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趙云龍能搶,我為何不能!
- 三國:悍匪猛將云龍兄
- 典二楞子
- 2409字
- 2023-02-26 21:26:30
只為吃飽飯。
樸實無華的說法,曹操心里很清楚,這只是說法,若是說趙風本沒讀過書,大字不識他可能就信了。
但趙風懂兵法,這就完全不一樣。
有家學師承,一定是想要成事的,不過不管趙風的所求如何,至少現在是同道中人。
可同行一段道路,倒是可堪一用。
“那就,交給你了?!?
曹操伸手拍了趙風的肩膀,此前的慍怒早已煙消云散,甚至略有寬慰。
“刺史敬請放心,此戰必勝,黃巾賊強弩之末,不敢硬戰,只要將他們阻隔在兗州,不出一月就會慌亂而缺糧,我明日,就先為刺史為先鋒賣命!”
趙風抱拳而走,求得了大軍前行,也求得曹操親臨戰場急攻黃巾,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他走后,曹操欣慰的笑了起來,轉臉對荀彧解釋道:“此人可用,不是庸才?!?
“嗯,方才幾句言語,應當是家學并不淺薄,”荀彧贊同點頭,面色有思索意。
荀彧一向是不茍言笑之人,輕易不會有笑容,曹操給他面子,笑言解釋,但荀彧還是會當真,順著話認真回答。
“文若,聽過他說的那幾句話?”
“未曾,不似儒學之語,卻也甚妙,這人來歷是冀州,卻聲稱是并州人士,又得高唐令寫信求薦,還得再了解?!?
“他若是如此聲稱,就要問問是否小時候過繼給他人過,又或者問詢師承是否當做其子,總之,等安定下來再問吧,此人疑點重重。”
荀彧不重出身,但是本能的會想要去了解,這個趙風的出身……說白了就是成分過于復雜,荀彧并不會輕信任用。
趙風要以此立功,那就是相當于用命來換功績名聲,這倒是常理,荀彧不會覺得奇怪。
“不過,身份有疑點的并不只是他一人,現下營中很多人都是如此,來歷不明,明公并不在乎這些?!?
荀彧對此不反對,但不代表他對這類人就有好感,趙風畢竟難入他眼,這是多高的品質都沒辦法消除的。
荀彧頂多能保證不主動嫌棄他。
雖說現在推行唯才是舉,但是自己舉薦起來的寒門與白丁,說是不看出身,但若是細數便可得知,至少也都是豪強。
哪里會推舉趙風這種出身不好、且來路不明之人。
想到這,荀彧狐疑的摸了摸下巴,思索道:“這個趙風,應當是有些本事,現在也知道有求于明公,自會收斂,至少等局勢都有安定之后才會再有異心。?!?
“不錯,”曹操背手而笑,頗為舒適的起身稍微活動了肩膀,長舒一口氣后,對荀彧傲然道:“他的戰功功績必須要有人記錄上表,豈敢不尊。”
這句話說得傲氣,仿佛已將趙風的性子與前途基本上拿捏,故而有一種怡然自得的態度。
無形中,也讓他稍稍安心了些。
至少,麾下出了個值得注意的可造之材,敢于進言,敢于進去。
有屬于他自己的野心,人若無野心,要么平庸要么虛偽。
這個人不錯。
……
“主公,參軍他,在臨走之前卷了三百捆箭矢,還有四百雙草鞋、五百套皮質甲胄而走……”
軍需的老徐是個老實人,他拿不準的事情,還是會親身到曹操面前來問詢的。
這句話讓曹操真正體悟到了趙風的用心,然后開始迷亂。
他這是小聰明,還是大聰明?
大聰明吧?
下午來和我叭叭說了這么多,難道就是為了先立點功績,再抵消這擅自挪用軍資的罪?
這輩子難道非要走在功過相抵的路上?
而且,這種行為怕不是屬于……將過補功?
