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經的時間被定在四日后。
姜七圣接下任務之后,宗門自然要為其安排講經的時間。
經過重重篩選,一共有四名對道經頗有領悟的大德高士進行講道。
而在這幾天里,姜七圣也依舊每日用心齋九式打熬身體。
雖然每次修煉完之后都是渾身大汗,全身酸爽無比。
但不幸中的萬幸是,修煉過程中姜七圣完全是無意識的存在。
仿佛楞了個神,身體就已經替他完成了鍛煉。
看的姜七圣也是感動不已,要是自己上輩子有這么牛逼的能力,豈不是立馬能練出十塊結實的腱子肉。
不過就算如此,姜七圣經過這數日的鍛煉,也感覺到了自己身體帶來的變化。
渾身上下原本枯瘦的身軀也飽滿了起來,些許健壯的肌肉填補了身軀和四肢。
雖然外表看起來依舊是一名平平無奇的慈祥老者。
但若是透過衣服,則是能看到身軀中蘊藏的力量。
幾天過去之后,講經大會也正式開始。
姜七圣倒是并不算特別在乎這個講經大會,反正憑他現在的水平隨便講講也能輕易勝過其他同門,拿下此次大會的頭籌。
“姜師叔,您準備第幾位上去講法?”
負責主持大會的管事也提前請求了姜七圣的意見。
姜七圣本來并不在意,但思索了一下還是要求最后一個上去比較好。
免得他上去之后一鳴驚人,反而讓后面上場的修士無地自處。
先給他們表現的機會,等他們表現完畢之后,自己再來收尾即可。
果不其然,隨著講經大會開始,底下坐著密密麻麻數百名內門和外門的弟子。
連一向沒什么地位的雜役弟子都被宗主開恩,允許他們在一側旁聽。
從中還能考察他們的向道修行之心,若是當真有悟性過人的弟子出現,他們也能及時發現予以提拔培養。
前兩名講師上了法壇之后,也都各自敘述自己對道經的見解。
雖說的聽的人昏昏沉沉,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姜七圣聽到對方對道經的感悟,也是不禁連連點頭。
“不錯,雖說是有些食古不化,但對經文的理解卻是十分準確,可見是下了苦功。”
只不過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僅僅是機械化的向弟子們復述自己的看法,完全如同竹筒倒豆子一樣傾瀉而出。
完全不管底下的弟子們能否領悟理解。
饒是兩人講的天花亂墜,最終還是反響平平。
一眾弟子雖然聽的十分認真,但最后的結果卻是不明覺厲,好像聽到了不少東西,卻又好像沒辦法理解消化。
而第三名上來講經的則是一名白發老者,形容枯槁,眼神卻是熠熠生輝,精光四射。
只見其一上臺便是由淺入深,鞭辟入里。
針對各種經文的道理詳細而全面的為一眾弟子進行了解釋。
原本還懵懂不已的弟子們此時卻是恍然大悟,以往許多不解之處卻是迎刃而解。
不少弟子甚至能舉一反三,將白發老者讀經的經驗運用在其他道經之上。
就連姜七圣也是贊嘆不已,明白對方不是單純的死讀書,當個翻譯道經的機器人。
而是認認真真的將道經中的道理和內容理解消化,因此才能輕而易舉的為一眾弟子講解。
而且白發老者不僅是一個老學究,顯然還是一個好老師,能以一眾弟子的角度從較為粗淺的部分入手。
就在眾弟子沉浸在各種精深奧妙的道理之中,一道違和的笑容也傳入場中。
“怪不得云天宗會走到如今的地步,沒想到竟然是一群食古不化的書呆子。”
只見一名赤袍中年走入場中,鄙夷的看向場上眾人:
僅僅一句話,便直接指出了白發老者的要害。
“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講經說道倒是一套一套的,卻不過是緣木求魚,水中撈月,徒勞空談而已。”
雖然宗門中大部分人都不認得這赤袍中年的相貌,但從他的衣著上,眾人也都已經認出了他的來歷。
“玄火宗的賊子,也敢來云天宗挑釁!”
