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封神大勢徹底拉開了序幕!
- 封神:讓你勵精圖治,你納妃證道
- 劉神太昊
- 2064字
- 2023-03-08 18:08:04
聞言,
姬昌的眉頭微微一蹙,呵斥道,“住口!胡言什么?!”
一瞬間,
伯邑考也是反應了過來,欣喜的表情瞬間收斂,倒也不是說他是個沒城府,沒腦子的家伙,可在得知帝辛所做的事后,帶給他的震驚實在太大,
“父親,是孩兒失態了!”
姬昌對此沒有多說什么,書房在府中的位置本就相對偏,且周圍防護得力,全由親近的心腹把守,倒也無妨,而且姬昌對于自己這個兒子的失態也理解,
畢竟,就算是他,在得知帝辛所做的事后,也是一陣失神。
“進來,把門帶上!”
姬昌這般說,伯邑考自是乖巧的帶上門,乖乖站到自己父親的桌案前。
“你要的說的是大王斬神于天下的事?就算如此,何以判斷大商將亡?”姬昌一連兩問。
伯邑考愣在了原地,這……還用判斷嗎?帝辛將大商境內的神靈斬殺無數,僥幸未死的也逃離了大商,這是在同天庭作對,挑釁天帝,如此一來,大商的滅亡必然加快進程,至此之后,大商將陷入無終止的動亂中。
不等伯邑考說出所想,姬昌已然幫他說了出來,自家兒子那點心思,姬昌自然是看的通透,“那你可知,斬神于天下后,大商國運暴漲,人族氣運席卷天下,大有中興之兆!”
啥?!
伯邑考有些懵,
帝辛如此便是同天庭開戰,怎么反而國運暴漲?!人族竟也有中興之兆?
那……!
對于自家父親的本事,他自然知曉,這絕對不是假的,再者也沒有必要哄騙他!
可……伯邑考當真有些反應不過來,還有這種操作?
別說是伯邑考,姬昌都有些不明白,為何會這樣!
“記得為父先前和你說過,帝辛乃人皇,自有大道氣運,若國運昌盛,人族中興,就算是圣人也無法直接對人皇出手,否則代價是圣人都難以承受的。”
頓了頓,
姬昌繼續道,“按理來說,天命不在大商,這既定之事,大勢傾軋,可現在看來,一切卻又和大勢有著區別。
天機混亂,本不應該!”
聞言,
伯邑考忽然有些擔心道,“父王,大勢若變,那我們……當從善如流?”
姬昌同自家兒子對視一眼,徐徐說道,“大勢若那么容易改還叫什么大勢,都說人定勝天,小事上自可,大勢由天定!”
如此,
伯邑考方安心,但不知為何,總是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待伯邑考離開了書房,姬昌的神色有些復雜,既期待又不甘,
“從善如流?呵!我小瞧了大王的氣魄,也小瞧了自己的野望!”
姬昌如是呢喃道。
……
與此同時,
帝宮中,
子受枕在自家王后腿上,說不出的輕松愜意,全境斬神,茍了兩年多總算邁出了第一步。
不過,
輕松愜意也就在此刻,
之后的治理將更加麻煩,天庭絕對要整陰謀詭計那一出,大商境內絕不會太平,而距離北海袁福通造反也不遠了。
兩年間,
子受一直都盯著袁福通,只是單純的盯著,沒有任何動作,
原著中,北海袁福通造反只是一筆帶過,沒有描述很多,但不管是原著中還是現在,都少不了神明在背后推動和撐腰。
一個袁福通,讓太師聞仲平叛多年,背后沒有所謂的神撐腰,就憑他一個小小的袁福通?
雖說早知袁福通要反,但子受并沒有暗中動手。
袁福通只是一個傀儡,殺了他還有李福通、王福通,
而袁福通造反,子受自然也不會讓聞太師去平定。
至于讓誰去,子受心中自然早就有了主意。
唉!
第一步的邁出去了,可這往后的路也是越發的難走了。
不過,倒也不用太多憂愁,畢竟是有金手指的男人。
這一次國運暴漲,人族氣運席卷洪荒,大商國運絕不會只剩下二十八年!
革命尚遠,同志還需要拼搏努力!
這時,
姜王后輕輕摩挲著子受的臉頰道,“大王,您是不知道,今日您的旨意一出,后宮多少姐妹眼都冒著光,現在怕是都等著大王臨幸呢,估摸著,大王要受些累了!”
一聽這話,
子受已經想象到了那個場面,不由的感覺腿軟,
突然有點佩服黃帝,夜御千女,白日飛升,真TM是鐵打的“邀“子!
還有明太祖朱元璋,那般的勤于政事,居然還能有那么多子嗣,要知道老朱可就是個普通人,這就有點狠了!
這么一對比,自己還是得練!
“那王后呢?”子受問道。
姜王后抿了抿嘴,“看大王需要,臣妾都可以的!”
“噢?真的嗎?孤不信!”子受語氣有些玩味道。
一聽這話,
姜王后大眼睛撲閃撲閃的,她還能不知道子受說出這句話的含義?
沒有回話,但那撲閃撲閃的眼睛已經說明了一切,
子受表示:就算是白天,也不能忍受這樣的挑釁。
嘖!
白日……
(此處不得不省略一百九十二萬七千六百一十三個字!沒有辦法,我也不想給大家省流量,主要是不喜歡連著的銀鐲子!)
……
一晃,
時間飛逝,
眨眼間已至紂王七年,
春二月,
這一日,
大朝會,
但見,瑞靄紛紜,金鑾殿上坐君王,祥光繚繞,白玉階前列文武。沉檀八百噴金爐,則見那珠簾高卷,蘭麝氤氳籠寶扇,
“有奏章出班,無事退朝!”
聲落,
梅伯出列道,“大王,昨日深夜傳回消息,北海袁福通起兵造反。”
聞言,
群臣一片嘩然之聲,一個小小的袁福通,率領區區七十二路諸侯便敢造反!?
一時間,
群臣自是一片討伐之聲,
而這個時候,身為君王近臣的聞仲、商容等卻不見大王有絲毫的意外,似乎早就在預料之中,不由彼此對視一眼,
這般看來,大王的眼線當真遍布天下,群臣也好,諸侯也好,做了什么,說了什么,不日就會出現在大王的御案詩之上。
不得不說,大王監察天下的手段,堪稱神鬼!
“大王,臣,愿前往北海平叛?!”武成王黃飛虎朗聲道。
一時間,
朝堂頓時安靜,
子受則淡淡說道,“殺雞焉用牛刀?武成王且安,孤已有了北征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