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名師:可向達成特殊條件的人物進行傳道,大幅提升其悟性,激活其氣運與命格。根據該人物一生成就反饋宿主相應獎勵。】
(名師級僅可同時綁定一人,若綁定新人物,則自動解綁之前的人物。)
姜七圣打量了一會兒,確認這與其說是名師點化,更像是天使投資。
看準某一個可造之才,將之點化之后等他以后飛黃騰達,就能收獲相應的獎勵。
【已綁定人物:徐凡】
姜七圣循著感應望去,一眼便看到被一眾長老圍攏的青年,心中便已猜出了大半。
只不過還不等姜七圣去替青年解圍,司徒朗便縱身越到了場中,急切的想要和姜七圣交談。
上法臺需要飛劍幫忙,但下法臺姜七圣卻另有辦法。
還不等大長老反應過來,用飛劍去接姜七圣下來。
姜七圣便縱深從法臺直接跳下。
只見在半空中突然出現幾塊冰臺,雖然僅僅維持了一剎那便直接化為霧氣消散,但經過三四塊冰臺墊腳,姜七圣便已平穩的站于地面之上。
“沒想到姜賢人您竟然已將道術運用到如此精妙的程度。”
司徒朗由衷敬佩道:“在下著實慚愧,不知天高地厚,還在賢人您面前孟浪……”
姜七圣原以為司徒朗是準備不認賬,或者是過來直接找茬。
但誰知道司徒朗竟然擺出一副極為誠懇的謙虛模樣,激動的提出能否讓他留在藏經閣內聽從教誨。
姜七圣可不愿意身邊多出一個跟屁蟲來回打擾自己。
但對方這么期待,姜七圣直接拒絕卻也有些不太合適。
于是姜七圣在思慮片刻后說道:
“司徒道友畢竟是玄火宗之人,貿然到云天宗久住怕是會引起雙方誤會。”
“況且兩宗既然有修好之心,還要有勞司徒道友在宗內多多倡導兩宗交好之事,免得多生戰火妄造殺孽。”
“若是有想探討之事,雙方也可書信來往,不必拘泥于一地一山。”
此話一出,司徒朗雖然有些失望,卻還是認真的點頭道:
“在下恭聽姜賢人教誨,日后必極力促成兩宗交好之事。”
實際上姜七圣本人也不愿意兩派打打殺殺。
既然都已經修仙長生了,還不追求逍遙天地,每天就惦記著打打殺殺何苦來哉。
隨著法會告一段落,眾人也都各回各家。
不過莫乘風顯然是重新認識了姜七圣的價值和分量。
思索片刻后表示,為了表彰姜七圣此次的功勞。
宗門決意將藏經閣交給姜七圣進行掌管。
一開始姜七圣還有些愕然,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藏經閣不是本來就由他掌管,如今再另行獎賞豈不是借花獻佛?
但一旁的宋安長老卻是連忙解釋,終于讓姜七圣明白了里面的門道。
原來之前姜七圣所謂的掌管藏經閣,只不過是因為他在藏經閣的地位最高,職權最高。
但就算如此,藏經閣各層的守衛和管事都僅僅只是姜七圣的下級,而并非是姜七圣的屬下。
雖然兩者的概念極為相似,卻有著本質的差別。
就類似于一個是戶部侍郎,一個是一地知府,兩者雖然有高低之分,卻并非直管的頂頭上司。
單如今姜七圣對于藏經閣所有人員,就如同尚書與自己麾下一眾官員的存在。
總而言之,現如今姜七圣在藏經閣不單是理論上的最高位,而是真正意義上一言九鼎的掌權者。
整個藏經閣上上下下諸多人手的任免和命令都由他全權處理。
一開始姜七圣還覺得這些差距對自己毫無影響。
畢竟自己志不在此,只求有個安靜地方老老實實讀經即可。
但誰知道系統卻在此刻來了一記助攻。
【宿主徹底掌控‘藏經閣’,獲得特殊加成。】
【所有進入藏經閣閱讀道經的人,都會相應反哺給宿主5%的大道感悟。】
換句話說,以后所有在藏經閣讀書的人,都能將5%的收益獎勵給姜七圣。
只要有二十個人讀經,就相當于額外多出一個腦子在學習道經中的知識。
這給姜七圣帶來的效率提高何止數倍!
“差點忘了……”
就在眾人要各回各家之時,姜七圣卻突然找上負責主管寶庫的長老,提及之前承諾他的整套畫符的法器。
聞言,那名長老也是恍然大悟,反應過來之后連忙去寶庫里取出那一套珍藏的符紙、靈墨,以及一桿刻有七道陣法的符筆。
“這符筆珍貴的很,可是咱們宗門過去專門找外面的煉器師高價制作。”
“要是不小心弄壞了,咱們宗門的這個二把刀可修不好這么精致的符筆。”
姜七圣點點頭,視若珍寶的接過這一套畫符法器,興奮的回到藏經閣的靜室里面準備親自試驗。
不過剛剛回去,姜七圣便看到十幾名男女老少列隊站在了自己面前,恭恭敬敬的說道:
“見過閣主……”
姜七圣楞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原來他們稱呼的是自己。
藏經閣……的確也算是閣主。
隨后十幾人也向姜七圣匯報了自己的職責和任務。
其中大多都是固體巔峰的修士,而負責看守六層以上更重要功法的看守更是拓脈境的修士。
正好,姜七圣一邊視察工作,也能順帶爬上藏經閣最高處的六層和七層,見識一下里面保管的道經。
本來六層以上的道經如果想借閱,縱然是長老之尊也需要宗主手令方可進入。
之前身為守閣人的姜七圣想要去看看六層和七層的道經以及功法,也都需要極為繁瑣的流程和步驟。
因此姜七圣也懶得閑折騰,反正自己大概率看不懂上面的內容。
如今悟性有所提升,想要借閱其中道經的步驟也大為精簡,姜七圣終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心。
以往之前姜七圣所借閱的基本都是第一二層的道經。
直到第三層之后,道經的內容和難度都隨之遞增。
第三層想要讀懂需要30點以上的悟性。
第四層以上則是需要50點。
第五層則是需要苛刻的100點以上。
至于第六層竟然只有兩本道經以及一本功法,統統是需要三位數的悟性。
怪不得會把借閱的條件設置的這么苛刻,原來整個宗門怕是都沒人能看懂這里面的內容。
只不過是這道經本身有些價值,因此才會妥善保管在六層以上,否則早就被宗門不知道丟到哪里去了。
由此,姜七圣對于第七層的經書到底保管了什么經書更是感到好奇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