一眾弟子都是騰的站起,各運神通準備好好教訓一下這個跑來拆臺的敵宗之人。
但誰知道原本坐于主位的莫乘風卻是突然朗聲喊道:
“諸位不可造次,司徒大賢乃是我專門請來的貴客。”
此話一出,就連幾名長老都是愕然的看向莫乘風。
不知道宗主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明明是自己宗門的重要盛事,結果卻跑去邀請了一個敵對宗門的高層前來,還讓其當眾挑釁己方宗門的弟子?
其他弟子也許還好,但宗主的父親可以說是死在玄火宗的手上。
如此行徑豈不是替殺父仇人張目?
莫乘風顯然也是看出了眾人的驚愕,淡定的為眾人解釋道:
“兩宗仇怨日久,彼此之間也多有誤會。”
“我邀請司徒賢人前來,便是為了促進雙方交流,互相論道。”
“取長補短之下,必然各有所得,大有裨益!”
直到此時,云天宗的眾人才猜出了宗主莫乘風的錦囊妙計。
打不過,就想辦法以和為主。
這的確并非是不可行的方式,一部分年紀較大的宗門中人甚至還說起了兩派的淵源。
原來云天宗和玄火宗在數百年前本屬一派,并列為七山之一。
結果后來因為各種是是非非的原因,導致七山弟子群龍無首,誰也不肯服誰。
因此這才各自獨立,老死不相往來。
但按照百年前宗門的慣例來說,若是能獲得七山宗門過半數的支持,便能取得鎮派法器,統一七山成為七山之主。
若是莫乘風愿意妥協,玄火宗為了獲取支持,大概率也會選擇以和為貴。
只不過看著之前還是敵人玄火宗之人,現如今跑到宗門里耀武揚威,眾人還是難以咽下這口氣。
司徒朗似乎也明白此時不適合過多挑釁,只需要立一個下馬威,讓玄天宗弟子知曉兩派實力差距即可。
因此司徒朗看著空無一人的法臺,直接腳踏飛劍飛至高臺之上。
“畢竟本屬七山弟子,如今就由本座為爾等解釋一番,到底何謂真正的道。”
此話一出,別說是底下聽講的一眾弟子,就連原本剛剛結束講道的幾名講師都是集中注意力。
準備抓住對方話語之中的漏洞,狠狠落了他的面子,替己方宗門爭一口氣。
但隨著司徒朗開始論道講經之后,一眾講師都是瞠目結舌。
司徒朗的水平顯然是比白發老者更高了一層。
不僅僅是由淺入深,能將道經中的知識講解給弟子,甚至能將道經中的理論知識與現實中的修煉問題相互對應。
對于普通弟子而言,道經的存在只是錘煉心性的窮酸文章,對于修煉實際上并沒有直觀的作用。
但伴隨著司徒朗的講解,眾人都是如撥云見日,茅塞頓開。
所有修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原來都可以在道經之中找到相應的對照。
“道乃萬物之源,道在萬物,因此也有大能斷言,世間最初的修煉之法正是源自道經之中。”
“也就是說,道經才是萬物修煉之源。只要悟性足夠,便能只通過道經直指大道。”
不得不說,司徒朗雖然為人囂張,但一字一句的確是蘊含真理,讓人大有收獲。
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經。
不過片刻時間,司徒朗帶給一眾弟子的講解便足以影響他們的一生。
莫乘風回頭掃了一眼一眾講師和諸位長老,發現眾人都是臉色暗淡,無言以對。
兩派宗門雖然都是源自一體,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底蘊竟然能相差到這種地步。
而法臺之上的司徒朗則是給出了自己最終的結論。
“因此一切法皆可自道經中求,你們學到的所謂神通和修煉之法,只不過是先賢大能總結出來的經驗而已。”
“就如同他人嚼過的甘蔗,其中精意想要理解,自然想要自道經中尋。”
剛剛說完,眾人突然隱隱聞到一股清香在場上蔓延,令人心曠神怡,耳聰目明。
對于之前聽到的知識也更加深刻的理解消化。
“這是什么神通!”
眾人都是震撼不已,不知道司徒朗又是耍的什么花招。
只有大長老輕捻胡須,意味深長的說道:
“此乃異象。”
“講經論道之時,若講經者所言的道理的確具有深意,且其教化的效果足夠明顯,便能喚來上天降下異象。”
“這異象不僅能幫助眾人更易于理解道經,甚至能反哺講經之人,給予他們種種難以言喻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