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班師回朝
- 物色舊時同,人散市聲收
- 精英小饅頭
- 2290字
- 2023-02-17 19:37:00
大瀚國五十三年,邊境常有盜匪流寇作亂,邊境百姓常年置身于水生火熱之中,內有權謀爭斗,外有邊陲小國虎視眈眈,貪官污吏,腐敗嚴重。
五十五年,結束了兩年爭權之爭。瀚太宗劉元哲(當今陛下),徹底鏟除多年的宿敵劉元松(當今陛下的次兄)一黨,徹底瓦解了多年來僵持黨爭現象。
攘外必先安內,政黨內斗,國庫空虛,瀚太宗注重農業,養精蓄銳,休養生息。
五十九年,瀚太宗派遣驃騎大將軍廖真澤、寧遠將軍謝羽、安平將軍惠東陽兵分三路,圍剿匪寇,途中派遣朝中言官走訪邊境小國。
自此,瀚朝連年征戰,持續六年,而今班師回朝。
皇宮殿內
“朕初嗣位,未有能自舉社稷,幸有股肱干朕,營朕憂勞,謀福于百姓,朕甚欣慰!今,封寧遠將軍謝羽為大司馬,賞白銀萬兩,寶馬一匹。安平將軍惠東陽賜碧玉一堆,白銀千兩。”
“安平將軍,可有異議?”皇帝開口道。
“臣無異議,因臣之故,延誤軍機,怎會有異議!”惠東陽道。
“好,將功補過,朕本打算不獎不罰,但念在你及時止損,征戰多年,朕還是要賞,也算是對你的激勵。”說罷,拍了拍惠東陽的肩膀。
轉頭“驃騎大將軍,你可有什么想要的?朕知道你不喜金銀珠寶,位分也不能再提。朕想了想,還是問你,看你想要什么,朕賜你便是!”
“臣不敢,為大瀚盡忠,臣豈敢索要什么。只是,臣今年二十有三,還未成家。”廖真澤笑道。
“臭小子,想成親了呀,那行,明日朕叫皇后,從眾官家中挑,挑中哪個,朕給你……”
“不撈陛下皇后費心,臣已有人選。就是需要陛下,陛下圣旨。”
“呦,你小子動作夠快啊!什么時候悄咪的……你說,是哪家的小姐,我給你做主。”
“就等陛下您這句話,顧太妃之女,合景公主。”
“你小子還挺會挑啊,顧太妃也在幫合景公主挑選合適人選,一直讓朕在青年才俊里推薦。可這顧太妃可不大喜歡武將。”
“謝陛下”廖真澤謝道。
瀚太宗……沒辦法,自己答應的,言出必行。摸摸頭,轉了一圈來到了謝羽身邊。
“陛下”
“六年未見,許久未見,都長這么大了,本事也大了,六年啊,一份書信都不寫來一份,除了軍報還是軍報,你都不想朕嘛”前半句還是煽情,后半句猶如怨婦,一邊埋怨謝羽不寫書信,一邊又仔細打理著謝羽的衣服。
謝羽是劉遠哲帶大的,七歲的謝羽逃亡京城,自此,便養在了他身邊,教他識字念書,彈琴習武。大了些,便研讀兵法,與各位皇子辯論,再大些,便給了封號領兵打仗。謝羽慢慢的從開始內斂變的開朗了些,溫厚了些。自小聰明,但卻沉穩,少年老成。
“臣公務繁忙,未能抽出時間,還望陛下恕罪。”
“也罷,你如今能夠報效國家,做有意義的是,如果謝兄弟在,定然是欣慰極了。”
話畢,謝羽眼中閃過一絲悲色,又很快平靜于眼底。
兩位將軍回宮復命之后,便都匆匆趕回家去,只有謝羽傍晚一人留下用膳,拜見皇后之后,趕在宮門落鎖之前回府。
將軍府前,一個穿著樸素,身材佝僂,腿腳略微不便的小老頭四處張望著。
早早收到謝羽回來的消息的老胡,早在前一天就忙忙的讓下人打掃臥房,備下晚膳,早早地站在門口迎接。謝羽下馬,老胡殷切的湊上去,淚眼婆娑,生怕少看一眼。
“六年了呀,你可算是真回來了。”老胡看著謝羽的歸來,六年心中大石頭也總算落下。
“這場仗打了六年,總也算是結束了。老胡,我這不回來了嗎?開心點,我本來已經吃過了,但是光說話,還沒吃飽。有吃的嗎?”
“有有有,走進去說。”
老胡是曾是謝家軍,謝羽的父親曾在戰場上救過老胡,老胡因落下殘疾回京做著些小買賣。直到聽聞謝家滅門以后,京城偶遇了當時的逃亡的謝羽,最后通過些門路,帶著謝羽面見圣上,自此也一直伴在謝羽左右,后來有了謝羽的官府,老胡便一直管理著府中大小事物。
府邸是謝羽出征之前一年陛下所賜,六年來樣子還是沒有變,只是添置了些家具。
用過膳后,書房內。
“走了這么多年,還是這個樣子,真是懷念啊!”
“是啊,將軍這么多年在外征戰,就留我一個老頭子,如果我腿未殘廢,必定跟著將軍一同走。好在將軍總算是回來了,如果老毅王還在,看到將軍如今的成長,必然欣慰。”說罷,老胡嘆了嘆氣。
如果不是當年政治爭權,毅王中了奸人的暗算,如今定然大有一番成就,必然是國之棟梁,也不至于謝羽小小年紀沒了家。
“老胡,我叫你來,也是想問問你,當年你是如何遇到了逃回京城的我,又是如何帶著我去找的如今的陛下。”
“當年我養好了傷,也離開了謝家軍。于是回到了京城,坐起了鐵匠的生意。一次我在面館里吃面,聽見有人說謝家遭遇叛軍攻城,導致滿門被滅,最小的孩子流落在外,我想著能找到你,也是為了報謝家的恩,就出城尋你,好巧不巧,我出城沒走幾里地,就遇到了昏迷的你。后來我將你帶回京城,躲避追殺。想送你進宮,機緣巧合結識了當時還是通侍大夫,如今的左諫議大夫。之后便是他帶著我們,拜見了陛下。”老胡將一番原委細細道來。
謝羽想了想,又道“所以說你是從別人那里得知了我的處境,后來你找到了我,通過左諫議大夫將我送進了宮。你是如何結識的左諫議大夫?”
“我發現你之后,將你藏在了鐵匠鋪,你又一直昏迷,我不得不出去,找大夫為你看病。你又養了兩日,身體也好轉,可是京城依舊有人背地里打聽你。我知道鐵匠鋪不是一個一直躲避的好地方,我就帶著你離開了,到處躲藏。”
“謝家的變故,遲早陛下會知曉。”
“對,可知曉又怎么樣?當時陛下剛剛登基趙王余黨還未徹底清除,就算有人遞來了橄欖枝,又怎么能夠確定是陛下人還是趙王的人?”
“那你又為何選擇了諫議大夫?”
“當時我遭人追殺,救我的正是諫議大夫,說來也巧,他總是能在我多次的困境之中幫助,久而久之,我們逐漸熟絡,我覺得他是個正直之人,后來才知道他是通侍大夫。也便通過他的途徑,才見到了陛下。”
謝羽頓了頓,若有所思。他總覺得事情總是太過于巧合。究竟是故意為之,還是湊巧,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