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好家風:溫良恭謙讓
- 米家文化編繪
- 1960字
- 2023-02-17 16:40:48
蔣琬溫和待下屬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北上伐魏期間不幸病逝于五丈原。病逝前夕,諸葛亮向蜀國君主劉禪舉薦蔣琬為他的接班人,擔任蜀國的下一任丞相。由于諸葛亮去世,魏、吳兩國開始對蜀國虎視眈眈,意圖趁機撈取好處,而蜀國內部也人心浮動。在這內憂外患之際,蔣琬被提拔上來支撐大局,可謂是困難重重。
諸葛亮在世時,蔣琬只是他身邊一個小小的參謀,平時很少引起周圍人的重視,如今卻突然被提拔為新的丞相,蜀國朝中很多人都感到驚訝。但是仔細一想,覺得由他擔任丞相也在情理之中,因為蔣琬平時待人溫和、寬厚容人,并且論才干在大臣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
蔣琬被提拔為丞相后,與其他大臣們相處時,并沒有表現得洋洋得意或者對下屬們頤指氣使,而是如平常一樣,寵辱不驚。看到蔣琬為相后還是像以往那樣平易近人,很多人也都很服氣。總之,蔣琬擔任丞相也算是眾望所歸了。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看到蔣琬的官職像坐了直升機一樣升了上去,有一個名叫楊敏的管理農場的小官很是嫉妒。于是,他便惡意詆毀說:“蔣琬竟然也配得上擔任丞相,此人做事糊里糊涂的,跟先前的老丞相諸葛亮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看他差遠了。”有人聽到后,就將楊敏的話告訴了蔣琬,并建議他去向君王請示治楊敏的罪。

誰知蔣琬聽到后并沒有大發雷霆,而是心平氣和地說:“他說得沒錯,跟老丞相相比,我的確是差遠了。這點小事有什么好向大王請示的呢?”
周圍的人看到蔣琬毫不在意的樣子,接著勸道:“大人,他說你辦事糊涂,這是在惡意中傷你啊!”蔣琬見下屬們還在為自己打抱不平,反而笑著勸說他們:“我做起事情來肯定不如老丞相,多少會有些事情處理得不好,處理得不好不就是辦事糊涂嗎?你們不要再說了,隨他去吧!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但是我們作為臣子,應該以國家興亡為重,不要整天只計較自己利益的得失。依我看,大家還是趕快把心思放在治國安邦上吧!”
既然丞相蔣琬都這樣說了,眾人對于楊敏惡意中傷丞相的事也就不再提起了。
后來,農場小官楊敏因犯了罪,被投進了監獄。大家都認為這個楊敏以前一直詆毀丞相的聲譽,這下好了,自己犯罪被抓并且還落在了丞相的手里,肯定是死定了。而楊敏也認定自己沒了活路,萬念俱灰。
令人詫異的是,丞相蔣琬并沒有借機報復,而是就事論事秉公執法,最終也沒有判楊敏什么重罪。當事人楊敏沒有想到自己那樣詆毀蔣琬,而蔣琬卻毫無私怨地對待他,心里十分感激,并自嘆不如。
諸葛亮在世時,丞相府里曾經有一位專門管理文書工作的主簿,名字叫作楊戲。楊戲生性做事簡略,并且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悶葫蘆”,很少說話,也很少與人交往。總之,他不僅是一個寡言少語的人,而且做事風格也很簡練。據說他無論是給別人寫書信,還是根據上級的要求發布指令,幾乎很少有能夠寫滿一張紙的時候。
蔣琬知道楊戲做事風格雖有些特別,但的確算得上是個人才,所以在他自己擔任丞相后便任命楊戲為東曹掾,職位相當于自己的工作助理。

由于楊戲平日里是個不太愛說話的“悶葫蘆”,并且不喜歡對上司阿諛奉承,每逢蔣琬和他談論事情的時候,楊戲常常沉默不語,會使談話氛圍顯得異常尷尬。即便如此,蔣琬看到他不做回應,也從不生氣,而是溫和耐心地接著講述事情。
古代官場是十分看重禮節的,尤其是下級官員對待上級官員更要畢恭畢敬。而蔣琬的下屬中就有一些人十分看不慣楊戲的所作所為,他們認為楊戲身為一個小小的東曹掾,態度竟然如此傲慢,對待上司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便向蔣琬諫言:“大人,您看看楊戲這人實在是太無理了。您每次好言好語地同他談論事情,他總是對您愛理不理,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我看應該好好懲罰他一下,給他點教訓。”
蔣琬聽后卻笑著說:“楊戲是一個單純的人,他不像有的人表面上迎合我的話,背地里卻反對。跟他談論事情時,你說得對他不會稱贊你,但當你說得不對時,他就會提出看法來。他的性格就是這樣,是一個痛快的人,耐心點就好了,沒必要為此生氣。”
楊戲知道自己脾氣古怪,有些不受人待見,但是看到蔣琬待他如此謙遜溫和,不理會那些閑言碎語,依然器重自己,心里很是感激,更加盡職盡責地幫助他。

由于蔣琬為人正直豁達,對待下屬又如此謙遜溫和,所以很快就在大臣中建立了威望,深受百姓們的擁戴。可以說他很好地繼承了老丞相諸葛亮的遺愿,為蜀國盡心盡力。蜀漢也正是因為有他輔佐,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邊境無憂,邦家合一。
溫者說……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故事中的蔣琬待人謙遜溫和,面對楊敏對自己的詆毀和中傷,不屑一顧,并且對他犯的罪還能秉公處理,這不正是君子的表現嗎?面對脾氣古怪的楊戲,能夠心平氣和地耐心與其交談,關于別人對楊戲的閑言碎語置之不理,還替他開脫。正是因為蔣琬這樣溫和待人,蜀國才能在諸葛亮病逝后很快地凝聚起人心,邦家合一。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蔣琬一樣溫和待人,笑臉迎人,這樣別人才會信任你、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