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 中華雄風
- 火冰
- 2262字
- 2005-06-18 13:42:00
第二天,憤怒的努爾哈赤不顧眾人的阻攔,到前線親自督戰。
當然,他仍然十分的謹慎,只在距寧遠城五里之外的一個小土包上督戰。昨天明軍的火炮威力他是見到過了,所以他特地在火炮的射程之外督戰。當時的火炮最多也就能將炮彈打到四、五里遠——這還是要冒著炸膛的危險才行,而且昨天明軍的火炮也沒打到更遠的地方去,所以他認為這里很“安全”。他哪里知道,寧遠守軍用的紅衣巨炮是當時射程最遠的火炮之一,其射程可達十里!
至于昨天的攻城戰中八旗兵傷亡近萬人,這讓努爾哈赤十分的惱火。八旗大軍就是與數倍于自己的敵人作戰,也沒有遭受過如此重大的傷亡啊?這次敵人只有區區一萬守軍,自己戰無不勝的八旗軍竟然死傷如此之重(而且這座小小的城池還沒能拿的下來),他怎能不惱火!他下令道:“給我全力攻城!第一個殺入寧遠城的,賞金萬兩;有膽敢后退的,殺無赦!”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無數八旗軍殺向寧遠城。這次雖然沒有了攻城車,但有無數辮子兵提著斧頭朝昨天攻城車尚未鑿穿的數十個大洞奔去。他們想用斧子繼續鑿穿這些洞,攻入城內。還有更多的辮子兵,扛著趕制出來的新云梯,企圖爬上城墻。
而城墻之上的那十一門紅衣巨炮,仍在不停的朝人多的地方猛轟。城墻上的明軍,也不知疲倦的不斷的放箭,投放雷石滾木,用昨天的辦法放火燒敵軍。
戰況異常的激烈,辮子兵雖然少了攻城車,但是城墻已經有了幾十個大洞,用斧子繼續鑿仍然有希望鑿穿的。更主要的是,經過昨天的一翻苦戰,城中的火yao所剩不多了,袁崇煥正在為此而發愁呢。
城墻上,一個年輕的炮手正在用千里鏡搜尋目標。別看他年輕,他放炮可是個高手。別人都是朝敵人密集的地方開炮,而他更喜歡瞄準敵陣中那些身穿錦衣的人開炮。普通的敵兵都是穿布衣的,穿錦衣肯定是當官的,炸他們遠比炸小兵有效的多。雖然為了節約火yao,火yao裝填的都比平時少,只能將炮彈打出去四、五里遠,可炸那些在前線指揮的敵軍軍官還是綽綽有余的。今天,已經有好幾個身穿錦衣的辮子兵軍官,被他射出的炮彈準確的炸上了天。
忽然,一個奇怪的目標出現在他的視野里。這個年輕的炮手發現,在離城五里之外有個地方不但聚集著大量的人群,而且還有黃色傘蓋和一些旗幟。這個發現令他興奮異常,黃色的傘蓋,不是只有皇家才能用的嗎?哈哈,這下可逮著條“大魚”了!
他急忙命令正在裝填火yao的炮手:“快!按平時的分量裝火yao!”
裝填火yao的炮手楞了一下,問道:“干嗎還要加裝火yao?不是說要節省火yao嗎?”
“還管什么節省火yao?只要這一炮打準了,肯定是大功一件!”話還沒說完,他就沖上去一把推開那個發愣的炮手,急忙往炮膛里加灌火yao。
紅衣大炮終于裝彈完畢,他掉轉炮頭,瞄準那個有黃傘蓋的小土坡。“開炮!”隨著他一聲令下,一名炮手用火把點燃了引線。轟的一聲巨響,一顆開花彈帶著火花,呼嘯著朝韃子大汗——努爾哈赤指揮戰斗的地方飛去。
炮彈準確的命中了那個小土包,在炮彈的爆炸聲中,小土包被炸掉了半邊,小土包周圍遍地都是死傷者。
正在前方指揮攻城的皇太極,聽見身后父汗所在的方向傳來的爆炸聲,就知道不妙了,慌忙策馬趕來。只見滿地的尸體,一時之間不知努爾哈赤身在何處。終于,在一具尸體下發現昏迷不醒的努爾哈赤命。努爾哈赤命還真夠大的,這一炮居然沒把他給炸死。不過這次他傷的也不輕,一塊彈片擊中了他的背部并嵌入了體內,鮮血不停的從傷口中流出。
大汗受傷而且傷勢嚴重,一時間軍心大亂。皇太極等人只得無奈的下令部隊停止攻城,并商議于一天后開始撤兵。
得知敵軍撤圍退走之后,百姓自然是欣喜若狂,甚至喜極而涕,哭著向袁崇煥等將領拜謝。而那些曾經當眾責罵袁崇煥的百姓,在慶祝勝利的人群面前羞愧的抬不起頭來,有的更是躲在家中不敢出來見人了。也難怪,大家可能都罵了(大多數人只在心里暗罵,或在家里罵罵而已),只是誰讓你當眾罵了?活該!
袁崇煥在得知努爾哈赤撤兵的消息后,馬上派使者帶了禮物前去刺探虛實,并傳話給努爾哈赤:“老將橫行天下為時已久,今日敗于小子之手,只怕是天意了。”
這可更把努爾哈赤給氣的半死,剛剛止住血的傷口,又崩開了。
努爾哈赤有心再攻寧遠,可惜傷勢沉重無法再戰。無奈之下,他便以一匹駿馬和其它一些禮物作為回禮,讓來人帶給袁崇煥,并約期再戰。
所謂約期再戰,只是怕山海關的明軍在他撤退時追擊,故布的疑陣而已。
其實,他根本就不用擔心,山海關的明軍這會八成還不知道他吃了敗仗呢。就是知道了,估計那個高第高經略,也沒那么大的膽子敢派兵來追擊他。至于袁崇煥嗎,到是想乘勝追擊,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袁崇煥在確定韃子大軍確實是在撤退后,一面派探馬監視敵軍的撤退,預防敵人殺個回馬槍;另一方面派出專使,分別向北京和山海關報捷。
那個高經略,要打仗時逃的比兔子還快;可要是搶功,估計他準沖在第一個。還是防著他點好,誰知道他會不會為了逃脫罪責,來個“殺人滅口”什么的,然后再把所有的功勞歸到他自己的名下?所以,袁崇煥特地派了密使去北京報捷,以防高第玩什么花招。
當晚,袁崇煥大擺慶功宴,犒賞三軍。忽然有探馬來報:“稟大人,敵軍突然改變行軍路線,向海邊急速前進!”
袁崇煥覺得奇怪,敵人又沒有水軍,不可能是從水路撤退的。那他們朝海邊急進,是想干什么呢?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面色突變,失聲叫道:“啊呀,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