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丁仲元的憂慮
- 庶途
- 向日葵幼稚園
- 2114字
- 2023-03-02 02:38:57
奔馳的馬車中,一直手于袖袍中緊緊地抓住那卷由白玉為軸,上好蠶絲為底料制成黃色綾錦織品,緩緩將其抽了出來。
這是一卷由圣人親筆書寫,并蓋有傳國玉璽印鑒的圣旨。
丁仲元口中發出一聲悲涼的長嘆,雙手鄭重的握著圣旨兩端的玉軸,緩緩將圣旨放在腿上展開。
‘皇命受天,胄后而存。
茲聞丁氏長女丁香,靜女其孌,嫻熟大方,宜其室家,太后與朕躬聞甚悅。又聞祁親王之子_____,性溫有禮,行孝有佳。
今帝有感,二人燕婉之合,特此婚配,令成眷屬。
望二人擇吉日成婚。
欽此。’
圣旨全篇一共只九十九字。
丁仲元仔細觀察,上面字跡雖清晰,邊緣處卻已經顯得有些微微泛黃,看起來這道圣旨像是在許久前便已經寫好。但整篇圣旨內容卻并不復雜,其內容也只是賜婚圣旨該有的常規格式。
——除卻那特意空出的名字一欄。
丁仲元做夢也沒有想到,早在十多年之前,自家女兒才剛剛還只在兩三歲的時候,命途居然已經被安排進了皇家。
狠狠地灌下一口酒,丁仲元帶著醉意的腦子飛速的運轉著,十多年前的時候,景帝當時究竟是處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會悄悄瞞著所有人,寫下的這道密旨?
而今,又是出于什么何種目的,選擇將這份冰豐雪藏了十多年的密旨,再次悄悄交付了他?
時隔已久,到了如今,十多年前發生的那些事情的細節,丁仲元已經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難啊……”
或許在旁人的眼中,丁仲元這位執掌三省六部的尚書令,是掌管著整個景國經濟、戶稅、統籌的六部之首,身后更有皇家背景的老皇妃做撐腰。
但自家事自家知,對于目前丁府的復雜情況,丁仲元覺得自己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講清楚。
根據景歷,丁仲元祖上,是曾經一路跟隨景朝太祖闖天下、建立大景的開國元勛。之后,又得太祖蒙恩封賞,丁家那位祖先便十分干脆的舍了軍權,換了身世襲勛貴。隨后又經太宗、高祖、高宗……丁家連續侍奉好幾代帝王,一直到得如今政和帝范泓,家族都不曾遇到過半分落魄,反倒是在這期間,家族中的女眷一直與皇室保持著姻親關系。
——這在任何人看來,都無疑皇室對丁家恩寵極盛的表現。
而今丁氏一脈。
家族中輩分最長、年事最高的丁老太公已經退位頤養天年,其下真正管事的權落到了二叔公丁風正手里,一般被丁府人喚作二爺爺,另外丁家在皇宮里,還有位曾經跟隨過先皇、做過貴妃的老奶奶,雖然年事已高,很少再過問世事,但若真到了家族危難之時,也能算作一大助力。
再下來,便是輪到了丁仲元兄妹三人。
依次分別是:身為大哥的丁仲元,老二丁修元,老三丁凝元。
又因為那位丁家那位老祖宗的遺訓,丁家之內并沒有大房二房之分。不過,因為丁仲元與最小的三妹丁凝元皆是那位丁老太公所出,故此二人關系更為親近。
而今,丁家三位兄妹中。
身為老大的丁仲元擔任六部之首的尚書令,老二丁修元任皇城司親軍都督,最小的三妹丁凝元,則是早早地嫁給了那位,當初大景皇朝眾位適齡皇子中,最風頭無兩,也是最有可能繼承景朝皇位的二皇子,而今的祁王,范燁。
乍看上去,丁家祖上這樣不將全部雞蛋放入一個籃子的安排似乎天衣無縫,也會給家族帶來未來一片前途光明的局面。
可任誰都沒有想到,笑到最后登臨景朝大寶的,卻并不是大家預想中的三皇子范燁,而是楚王范泓!
其中最令人費解的是:即便是拿到了景朝大寶之位,楚王范泓卻并沒有選擇對祁王一脈大開殺戒,更沒有對他那位二哥范燁動手,或是趕對方去就藩,反而是將對方故意留在了眼皮子底下。
或許是為了自污,又或許是真的意難平。
最終,景帝的這個決定,讓景國少了一位能征善戰的二皇子,多了一位在神都整日只知流連花街柳巷,醉生夢死的祁王。而與之相比的,卻是政和帝范泓文韜武略,勵精圖治十多年,景朝在其治理下,變得愈發強盛。
——這無疑更證明了當初某些人所做出決斷的正確性。
但丁仲元更在意的,其實還是丁家現在所在的位置。
通常情況下來講,任何一方勢力在參與奪嫡的時候,如果不幸站錯隊伍,那所面臨的懲罰通常是以整個實力遭到對方完全清洗、并打壓瓦解來作為失敗的下場。
當然,如果有幸能夠遇上一些本就心胸寬廣的帝王,那對方或許也未嘗不會考慮,在整件奪嫡結束后,給予參與奪嫡方所有人員一定的打壓、教訓后,然后將對方的勢力收復過來為自己所用。
——結合以上來看,當初幫助過祁王奪嫡的丁家,不僅在奪嫡失敗后,沒有被景帝懲罰,反而在這些年將兩兄弟不斷擢升,以至于兄弟到此時,竟變成了如今的一人掌管景朝三書六部,一人總攬皇城圣人安危的局面。
這無疑讓丁仲元完全猜不透景帝這樣做的目的。
究竟這樣做是種丁家的一種試探?
還是說景帝的度量,真的可以做到將敵人也視如己出?
當然,丁家的情況之復雜,還遠不止以上提到的這些。
譬如再往丁家的下一代看。
身為大哥的丁仲元,明明看著一臉的富態地主像,卻有著與自身氣質所完全不符的專情,因此膝下只育有丁香一女。
而老二丁修元雖子嗣繁多,卻盡是些只知斗勇斗狠的紈绔之輩,看似花團錦簇,卻難尋出一人堪大用。
而提到那位最小的嫁入王府的三妹丁凝元,就不得不提祁王。
自那位長子晨身染重病,不治而亡后,整座祁王府像是被人下了咒一般,所有出生的嬰孩不是難產就是滑胎,好不容易請來了大佛寺高僧為其驅邪祈禱,結果之后,王府內所有妻妾受孕后所誕下的嬰孩,竟然全無一位男嬰。
這難道是天要亡祁王一脈?
這大概是這些年來,籠罩在所有神都百信心頭,茶余飯后最喜歡提起的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