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馬克筆及其使用

1.1.1 馬克筆簡介

馬克筆分為硬頭馬克筆和軟頭馬克筆。這兩種馬克筆斜頭的外觀和上色方法一致,不同之處在于圓頭,一種是硬頭,另一種是軟頭。相較而言,軟頭馬克筆更受歡迎,因為它的筆尖更加靈活。

硬頭馬克筆

斜頭寬6mm左右,適用于繪制大面積的服裝底色和填充畫面背景;軟頭筆尖直徑為1mm左右,適用于小面積上色,以及刻畫暗部和細節。

很多品牌都有硬頭馬克筆,例如Touch Mark、法卡勒、COPIC、斯塔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馬克筆筆桿兩端接近筆蓋的位置各有一個小圖標,說明該方向的筆頭形狀,這樣不用打開筆蓋就可以清晰辨認,節約時間,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硬頭馬克筆

軟頭馬克筆

斜頭同樣寬6mm左右;圓頭筆尖細而軟,且有壓感,可以通過不同的力度畫出不同粗細的線條。軟頭馬克筆圓頭的效果類似毛筆,可以彌補硬頭馬克筆圓頭較硬的不足。

本書使用的是法卡勒三代480色軟頭馬克筆,它是目前市面上性價比較高、顏色較多的軟頭馬克筆。另外,書中還會用到COPIC的淺膚色R000和R01,它們的顏色偏粉,適合畫白色皮膚。

軟頭馬克筆

兩種馬克筆斜頭的上色方法基本一致,軟頭馬克筆的使用需要多摸索和嘗試,使用不同力度會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大家可以從畫一些簡單的線條練起。

無論是硬頭馬克筆還是軟頭馬克筆,畫圖時最常用的都是斜頭這一端。因為這一端的筆頭寬、上色快,而且可以通過控制筆頭與畫面的接觸面積展現不同的畫面效果。

1.1.2 制作一張專屬色卡

馬克筆的每個顏色都有對應的色號,它相當于顏色的名字。為了方便查找和記憶,我們可以制作一張屬于自己的色卡。之所以強調制作色卡,是因為馬克筆在不同紙張上所呈現的顏色不同,電子打印顏色也和實際顏色的差別很大,所以一定要在自己常用的紙張上制作一張色卡。色卡不一定要做得多好,主要是為了方便查看。另外說明一點,本書展示的是法卡勒480色色卡,并不是所有的顏色都會用到,只是提供參考。如果不知道具體應該使用哪些顏色制作色卡,可以根據后面章節中給出的具體色號進行選擇。

第1步 確認紙張,需要在自己常用的紙張上制作色卡。

第2步 確認馬克筆的數量,然后在紙張上進行合理分配。因為馬克筆的斜頭寬6mm左右,所以填充馬克筆顏色的格子要高于6mm;填寫色號的格子可以稍微窄一些,格子數量可以根據實際的馬克筆數量進行調整。

第3步 畫格子的過程中如果出現錯誤,可以直接用涂改液進行遮蓋和修改。格子畫好后按照順序填寫色號,橫向或縱向填寫都可以。

第4步 在對應色號的格子中填充馬克筆顏色。顏色需一筆填充完成,不要反復描摹,最終完成整張色卡的制作。

小貼士

制作240色以內的色卡時,可以畫在一張紙上,以方便查看對比。色卡可以按照色號數字做升序排列,例如R354、R355、R356、R357、R358、R359;也可以按照同一個色系顏色由淺到深的順序排列,例如R380、R143、R175、R144、R148。

為了方便后面章節對照,筆者將手繪色卡掃描到計算機中做了一份電子版色卡,并進行了簡單的色彩分組,主要分為紅色系、黃色系、藍色系和灰色系4組。

紅色系:整體色調偏粉、偏紅,過渡自然,從紫色調擴展到紅色調。顏色主要包括BV(藍紫色)、V(紫色)、RV(紅紫色)和R(紅色)。服裝設計效果圖中大部分的皮膚色都屬于這個色系,白色皮膚的常用色號為R374、R375、R380,偏黑皮膚的常用色號為RV363、RV209、RV130。另外,黃色皮膚的常用色號為E413、E414、E172。

黃色系:主要由褐色系和黃色系等顏色組成,包括E(棕色)、YR(橘黃色)和Y(黃色)等。E開頭的褐色系顏色柔和,主要用來填充頭發顏色,常用色有3組:偏紅一些的E435、E436、E133、E134,偏綠一些的E430、E246、E431,偏黃一些的E407、E408、E409。

藍色系:整個色系偏冷,從黃綠色一直漸變到藍色,依次為YG(黃綠色)、G(綠色)、BG(藍綠色)和B(藍色)。黃綠色和綠色經常被用來畫植物和花卉。

灰色系:法卡勒的灰色系分得特別細致,一共有CG(冷灰色)、NG(中灰色)、TG(炭灰色)、YG(黃綠灰色)、WG(暖灰色)、PG(紫灰色)、SG(銀灰色)、BG(藍綠灰色)和GG(綠灰色)9種,其中最常用的是CG(冷灰色)和WG(暖灰色)。灰色系的馬克筆經常被用來繪制金屬飾品、薄紗面料和皮革面料。

