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在眾人的觀念中,這個破袈裟雖然白給他們都不要。
但正如付老剛才所說,萬一能遇到一個專門收藏這種物件的人,興許還能賣幾個錢。
畢竟是清末民初的老物件,規格不小,保存得倒還完整,除了舊一點之外,沒有太大的損壞。
但你要是把它給剪了,也就是破壞了其完整型。
這樣一來,本就不多的價值,更要大打折扣了。
楊林的此舉,真的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孫強見狀,也趕緊跳出來,道:“楊林,你剪之前可要清楚,這可是齊少爺買來的東西!”
“你要是下手剪了,可是要賠錢的。”
楊林淡淡一笑,道:“好啊。”
“但是,我保證在我剪開它后,不但不會賠錢,反而還能讓你一敗涂地。”
“哈哈哈哈!”孫強捧腹大笑道,“楊林啊,我看你是接受不了失敗的結果,精神失常瘋掉了吧!”
“真的是癡人說夢,異想天開!”
楊林沒有在搭理他,而是從老付那里結果袈裟,先是用手檢查了一遍,找好方位,再用剪子小心翼翼地剪開。
在此期間眾人繼續喧嘩不止,全都是對楊林這一行為的質疑、嘲笑。
至于齊鵬,則是看不懂楊林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雖然他還是認為,楊林無論對袈裟做了什么,都無濟于事,不可能扭轉戰局。
但隱隱約約之中,他感到了一絲不祥之兆。
就在這時,楊林終于剪完了。
他將袈裟剪開了一個口子之后,便悄然停手,放下剪刀,將一只手從袈裟的裂痕中伸了出去。
接下來,讓全場目瞪口呆的場景出現了。
只見楊林竟然從那件黃不垃圾、又臟又破的袈裟之中,抽出來一塊質地金黃、上面有著紅色花紋的布!
并且,這塊布一眼看上去,就不是把普通的布。
雖然大多數人說不清道不明,但卻看得出,僅僅是這塊布的用料,就卓爾不凡!
而老付、老趙和老姚三個人,再見到這塊布之后,更是震驚無比。
“這,這是用緙絲縫制而成的!”老趙脫口驚呼道。
緙絲又稱刻絲,是我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
宋元以來,緙絲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常用來織造帝后服飾、御真,以及摹緙名人書畫。
緙絲技術消耗人力、物力、財力巨大,一米見方的制品,往往就要耗費一年的時間!
正因其織造過程的細致、繁瑣和復雜,因而存世精品極為稀少,所以放在今天,是織繡收藏、拍賣的亮點。
常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圣的美稱,由此可見緙絲制品的精良和珍貴。
聽到緙絲一詞后,不少有識之士頓然醒悟。
他們也逐漸明白了這塊從袈裟中取出來的黃布的不凡之處。
緙絲技術的仿制品,自古以來,基本上只有皇家宮廷才能享有。
也就是說,這塊帶有紅色紋飾的黃布,極有可能是黃家御用品!
這樣一來的話,那可就厲害了!
如果是明清甚至更早的時期的著名皇帝的專屬于用品,那么這件緙絲制品的價值,恐怕也能逾越百萬!說不準,真的有可能助楊林翻盤。
老趙、老姚和老付自然也明白這一點。
他們從楊琳手中借過這塊黃布,小心翼翼地鋪展開來,拿去放大鏡和強光燈,一絲不茍地細細查看。
期間,他們的表情不斷變化,從最開始的好奇,漸漸轉變為驚嘆和不敢相信。
并且,一邊看,一邊不斷地相互交流意見。
就這樣,不知道過了多久,三人終于商榷完畢,將黃布交給楊林。
然后,以老付為代表的,向眾人宣布道:“楊林先生,還有各位觀眾,我代表我們三位,向大家鄭重地道個歉。”
嗡……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十分不解。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雖然對破袈裟里的黃布的出現,感到大為震驚。
但由于他們不是專門研究這一品類的,一次對于黃家緙絲制品的價值沒有概念。
他們認為,這種物件就算再怎么精致,只要不是頂級黃袍,也絕無可能在價值上超過二百萬的青銅劍吧?
而剩下的一笑部分人,雖然對緙絲有所了解,但他們最多也就認為,楊林最多能依靠這塊緙絲黃布,跟孫強打個平手。
就在眾人疑惑之際,老付繼續解釋道:“這是一件蓋被,上面印刻著陀羅經。”
“也就是說,這塊黃布,實際上是一塊陀羅經被!”
眾人對于這一詞匯,甚是不解。
“陀羅經被是什么?”不少人紛紛好奇地問道。
老付繼續解釋道:“陀羅經被,又作陀羅尼被,一種織有金梵字經文的隨葬物。”
這……
眾人一聽這竟然是一件隨葬品,不由地紛紛手腳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