本身曹操就在哭訴鮑信,為他寫一封表文,準備全軍誦讀,以慰其功績。
聽了老徐這句話,現在悲從中來,哭得甚至還悲憤了些,“滾出去!”
曹操帶著哭腔破音大喊,把老徐嚇得屁滾尿流,然后晚上就出了一封悲愴中帶著激昂的誦文,傳遍全軍。
讓三軍將士都清楚了兩人這些年鮑信在濟北的政績,明白他與曹操之間的關系。
而后明言黃巾荼毒多年之惡,護疆土之懇切,護林地耕田之堅實。
于是三軍逐漸振奮。
這誦文傳全軍朗讀后,最是能夠提振士氣,畢竟入營參軍的都是當地鄉勇猛士,識文斷字根本不可能,這輩子最親近的就是田土。
所以頭腦發熱的機會,遠大于尋常時候。
一篇誦文,就等同是戰前演講,調集起兵士的熱忱,趙風深知這一點,所以必須要身為刺史的曹操親自表文演講,來調集三軍。
這東郡的一萬余精兵,就是他目前的家底,其余的雖也有數萬,但一來沒有齊備的軍備,二來沒有經過戰火洗禮,他們上去也只能是送死。
但是,戰爭便是如此,需要他們上去送死,并且在這些人之中磨煉出強悍之人,而后為后面真正的精銳兵馬,贏得時間機會。
又一夜過去,趙風帶人率先出發了,秉承了“先到先得”的宗旨,他與典韋趁夜出動,所去地點依舊還是壽春。
黃巾賊因剛剛得勝,又斬濟北相鮑信而禍亂濟北之地,正是松懈時候,在慶功飲酒作樂后,忽而深夜遭逢襲擊,數個營寨內起火,被人掠走了大量錢財。
幾乎能掠之物全都搶走,戰馬、兵刃、農具等,在幾把火燒起來后被搶得七葷八素,等集結大軍來時,人已經走了,地上留下了數千支箭矢。
殘余下來的人告知,他們遭到了騎兵襲營,營寨因沒有防備手段,拒馬不足,唯有高塔布弓手而無法抵擋。
箭矢一時如雨下,根本不需要有準頭,朝著天上斜射便是,落下來扎到誰就是誰,加上勁弓有力,死傷數百人。
但的確不可出寨迎戰。
于是壽張境內的大部分賊寇統帥只能忍了這口氣,誰知道在天快亮的時候,戰馬去而復返,又來了。
馬蹄聲一響起,所有人都驚呆了,壽張在外的守軍本來就到了剛要換防的時候,他們沒想到這曹軍忽然一改常態,不打決戰了。
這些日子還在養精蓄銳準備一戰結束,再入東郡,劫掠、斬殺那剛推舉上來的曹孟德呢。
他不是號稱要“畢于一役,除賊定兗”嗎?怎么還來了一支騎軍不斷襲擾?
想不通歸想不通,這支騎軍卻不得不防,此刻唯有在上馬、出寨,以堅實盾牌抵擋來犯。
結果又走了,箭雨沒有看到,也并未見到何處起火,但這一夜,他們已經無法睡去了,只能龜縮城內加固城防。
并且控制附近的百姓,不讓他們出城投曹,等待曹操大軍再來,否則將會更加麻煩。
但是,這一夜趙風所獲是實打實的,回營的時候甚至還拉了四頭耕牛。
這些耕牛本身屬于巨富商賈、士族之家所有,被黃巾賊一來搶劫,趙風再這么一搶,反倒成了他的了!
別的參軍、校尉見狀,也都明白要怎么打了。
城內黃巾是守不住的!
他們沒有糧食,必須要出來搶,而且賊寇攜百萬眾而來,人數實在是太多了,數日就要耗糧巨甚,一定不可能久守。
那就在野外襲擾、分化而戰!
劫掠唄!他趙云龍能搶,我憑什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