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夕陽西斜,余暉漸染,劉玉海與三位妻子才終于結束了歷時半日的法術修煉。彼時,天邊被落日的霞光暈染成一片絢爛,恰似一幅天然的綺麗畫卷。
在返回洞府的途中,姜玉瑤、楊雪蘭和武薇兒三女因為在法術上皆略有進益,臉上皆洋溢著興奮的神情,彼此歡聲笑語不斷,清脆的笑聲在靜謐的山林間悠悠回蕩。
劉玉海瞧著她們這般高興模樣,心底也受到了感染,那笑容便也不自覺地在唇角綻放開來。
回到洞府,姜玉瑤三女如往常一般,徑往廚房準備膳食。劉玉海也隨著踏入廚房幫忙。
一入廚房,見姜玉瑤便著手開始準備烹制燉羊肉,她先是從儲藏室取出一塊凍羊肉,然后,揮舞廚刀開始切割羊肉。
看著妻子忙碌的場景,劉玉海腦海中不禁浮現出藍星上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烤羊肉串與涮羊肉。
想那滋滋冒油、香氣四溢的烤羊肉串,還有熱氣騰騰、鮮香嫩滑的涮羊肉,他不禁暗自嘆息。
只可惜這里,既沒有涮羊肉所需的精巧涮鍋,也沒有烤羊肉串必備的特制烤肉爐,還沒有烤羊肉和涮羊肉所需的調味料,于是這誘人的想法,只能暫時擱置。
不過,無論是涮羊肉用的涮鍋,還是烤羊肉串的烤肉爐,對劉玉海這個一階上品煉器師來講,都是一個很簡單的事。
所以,劉玉海準備將武薇兒的飛劍和姜玉瑤的廚刀煉制成功后,便煉制涮鍋和烤肉爐。
因為劉玉海的加入,廚房內氛圍愈發熱鬧歡快。姜玉瑤專注于切肉,那動作嫻熟而優雅;武薇兒守在爐灶旁,添柴燒火;楊雪蘭則如過去一般,負責制作靈米飯。
三女忙碌其間,時不時與劉玉海相視一笑,整個廚房都充盈著溫馨愉悅的歡聲笑語。
沒過多久,廚房中漸次彌漫起濃重且有些嗆鼻的煙火氣息。那繚繞的煙霧,似是無形的輕紗,緩緩在廚房中擴散開來,劉玉海不禁微微蹙起眉頭。
此刻,他的思緒仿若穿越了時空的藩籬,再度飄回藍星之上。記憶中,藍星那干凈整潔、功能完備的現代化廚房設施如幻燈片般一一浮現于腦海。
锃亮的不銹鋼廚具,智能便捷的電器設備,還有那設計精巧的排煙系統,無一不讓人懷念。
他心中暗自思忖,定要憑借原主所遺留下的煉器經驗與技藝,結合前世的記憶,煉制出如同前世那般方便快捷的現代化廚房器具設施。
那將會是一個融合修仙與現代科技理念的神奇廚房,不僅能讓烹飪之事變得輕松愉悅,亦能為自己的修仙生活增添別樣的樂趣。
在忙碌了一個小時后,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靈米飯和燉羊肉終于出鍋了。
夫妻四人圍坐于石桌四周,石桌上的餐食在柔和的光線映照下顯得格外誘人。四人一同舉筷,盡情享用自己親自制作出來的美味佳肴。席間,歡聲笑語不斷,其樂融融的氛圍彌漫在洞府之中。
待眾人酒足飯飽,姜玉瑤三女極為默契地起身收拾桌椅碗筷。她們的動作極為迅捷利落,很快便將用過的餐具清洗干凈,擺放整齊。
而劉玉海則閑適地靠坐在一旁,端起武薇兒為沏好的靈茶。那碧綠的茶湯在杯中微微蕩漾,裊裊升騰的熱氣攜帶著沁人心脾的茶香撲面而來。
劉玉海輕抿一口,只覺一股清流瞬間滑過喉嚨,那滋味仿若直上九霄云外,令他通體舒暢,回味無窮。
姜玉瑤、楊雪蘭、武薇兒三女在將餐具廚房清潔整理完畢后,也相繼來到石桌旁坐下來,品茗喝茶茶。
需知武薇兒方才沏泡的這壺靈茶,乃是一階極品的碧璽茶。此茶蘊含著極為濃郁純粹的靈力,尤其是在補益神識方面功效卓著。故而,她們自是不愿錯失這等機緣。
一杯靈茶入腹,劉玉海似是下了某種決心,轉頭望向正在淺啜靈茶的姜玉瑤,直言不諱道:
“玉瑤,今晚我想要去你的房間中安歇。你看如何!”
