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部落 引雷者與除草劍士
- 白銀龍尼拉維爾的流水賬
- 穆子遠
- 1844字
- 2023-02-23 08:49:56
清晨,雷鳴逐漸頻繁;水岸后方的莎草隨著深入讓位于稀疏間隔的叢林,叢林之間遍布土坑的空地居住灰色的地蛛部族。地蛛正舉行儀式:首領披著顯眼的灰色披風,半立在中央的土坑中,前肢按著蛛絲,偶爾撥出似同雷聲的振動;左右的副官各披半邊披風,不時通知首領云叢與風向的變化,同時不斷指揮身后的三兩排地蛛編織蛛絲氣球。地蛛向氣球內部裝入一些金屬礦石和碎烤碳,封口后留出一根牽線,交由同伴移走與釋放。
她混入其中,領到一只氣球,站入更外圍一個空著的坑內,釋放時效仿其他地蛛松開牽到氣球的蛛絲,氣球先后飄升,到半空,云叢近處,吸收一次雷電,然后沉落在附近的蛛網上。
存儲了雷電的氣球用作地蛛的武器,副官做了一次示范:使用時以一肢迅速踢中氣球,球的雷電沿踢擊的朝向外放。路過的一只地蛛醉醺醺地擋住了樹靶,電得一身如墨似碳,似同盆地的遠親。它吐出一口焦煙,帶著嘴角繼續飄出的酒泡、前肢松落的椰殼與肢節間散發的煙絮被同伴抬走。氣球同樣與受電發光的礦石、受電放熱的烤碳配合用作部族燒烤與泡澡水的加熱及夜晚巡邏的照明。巡邏的隊伍頭頂礦石,粘連在復眼后,接向背上的儲電氣球,真正導電的中空蛛絲從腹下相接,內附金屬碎塊或碳沫、水流,斷開的部分在前肢下方留作開關。
入夜后天空開始放晴。儀式的后半段,巡邏的隊伍輪替下來,散入同伴中爬向各自的坑位,用中空蛛絲從湖泊向內注半滿的水,共用附近的儲電氣球搭上水底烤碳系結的蛛絲。地蛛將土坑中逐漸加熱的水當作溫泉,緩解肢體的疲勞,泡到一半剛好。左側半夢半醒的地蛛驟然跳起,八足交替踢踏了水面一陣后撐在邊緣,發遲地離開坑位。繼續加熱的水會煮沸,燙傷腳皮。尼拉維爾從溫水坑中抬起剛剛泡到舒適的雙足,并立到鋪好的草葉上,向地蛛首領道謝,并遞出昨夜的紙張附帶一枚指環。
紙張換了一粒谷物的種子,這是地蛛首領考慮再三,收回了黑色麥種,拿出的白色麥種;指環倒很受喜愛,這只地蛛和龍一樣喜歡閃亮的珠寶嗎?對方主動詢問尼拉維爾要交換的物件,她表明指環是附贈品,沒來得及繼續說明,云叢散卻的夜空落下一柱光到地面,從上走下成片泛出腥氣的晶瑩木耳。這是別人的主場,她抬起一顆發著余光的礦石,照向光柱淡作的氣霧。木耳陸續著陸了一陣,迅速被周圍的地蛛套入層層蛛網搭筑的白色沙袋。沙袋迎受地蛛前肢鈍面的毆打,遠些的地蛛扯著沙袋上的蛛絲四下散開,躍上樹枝然后四五只聚集一處,互相抱住彼此跳向地面散開。幾只碰到碎石,撞出些悶響。前后不到五個呼吸,沙袋變得癟平,伴隨之中木耳的撕裂向外濺射體液。隨后,染紅的水坑外溢,流過血漬,地蛛肢解沙袋,尼拉維爾順利教會地蛛首領以指環收放物品的方法,吃了一次微苦的燒烤與有些油膩的燉湯。
叢林大后方的盆地,收割過一次的土地上劍蛙正幫地蛛除草和翻土,地蛛準備從麥種換種產量更好的土薯。
土薯形如塊狀樹根,內質淡黃生脆,生熟皆可食用,可用作燉湯與制作面糊,配以干鹽或者木糖味道更佳,切下的小塊可作種子,埋入土地后會生長三到五期。
劍蛙小如盛放椰果酒的椰殼一半,體表灰綠色或淺褐色,喜食木屑、落葉與谷物殘渣,背部有白色條紋流向四肢,眼球較麥種大些,爆發力強悍。劍蛙并無明顯分工的內臟,彈性表皮下是集合了神經叢與消化、排泄系統與體液循環的復合肌肉群,血管分布在肌肉群之間與內部,血液隨著肌肉的每次收縮與放松完成流動。劍蛙可以調用全部的肌肉群發力,兩只舌頭在其中最發達,經常蜷縮在蛙口內蓄力,迅速彈出時可以柔軟的舌身擊穿樹木和礦石,敵人往往反應不及即被刺得對穿,隨后對手內部被貫穿的力道撕裂。劍蛙舌下分泌的唾液可以迅速分解油脂與糖分,與花蛾口器分泌的酸液作用類似,促進消化。
劍蛙一排排間隔半丈,一只舌頭刺入土地,帶著土塊或泥塊將土翻起,然后用另一只剔落。一只芒蛇從盆地上方的斷谷砸落到劍蛙之間,扭轉著蛇鱗要起身,很快被劍蛙戳成幾段碎肉,摻入土地之中一起打得更細膩。
芒蛇與遠親槍蛇的鱗色接近,很難分辨,深褐色與褐色,兩者食肉類,最常用的攻擊手法是弓起蛇身然后彈射,以堅硬的頭部貫向對手;碩鼠與象馬是兩者的獵食目標,不同在于槍蛇晝伏夜出,芒蛇則相反,并常將攻擊手法用于上山與下山趕路。
芒蛇的視力低下,只能看清物體模糊的輪廓,在陽光富足的天氣活動頻繁,補充儲糧,其他時間大多縮在冬暖夏涼的洞穴中睡眠。
這只芒蛇看來是一步邁過了三個山頭,走得太遠。尼拉維爾挑出土中的蛇骨,用花蛾的酸液洗下碎肉和血沫,擦拭一番,搓成粉末后收起。盆地斷面的樹枝上,一只槍蛇睜起琉黃色的蛇瞳,叼起半只碩鼠,向后退縮幾步,一躍投向了平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