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巴費醒腦劑
- 霍格沃茲插班生
- 上山打大喵
- 1934字
- 2023-03-11 15:53:28
周五,晚
“呼,這雙開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啊!”
被連日以來的高強度課業榨干的卡洛斯,躺倒在臥室的軟鋪上,長出一口氣。
這些日子,他甚至不敢用回憶劑進行自學。每天都是被排滿的課程,以及做不完的作業。
記憶中,他上次這么高強度學習,還是在高考前的三個月。
好在每天的課程里,除了黑魔法防御課和魔法史外,每節課對他而言,都受益頗深。
單拿變形術舉例,以前他使用變形術,最多只能變出一些細節不多的日常用品,現在卻能將工藝制品重現出來。
并且每次使用變形術時,能獲得的經驗也多了許多,入學前,他用紐扣變成針,只能獲得3點經驗,入學后他用紐扣變成針能獲得5點。
如果是其他工藝品的話,一次甚至能多出十幾點。
在大量的練習,以及天賦的幫助下,他的變形術等級已經到達了lv3,這是一個讓人震驚的進步速度。
就連一向以嚴厲著稱的麥格教授,都不止一次的夸他。
有著不遜于鄧布利多的變形術天分,甚至在吸納知識的速度上,還要更勝一籌。
當然,這也是卡洛斯在上課期間,使用回憶劑帶來的效果。
他可不覺得單靠自身的學習能力,能比肩鄧布利多。
不過不管怎么說,他的學習能力,在斯萊特林,或者說在整個霍格沃茲都傳開了。
霍格沃茲的插班生,不知什么時候傳成了霍格沃茲的天才插班生。
這給卡洛斯帶來的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除了斯萊特林的學生,其他學院的學生一直都對他很友好。
他甚至收到了弗立維教授的決斗俱樂部邀請。
根據弗立維教授的說法,俱樂部里大多都是考完O.W.L考試的六七年級學生,邀請他主要還是想要他能多一些實戰經驗。
因為這一周以來,卡洛斯在斯萊特林的待遇,已經肉眼可見的惡劣起來。
從一開始的無視,到現在不時能聽到的冷嘲熱諷,讓卡洛斯不得不懷疑,再過一兩個月,他會不會收到來自他們的決斗申請。
就像原著中的馬爾福和哈利。
誠然,他在這一周時間里,為斯萊特林賺取了十幾分。但他過于優秀的表現,卻遭到了學院學生的集體排擠。
他們高傲的自尊心,不允許一個麻瓜學生騎在他們頭上,這是在玷污他們優秀的血統。
現在整個斯萊特林,除了對他在魔藥學上有所認可的斯內普教授,以及從不理會自己的摩根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對他抱有一定的敵意。
當然,卡洛斯并不介意他人的敵視,在他看來那只是小孩子的妒忌心在作祟。
他在意的是后果,誠然,他現在掛著天才的名頭,但事實上,他的魔咒運用,以及實戰還只是較為優秀的二年級水準。
唯一能拿的出手就只有lv3的變形術,和冷門的幻身咒,還有堪比畢業生的魔力總量。
這也是他近些日子,一直好奇的地方,為什么他的魔力,會比相同年紀的小巫師多。
如果說一年級小巫師普遍魔力水平在1,三年級是2,那他現在的魔力水平就是5。
當然,關于魔力問題,卡洛斯也沒有去深入研究,至少現在來看,這是一件好事不是嗎?
并且多虧了這些魔力,讓他能大量的練習魔咒,增加熟練度,不至于用三五次變形咒,就陷入魔力枯竭的窘迫。
但現在,他需要一個能大量練習魔咒的地方,來提升他的實力。
他可不想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決斗中被胖揍,丟不起那人。
只是除垢咒或者變形術這種還好說,他總不能在宿舍練習生火咒或是繳械咒這種,具有有破壞性的咒語。
所以他想到了一個好地方,有求必應屋,他之前一直都沒有想著去那里,是因為他覺得并沒有必要。
可現在,蛇院的人都快騎到他頭上了。
正好,現在天已經黑了,他可以嘗試著去轉一圈。
想到這,卡洛斯從包里掏出一小瓶巴費醒腦劑,這是他從一個叫埃迪的小學弟那里弄來的,聽說可以讓增強大腦腦力,緩解疲勞。
有點類似于麻瓜世界的興奮劑。
效果很不錯,但副作用也十分明顯,短暫的藥效過去后,會有一段萎靡期,并且服用過量,會出現一定的成癮性。
他這次,也是想試試藥效,如果效果真的還不錯,他打算拿給斯內普,讓他研究一下,怎么能將副作用取消,至少取消成癮性這一致命缺陷。
喝下巴費醒腦劑后,卡洛斯突然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課業上所帶來的疲勞更是消失無蹤。
整個人精神奕奕的。
效果還不錯,卡洛斯仔細感受了一番后,用幻身咒離開了寢室。他可不想被費爾奇抓個正著。
用幻身咒游蕩在霍格沃茲城堡內,卡洛斯耐心探索著。
關于三部后的劇情,他能記起的細節并不多,對于有求必應屋的了解,也僅限于巨怪打什么的掛毯對面,以及來回走三次這兩點。
一樓,二樓和三樓,他都已經找遍了,卻還是沒有看到巨怪掛毯。
莫非要去四樓或者更高的樓層?
卡洛斯擰著眉頭,有些不保準,他很清楚四樓到底有什么,但有求必應屋對他現在來說也很重要。
算了,就先去看一眼,暫時避開四樓靠右邊的走廊,如果真的沒找到,就先去更高的樓層,最后再去四樓靠右邊的走廊。
(ps:這里再解釋一下,斯萊特林對主角的敵意,不同于原著中德拉科對赫敏,赫敏到底是獅院的。
小蛇們就算再看不上,也不敢太過分,容易引起學院之間的打斗。
斯萊特林學院內部肯定不一樣,自家人的街機斗爭永遠是最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