此言一出,仿若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面,瞬間激起層層浪花。毫無心里準備的姜玉瑤,全然未曾料到,丈夫竟會如此直白地袒露心意。
剎那間,她只覺心中有小鹿在肆意亂撞,心跳如鼓點般急速跳動。那原本如羊脂玉般白皙純凈的俏臉,就好似被晚霞迅速暈染過一般,變得一片緋紅,恰如桃花盛開,嬌艷欲滴!
她微微垂首,努力避開丈夫熱切的目光,聲若蚊蠅般說道:
“夫君,我打算待筑基之后,再與你行那圓房之事,還請見諒!”
言語間滿是羞澀與難為情,手指不自覺地絞著衣角,似在以此緩解內心的局促不安。
劉玉海見姜玉瑤這般羞怯模樣,不僅沒有惱羞成怒,面上反而浮起一抹寵溺的笑意,語氣溫和且耐心地說道:
“你既準備等筑基之后才與我圓房,我自當尊重你的意愿。只是你既已為我妻室,但是,相伴左右,同榻而眠,總歸是可以的吧!?!?
言罷,他微微傾身向前,目光誠摯而深情地凝視著姜玉瑤,似在等待她的回應。
“好吧!只要不雙修就可以!”
姜玉瑤羞澀的說道:
劉玉海見妻子答應,立刻輕舒了口氣。
他之所以堅持今晚要和姜玉瑤睡在一起,主要還是為了維系他和姜玉瑤的感情。
前世兩次的婚姻經歷,讓他深刻的意識到,要想夫妻之間的感情好,絕不能分房睡。
而且,昨晚一龍二鳳的經歷非常美妙,但他也知道這種事也要懂得節制,不然時間長了,不僅對自己的修為無益,還會傷了自己的身體。
所以,他這才下定決心,要給自己和妻子們立個規矩。
“夫君,你今晚陪姜姐姐,我也要和你們一起睡!”
武薇兒見姜玉瑤點頭同意,頓時心急,立刻開口說道:
“不行!”
“不行!”
劉玉海與姜玉瑤同時出聲反對道:
兩人的反應把武薇兒嚇了一跳,她噤若寒蟬,不敢再言語。
劉玉海眼見自己方才那番反應竟嚇到了武薇兒,心下不禁泛起一絲愧疚,趕忙收斂起神色,換上一副溫和至極的語氣,耐心地解釋道:
“薇兒,莫怕。往后呢,除去閉關修煉,以及有事外出的情況之外,我打算每日輪流去你們各自的房間歇息。
具體而言呢,就比如今日我若是去了玉瑤的房間,那明日便會前往蘭兒的房間,等到后天呢,自然就會去到你薇兒的房間了。如此這般,便能與你們每個人都有相處相伴的時光,相對比較公平。你們覺著我這想法可好!”
說著,他目光依次掃過三位妻子,眼神中滿是誠懇與期待,盼著她們能認可這個提議。
“夫君,我沒意見!”
楊雪蘭首先點頭同意道
“夫君,我也沒意見!”
姜玉瑤有些羞澀的應道:
“薇兒,也沒意見。”
武薇兒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劉玉海見三女皆無異議,遂輕聲說道:
“既如此,從今天開始就這樣辦吧!”
說罷,他款步上前,輕輕牽起姜玉瑤那如羊脂玉般白皙的柔荑,向著她的房間緩步行去。
武薇兒目睹夫君攜姜玉瑤步入房間,不由得雙頰鼓脹,似含嗔怒,旋即轉身,蓮步匆匆,氣呼呼地返回自己的房間。
楊雪蘭心中雖然也很眷戀丈夫溫暖的懷抱,但是,理智告訴她,丈夫這樣做,于情于理,最是公平。
待回到姜玉瑤房中,劉玉海從容除下外衣,于榻上盤膝而坐,閉目凝神,開啟了打坐修煉之行。
姜玉瑤見丈夫入室便潛心修煉,心下一塊巨石悄然落地,然后,也褪去外衣,背對丈夫盤膝而坐。
很快房間內,只剩下兩人均勻有序的吐納呼吸聲交織回蕩。那氣息的此起彼伏,似有一種無形的韻律。
感受著丈夫散發出來的溫熱氣息,姜玉瑤感覺它仿若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令她莫名感到心安。
在這平和安寧的氛圍中,她漸漸放空思緒,心無旁騖,很快便進入了入定狀態。
一夜靜謐無言,次日晨曦微露,劉玉海悠悠轉醒,卻見妻子姜玉瑤如溫順小貓般依偎在自己懷中,眉眼間似有旖旎夢境流轉。
他的目光輕柔地落在妻子那白皙勝雪、仿若羊脂玉般的俏臉上,情難自禁之下,緩緩俯身,落下輕柔一吻。
然而,就在他的雙唇甫一觸碰到姜玉瑤額頭的瞬間,姜玉瑤恰似受驚的小鹿般陡然驚醒。
“夫君,你既然已經醒了!怎么不來喚醒人家呢?”
