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如白駒過隙,但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卻是濃墨重彩。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苦難深重的舊中國站起來,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富起來,在百年未遇的變局中強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巨大成就。

成立于1949年11月1日的中國科學院,始終與祖國同行、與科學共進——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幾代科學院人不懈努力、頑強拼搏,始終以“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為己任,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安全等諸多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成為黨、國家、人民可以依靠和信賴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70年崢嶸歲月,中國科學院產出了一大批創新報國的科研成果,涌現出一大批創新報國的先進代表和典型事跡,幾代中國科學院人共同譜寫了創新報國的華彩樂章。

“創新報國”是中國科學院的優良傳統。無論是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抑或1988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對撞成功,還是2017年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中國科學院人創新報國矢志不渝。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為例,鄧小平在參觀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時指出:“任何時候,中國都必須發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高科技的發展和成就,反映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成,奠定了我國在粒子物理學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是繼“兩彈一星”之后,我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戰略全局的核心位置,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中國科學院發揚創新報國的優良傳統,不辱使命,再立新功,從“中國天眼”、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到“悟空”號暗物質探測器、“墨子”號量子實驗衛星、“慧眼”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再到鐵基高溫超導、多光子糾纏、中微子振蕩新模式、水稻分子育種、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等基礎前沿重大創新成果,都充分體現了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和實力水平。

“創新報國”是中國科學院人科學精神的集中體現。無論是扎根邊疆、獻身植物科學研究的蔡希陶先生,堅持實地調研、重視一手資料的地理學家周立三院士,還是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先生、藥理學家王逸平先生,他們都用畢生的科學實踐詮釋了求實、創新、奉獻、愛國的科學精神。以南仁東先生為例,為了給“天眼”選址,他跋山涉水,在貴州的深山里奔波了12年;身為項目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他淡泊名利,長期默默無聞工作在一線。我們要珍惜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大力弘揚他們在科研工作中體現出來的科學精神和專業精神,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推動創新文化建設,增強廣大科研工作者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創新報國”是中國科學院科學文化的核心理念。科學文化是影響創造性科研活動最深刻的因素,是科學家創造力最持久的內在源泉。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要求科學家具有勇于探索、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嚴謹認真、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無私忘我、甘于奉獻的崇高人格,不辱使命、至誠報國的偉大情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竺可楨、吳有訓等一批飽經戰火洗禮的愛國科學家毅然選擇留在新中國;趙忠堯、錢學森、郭永懷等一批優秀科學家紛紛放棄海外優厚的生活條件,克服重重阻撓回到祖國。在當時十分艱苦的條件下,他們以高度的愛國熱忱投身于新中國的科技事業,積極參與新組建的中國科學院的建設,研制“兩彈一星”,制定“十二年科技規劃”等,使新中國許多空白領域得到填補,新興學科得到發展。中國科學院70年的奮斗歷程,始終依靠的就是這種文化和精神,我們必須珍視和弘揚。

“創新報國”對新時期我國科學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科學文化本質上是一套行為準則、社會規范和價值體系,包含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等方面。一方面,“創新報國”已經內化為我國科學文化的一部分。“服務國家、造福人民”不但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也是科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另一方面,科技工作者在具體的創新活動實踐中,不斷深化和豐富了科學文化的內涵。他們所取得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創新成果,幫助我們進一步堅定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為科學文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五年前,出于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養的共同責任,中國科學院、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前瞻性地部署了“創新報國70年”大型報告文學叢書項目,目的是聚焦“創新報國”的主題,回顧我國70年重大創新成就,展現杰出科技工作者群體風貌,倡導科學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主義。

五年時光,倏忽而逝。這期間,作家舟車勞頓、深入基層采風,審讀專家埋首伏案、逐字逐句精心審讀,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同志翻檢檔案、提供支撐保障,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機關和工作團隊的同志們鼎力支持、居間協調,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同志仔細審稿、嚴控質量。幾許不眠夜,甘苦寸心知。而今,“創新報國70年”大型報告文學叢書首批作品即將付梓與讀者見面,相信這批融合了科學與文化、傾注了心血與智慧的作品,這套向歷史致敬、向時代獻禮的報告文學,能讓我們重溫激情燃燒、砥礪奮進的70年歲月,進一步堅定執著前行、無悔奮斗的信念,去努力實現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美好夢想。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
白春禮
2019年6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陆川县| 余江县| 繁昌县| 溧水县| 同江市| 锡林浩特市| 常州市| 盐城市| 繁峙县| 威远县| 贵溪市| 凯里市| 陵川县| 云安县| 奉化市| 皋兰县| 文登市| 榆社县| 安龙县| 赤峰市| 永登县| 焦作市| 绥江县| 河津市| 婺源县| 宁乡县| 兰州市| 武强县| 许昌市| 卢氏县| 崇左市| 梓潼县| 思茅市| 三亚市| 绵竹市| 揭西县| 泰宁县| 望都县| 玉环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