有錢人家如果有一兩道招牌菜待客是很有面子的事,所以好的廚娘待遇還是非常優厚滴)
她用賺到的錢置辦了產業,也通過經營自己的產業獲得工作之外的收益。在宋朝買一個莊園的價格大概是200兩(根據大小和地區有比較大的區別)。所以莊子和丫鬟都是她自己的,不是府里的。)
(pps:
前面介紹過啦,這本小說是架空,設定盡量參考的宋朝,南北宋都有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