此刻的姜玉瑤,那原本白皙若玉的俏臉已暈染上一抹嫣紅,帶著幾分嗔怪說道:
“這不見你睡得香甜,舍不得召喚你嗎?既然你已經醒了,那我們就起床吧!”
劉玉海說著,便起身穿衣,快速離開了姜玉瑤的房間。
姜玉瑤看著丈夫匆匆離去的背影,心間不禁泛起絲絲甜意。她暗自思忖,怪不得武薇兒那么喜歡和夫君睡在一起,被夫君抱著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好了,讓她不由留戀起剛剛的感覺。
離開了姜玉瑤的房間后,劉玉海便向洞府外走去。
可他剛剛走到洞口,便聽聞身后傳來一陣清脆婉轉、仿若銀鈴般的聲音:
“夫君,等等我,我也要和你一起去修煉!”
聽到聲音,劉玉海當即停下來腳步,轉頭看去,便見武薇兒一邊整理衣衫,一邊腳步匆匆地往他這邊趕來,很快便來到劉玉海身前。
劉玉海見是武薇兒,臉上瞬間綻放出如暖陽般和煦的笑容,輕聲說道:
“那我們走吧!”
說著,伸出寬厚的手掌,緊緊握住了武薇兒那纖細的玉手,相伴著往洞府外走去。
武薇兒被夫君握住手的那一刻,心里像是被蜜填滿了一般,甜蜜無比。
昨夜未與夫君在一起,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腦海里都是夫君的影子,一整晚都沒能睡踏實呢,此刻能與夫君一起去修煉,只覺得滿心歡喜。
玉霄山的清晨,恰似仙境不慎遺落于人間。在天際的邊際,曙光仍在沉睡,尚未噴薄而出,然而那東方的魚肚白卻已悄然暈染開來,給整個世界輕柔地披上了一層薄紗。
抬眸向遠方眺望,漫山遍野的草木在微明之中顯得蔥翠欲滴,宛若云霧的天地靈氣,隨著辰日的微風,在這山間如牛乳一般氤氳流淌,又似輕紗薄霧,悠然自在地于山谷之間飄蕩繚繞。
每一次呼吸,都感覺身心受到了滌蕩,分外舒爽,令人心曠神怡。
夫妻二人手牽著手,在山道上快速前行,不多時,便來到二階青雪靈茶樹所在的崖壁旁。
崖壁上青苔斑駁,似在訴說歲月的悠長,靈茶樹的枝葉在晨風中輕輕搖曳,散發著絲絲縷縷的清香。
二人相視一笑,默契地從儲物袋中拿出蒲團,置于平整的青石之上。他們面向東方,盤膝而坐,閉目凝神,運轉功法開始打坐修煉。
很快,周圍的天地靈氣似受到感召,朝他們匯聚而來,然后,在夫妻二人身周形成了濃郁的靈氣團。
很快朝陽,便在天邊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撒在夫妻二人身上,宛若披上了一件金紗,不過,夫妻二人并沒有外界的影響,繼續打坐修煉。
直至八點左右,劉玉海與武薇兒方從深度入定中悠然轉醒,結束了此次晨間的修煉。
待夫妻二人返回了洞府,姜玉瑤與楊雪蘭已將熱氣騰騰的早飯做好了。
“夫君,薇兒,你們這是去何處修煉了呀?怎會才剛剛歸來!”
姜玉瑤眼中滿是好奇地探問道:
“我與夫君是在青雪茶樹旁邊修煉的,我感覺在那里修煉,效果非常好!”
武薇兒神色間透著幾分自豪地回應道:
“夫君,真要這樣,明天早晨我與姜姐姐也要去哪里修煉!”
一旁的楊雪蘭忽而出聲說道:
“那好啊!若你們愿意,明天我就帶你們一起去。”
劉玉海欣然應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