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又是這般
- 長生劍仙:從十里坡開始
- time521
- 2228字
- 2023-03-23 20:31:29
軍中蘇木緩緩將手掌握住鐵劍,盯著大步而來的李勝,厲聲問道:“李勝,你正要與人比劍,來此做甚?”
五百府軍皆持戈戒備,一甲子后劍神之名,真當得起他們嚴陣以待。
可身后江湖人士中藏唯恐不亂者蠢蠢欲動,才叫他們更為警惕。
值此關頭,一旦亂起,必死傷無數。
蘇木暗嘆一聲苦惱,正將拔劍出鞘喝令李勝退去,突見那披著獸皮大衣的男子至軍前十步則停,且朝著軍陣恭敬作揖叫道:“顧先生。”
“在的。”
蘇木大驚,轉頭見顧淵往前,稍稍一想,恍然大悟,早知這位顧公子在山村學塾教書,未料如此巧合,那一甲子后劍神李勝,還正好是他學生。
不過,這李勝倒也真記念舊情。
顧淵至軍陣前回禮,起身之后道:“李勝,你正將比劍,當以調息為先,且回去吧。”
“是,先生。”
李勝將雪中鐵劍拔出,扛在肩上,又轉身走回木臺調息靜候。
他與顧淵行禮,倒風輕云淡,卻不知百丈遠處有圍觀者已議論聲沸。
“那小子又是個什么來頭?”
“我早見那小子藏在軍中,如此年輕,想必非富即貴。”
“這五百府軍壓陣是假,只怕給他護衛是真。”
“兄臺這話不錯,狗朝廷能得什么好心,說恐亂起傷人,怕傷的是那小子吧。”
“如此尊貴,難怪李勝還去拜見行禮。”
“什么一甲子后劍神李勝,原來也是攀附權貴的勢利之輩。”
有識之士則道:“許只是故人相見也未可而知。”
“未你娘個腿,那都差給跪下磕頭了。”
那有識之士便不多說,與心懷不軌者,與莽而少智者多言實為白費口舌。
好在雖有惡議聲大,與那高臺到底相距百丈,不能妨礙李勝調息。
軍中更無人聞,當然,若真聽了,以蘇木性子,想必正好順勢來個殺人立威。
正此時,山間石亭,有老者二人煮水烹茶,起身俯瞰,可見雪原木臺及府兵列陣。
一身白袍戴玉冠的云虛雖不懼嚴寒,亦習慣烤手道:“這小子橫豎看不出有哪個好的,你好徒兒就喜歡這種貨色?”
孫自在嗤笑一聲:“你這老道,滿腦子情情愛愛,我那好徒兒豈與你一般?不過心魔深種,不能將此小子一舉擊潰則念頭有礙罷了。”
“咦,那小子比劍在即,不去調息,跑去軍陣作甚?”
孫自在飲一口茶,回身看去,一驚,手中建盞直落在地,“他,他,他怎也在此?”
云虛見孫自在嚇得面無人色,直大笑道:“你又做什么?”
孫自在猛然站起,惴惴不安道:“顧先生,是顧先生啊,我與你說的那位潛修大能,他來此做甚?”
云虛疑惑道:“哪個?”
孫自在抬手指去,說:“軍陣中那書生模樣的男人。”
云虛定睛一瞧,當即笑道:“胡言亂語,這一眼看去,分明凡人一個。”
孫自在沉聲道:“正如此,適才藏于軍中,我沒細看,方未察覺。”
云虛看孫自在神色不似玩笑,忙問道:“這話當真?”
孫自在道:“我騙你作甚?”
云虛往前一站,至崖邊俯瞰,認真道:“我有天生慧眼,待看他個究竟。”
孫自在眉頭一皺,忙勸道:“不妥,若叫他知道我等窺伺,反而不妙。”
云虛朗聲笑道:“你膽兒小了,我這胎生的慧眼,天生地養之物,等閑大能豈可察覺?莫忘了,當日我偷窺你青竹門長老出浴,亦沒人察覺。”
“你還敢得意,等我日后活不成了,將你揭發,來陪我走那黃泉路。”
云虛扶正腦袋頂上玉冠道:“那也不虧。”
孫自在便不愿與他多說廢話,只心中仍有不安,但亦想知顧淵底細,遂道:“若事不可為,不必勉強。”
“還需你來廢話?”
云虛將雙指點在眉心,而后有兩道金芒抹過眼角,“慧眼,開。”
山間石亭,有老者眼角懸掛飛霜,雙眸燦若大日,他往前踏一步,低頭俯瞰雪原,目光落在顧淵身上,立時只覺全身真氣如河落那般由不得自己地被雙目抽走。
不過片刻,云虛大口喘氣,直渾身冒汗道:“孫自在,你敢騙我?”
孫自在卻不知所以,忙問道:“究竟如何?”
云虛抬手指去,道:“那分明是個凡人。”
孫自在斬釘截鐵道:“絕無可能。”
云虛怒道:“什么不可能,我這天生的慧眼,豈能看錯?”
孫自在空口無憑,自不能說服云虛,可孫小沫天賜飛劍之事,又不能為外人知,最終只得道:“只盼你那無定心環莫輾轉到了顧先生手中,不然我怕是拿不回了。”
云虛冷哼一聲,“我看你是被人嚇破了膽。”
“未必不是他修為太高,使你慧眼無用。”
“胡言亂語,我當日窺你青竹門長老出浴,亦無人知。”
孫自在抬手指了指他,真覺得索性將他揭發算了。
“咦,快瞧,你那好徒兒來了,嘶,你好徒兒真妙啊。”
孫自在厲聲威脅道:“老東西,你敢動個歪念頭,我必叫你腦袋也歪了去。”
云虛搖搖手指道:“莫慌莫慌,我云虛亦有為人之道,豈會胡來?休看我妾婢無數,那皆屬甘愿,非強迫的。”
孫自在冷哼一聲,卻見好徒兒仍多年不變是一身黑裙踏雪而來,端的俊俏非常,更使他得意。
“快看,一劍當空來了。”
“雙驕之戰,真叫人興奮。”
立足雪原者,不論來路,盡皆凝神看去,只怕稍一失神就要錯過如此驚艷之戰。
三年不見,當日已俊俏脫俗的玲瓏少女出落得甚為冷艷,一眼看去,只眉間驕傲不變。
她腳下一點,由雪原直上高臺,手腕一翻,便將聽風劍挽于身后。
“好小子,來的真早。”
“死丫頭,次次遲到。”
孫小沫扭頭往身后看去,見五百府兵列陣威嚴,心中欣慰,青桑郡遠,到底食俸祿者為官有道。
等她見得府兵拱衛間中的那道人影,心中一顫,面上雖仍冷艷,攥緊鐵劍的手指卻已蒼白。
他多年不離十里坡,怎會至此?
清泉縣衙那群暗衛,又是做甚么用的?
眾人正待雙驕比劍而大感風雪不能掩熱血沸騰時,突然見得那冷艷女子緩緩轉身,飄落在地,卻朝列陣府軍而去,頓感困惑。
“孫姑娘要去作甚?”
圍觀者議論不休,而有人道:“我曉得了,孫姑娘也是江湖人士,或者是見朝廷鷹犬殘害同道,氣不過了,要去說理也保不準。那時和朝廷狗官打斗,我等,萬不可袖手旁觀啊。”
“打死朝廷狗官。”
“給文泰報仇。”
“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