1.1.3 馬克筆使用方法詳解

本書范例中使用的畫筆以軟頭馬克筆為主,這里對馬克筆的使用方法進行講解,具體的上色方法則需要根據畫面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斜頭的使用方法

基礎線條練習

一組從最簡單的線條開始練習,分別用斜頭的寬面、側面、側鋒畫單線,呈現出3種不同寬度的線條。從上到下,線條由粗變細,并在起筆和落筆時停頓。

二組嘗試在畫的過程中停頓,可以看到停頓的位置顏色明顯變深。

三組和四組都是用不同寬度的筆頭進行穿插練習,以得到不同的畫面效果。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筆觸練習

一組通過改變力度表現出不同的筆觸效果,同樣是分別用斜頭的寬面、側面、側鋒繪制。這里起筆時稍微用力,讓筆尖與紙張完全貼合,落筆時不用刻意停頓,直接順過去即可。

二組反復練習寬面的筆觸,后期畫圖會經常用到。

三組下筆時力度主要集中在畫筆的上邊緣,放松畫筆的下邊緣,讓線條整體往上走。第2根線條的效果最佳,可作為練習參考。

四組和三組剛好相反,下筆時力度主要集中在畫筆的下邊緣,放松畫筆的上邊緣。同樣是第2根線條的效果最佳,可作為練習參考。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平涂色塊練習

一組直接用斜頭的寬面進行平涂上色,下筆時盡量保證每筆緊挨在一起,中間不用刻意留出空隙。

二組是在原有平涂色塊的基礎上進行同一種顏色的疊加。疊加位置的顏色變深,疊加時可以穿插不同粗細的線條。

三組是在原有平涂色塊的基礎上用同一種顏色疊加出條紋效果,如果覺得顏色淺也可以用其他顏色疊加。

四組是用同一種顏色進行交叉格子練習,在原有平涂色塊的基礎上畫橫向和豎向的線條。線條粗細可根據需求進行調整。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平涂漸變練習

一組先用馬克筆均勻地涂一層底色,然后用同一支筆在畫面的下半段疊加上色。這樣的過渡最自然,圖中使用的色號為E435。

二組的平涂漸變用了兩種顏色,在原有E435底色的基礎上用E436加深下半段的顏色。選擇顏色時要盡量保證兩種顏色的色相一致。

三組選擇了一種更深的顏色E133,與E435形成強烈的對比。畫面看起來有些跳躍,所以畫圖時暗部顏色的選擇很重要。

四組是在三組的基礎上進行了細節調整,為兩種原本對比強烈的顏色添加了中間色E436。E436比E435顏色深,比E133顏色淺,可以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用3種顏色表現畫面的明暗關系是一個很實用的方法。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軟頭的使用方法

軟頭直線練習

一組是充分利用軟頭筆尖的特點,通過力度的變化,在紙張上畫出不同粗細的線條。力度越小,線條越細。

二組是用同一力度畫同等粗細的線條,一定要放松手腕以保證畫出流暢的線條。

三組是用軟頭進行大面積的上色,從左向右進行同一方向的上色,畫面左側的顏色比較深。

四組是用軟頭填充整個畫面,上色時需要注意筆觸的方向,保證從兩個方向有規律地交替上色,把畫面填滿。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軟頭曲線練習

一組是嘗試用軟頭畫曲線。畫曲線時要充分運用軟頭筆尖的特點進行多方面的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二組左側的線條稍微帶一些曲線變化,拼接右側的直線條,從而得到現在的畫面效果。

三組是利用軟頭可控制線條粗細的原理進行穿插練習,以得到想要的畫面效果。

四組全部由曲線組成,線條相互穿插排列且線條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自由組合練習

一組主要由點和線組成。在繪制圖案時,不一定要把每一根線條都畫得特別完整,可以嘗試在部分線條的中間進行停頓或者加點來表示,這樣所呈現的畫面效果會更加豐富。

二組加大下筆力度,雖然畫法和一組相似,但呈現出的畫面效果完全不同,可以嘗試用這種方法畫針織面料。

三組簡單畫了一個交叉網格,隨性畫的線條看起來更靈活。

四組充分運用軟頭的特點,通過長短不一的線條來表現不同大小的花朵。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青岛市| 五寨县| 嘉义市| 揭西县| 申扎县| 年辖:市辖区| 高尔夫| 绥德县| 分宜县| 资兴市| 新闻| 枝江市| 蒙自县| 来安县| 肃北| 溆浦县| 阿图什市| 海口市| 天祝| 二连浩特市| 五台县| 格尔木市| 广昌县| 嘉禾县| 壶关县| 金坛市| 洛宁县| 洪雅县| 凤庆县| 霍城县| 康平县| 富源县| 六枝特区| 舟曲县| 恭城| 墨脱县| 水富县| 浦县| 乐陵市| 富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