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鹽山 野外花生與石雕
- 白銀龍尼拉維爾的流水賬
- 穆子遠
- 511字
- 2023-03-01 09:53:41
音形蟲產自各地角落,截獲初次遇到的聲音以作存活的養分,之后體表顯露相應的顏色,振動可使之釋出聲音,再次振動可停止,聲音用盡或釋盡后音形蟲會褪色石化,停止活動。石化的碎塊搗碎后可作為存儲聲音的顏料使用,畫有聲的雨幕、火山噴巖、叢林落葉、降雪或地震。或者古怪些,臨摹槍蛇進食碩鼠的過程。臨摹中顏料經由畫筆在紙面上的按壓排出殘留聲波,然后吸積新的背景伴奏。
右方是一片滲鹽漬的山地,附近的石塊內部常居有菌叢,冰凍或碳烤后敲開即食。受冷蜷縮的菌叢呈白色,味微苦;受熱的菌叢鼓脹,白中透紅,纖軟微辣。地蛛與花蛾正試圖栽種其中對待環境需求寬泛的菌種。
山下有一片除去辛草的空地,林立石像,一只花蛾正圍繞二十丈多的石塊切下鹽漬與裸露的各色礦體,不時伸出口器,滴下酸液洗去石塊上的棱角與凸尖。右邊另一只花蛾以前肢刻畫游蝠石像的眼珠。腐蝕后石塊似已脆弱過頭,花蛾背對著復翼輕扇,石塊分作兩半,從中裂下菌叢與溫紅體液。
天氣轉冷,下落的細雨凝成了霜,茫茫飄落。
另一只花蛾抖落翅上的雪片,復眼望著朦朧的昏黃日出,舒卷了一次口器。
她坐在山下,一處枯黃的辛草屋頂,撿來石頭依花蛾的樣子搓出一只小如云燈的半身像,又撿來石頭,這次以畫筆的另一端刻了半只地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