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放棄了
- 大秦天下:我在沛縣當(dāng)反賊
- 趙厭
- 2219字
- 2023-02-12 22:15:20
樊噲欣賞不守規(guī)矩的人。
周漢守規(guī)矩嗎?
當(dāng)然不守!
否則早就按照秦國的通緝告示,自己送上門了。
但是,有謂知人知面不知心。
周漢不可能同只剛見面的人暴露身份。
于是他黑著臉進(jìn)王陵家中,最后又黑著臉出來。
說來,他并非是什么口才了得之人,怎可能只憑一席話語就讓樊噲潘然醒悟,上山入伙。
本來對于如樊噲這般的歷史名人,周漢并未有太多的仰望之心。同時,也沒有什么文臣猛將的收集癖好。
他只不過想著,既然降臨在沛縣這個秦末風(fēng)云之地,能夠順便見識一下這些人物,也是不錯。
就如蕭何,周漢就一直沒有想著讓對方如何效忠,相處之間倒有幾分友人之感。
只是現(xiàn)在和樊噲的這般遭遇,周漢就有些怨念了。
他頗有一種干脆現(xiàn)出身份,亮瞎樊噲雙眼的沖動。
你不是喜歡豪氣么,爺都造反了,夠不夠豪氣!
虎軀一震,樊噲納頭便拜,豈不妙哉?
…當(dāng)然,只是這般想想而已,他都還沒想好給別人什么職位。
扭頭看著王陵家大門,周漢甩甩頭,歸去沛澤…
也是因為河谷收糧稅和商鋪的事步入正軌,不必再頭頂著只出不進(jìn)的陰影。
之后一段時間,周漢但有閑暇時,便喜歡往沛縣跑,尋王陵吃宴游玩。
王陵與樊噲兩人倒是一見如故,時常往來,所以三人都時有遇見。
樊噲隱約明白初次是自己誤會了,周漢并不是什么官勛貴子,又禁不住相邀,終于也漸漸熟絡(luò)。
但也僅此而已。
周漢多次提出招攬,樊噲卻都未有回應(yīng),幾次三番之后,他終于是放棄了。
就是諸葛亮請三次都該出山了!
如此光陰輪轉(zhuǎn),就是數(shù)月過去。
北面?zhèn)鱽硪粍t消息,王翦之子王賁滅殘燕時,順便把趙國公子嘉建立的代國給滅了。
周漢也不是天天去想辦法招攬樊噲,當(dāng)他知道這消息的時候就發(fā)出感慨。
“…戰(zhàn)國后期原來還有個代國?”
這日。
沛縣城中,周漢安坐于商鋪閣樓上。
前幾天聽劉隗傳消息入沛澤,說有私鹽販子想借一段泗水的水路通行,他今天便早早滿懷期待的在這等著了。
大名頂頂?shù)乃禁}販子啊!
放在明清可是富可敵國的存在,你們過路我刮點油水下來,不過分吧?
沒讓周漢久等,上午十分,兩個穿著短褐,面龐黝黑的男子上樓來會面。
泗水一途難過,他們也是聽到風(fēng)聲,說這家商鋪的主人有過泗水的門路,這才尋上門來。
請兩人坐下后,周漢便迫不及待的詢問。
“兩位從哪里運鹽來?”
兩人對視了一眼。
“運的是淮鹽,準(zhǔn)備賣到薛郡…”
對了!兩淮鹽稅后世出了名的高!
周漢喜笑顏開,忙詢問最重要的事。
“過一次泗水給多少?”
見商鋪主人這般直白,一名鹽販伸出一只手來,手指攤開。
“五萬錢!”
“是…五十。”
周漢笑顏頓住。
……
事實證明,不止自己,這個時期跟朝廷作對的都不好過。
出行要帶路引,行商還要驗貨。
更重要的是,淮鹽此時還沒發(fā)展起來,兩個淮鹽販子的份額都不多,日子也是過得緊巴巴的。
所以一石鹽五十錢說什么都不肯再加了。
“也行吧…你們有多少鹽就帶多少過來,我還能租船給你們過泗水。”周漢意興闌珊的這般說道。
沒想到私鹽販子都不給力,至今為止,也就王陵買的那艘船讓周漢賺了一筆。
有多少就送多少,還能租船,這門路也太野了。
私鹽販子中的一位不禁問道:“鋪主莫非認(rèn)識些有官面身份的人?”
“好說,你們盡管帶貨過去就是,我保管沒有水賊打你們的注意。”
兩人名私鹽販子頓時激動,這把穩(wěn)了!
……
目送兩名鹽販下樓,周漢也是隨之起身。
以秦歷計算,十月一過,便是秦王政二十六年了。
琢磨著蕭何此刻應(yīng)該散值歸鄉(xiāng)中了,周漢決定現(xiàn)在就去上門叨擾,也免得他老是煉丹嚯嚯街坊鄰居。
下樓牽馬,周漢只帶著兩個親兵出縣中,往蕭何鄉(xiāng)里趕來。
路過蓋著積雪的杉樹林,周漢這次沒有翻墻,徑直敲門入內(nèi)。
蕭何家中還算富足,早用火盆點起了炭火。周漢搬了張坐墊在蕭何對面坐下,圍坐在屋中一齊烤火。
兩名親兵則夾了火炭出門,另外引燃。
“…私以為,周南尉長招攬不了樊噲那人,才是對的。”
聽周漢提起拉樊噲入伙失敗的事情,蕭何如此回應(yīng)。
“這話怎么說?”
周漢一臉茫然。
事情對蕭何來說顯而易見。
只有周漢這種穿來就是反賊的人看不出。
“聽你提起樊噲過往做過游俠兒,那時你招攬他或是可以。”
“但如今他已回到沛縣,操刀維持家中生計…如此莫說是你,就是王陵這般本地大戶,他也難以去當(dāng)個門客。只因平日里不夠穩(wěn)妥,怕難以照料家中。”
一句話,樊噲如今轉(zhuǎn)職成了良家子弟,得守著家中基業(yè),不能浪了。
且蕭何還有一點沒有說完,如今大秦氣勢如虹,眼看著就要鯨吞六國,做賊子實在是沒有前途。
秦律雖嚴(yán),樊噲終日操刀,未嘗不能過活。
如他蕭何,如那王陵,在沛縣何嘗不是大秦忠臣順民。
樊噲第一眼看不出,如今數(shù)月下來,未免猜不出周漢身份,只不過視而不見罷了。
人心各異,周漢何德何能讓別人傾家相隨,樊噲又不是周氏之人。
“還有一事。”
坐墊上,蕭何想起縣中剛接收的文書,眼簾低垂,慢條斯理說道:
“周南尉長還有錢財幾何?能買下多少糧食?在沛澤中度多少時日?”
“此些事物不才應(yīng)該是你最應(yīng)上心之事么?”
“何至于因匹夫樊噲之事,在縣中消磨時日?”
之前周漢有言,如果如梁任方般四下劫掠,毋寧死。
時間至今,也是快一年了。
“若是能在河谷維持…再支撐年許也不是不行。”周漢這般悻悻答道。
“你若是以軍伍之法拘束部下,不行劫掠之事,部下早晚要復(fù)叛…”
相比于周漢自欺欺人的消極度日,拖延到糧盡,蕭何卻是看得清楚。
“然若是劫掠,你早晚也必為秦軍所破!”
“…咸陽發(fā)來文書,攻伐齊國,關(guān)東即將平定,自周亡以來天下行將一統(tǒng),楚故尉長周南可知,你向前已是絕路矣!”
也就是與周漢熟知許久,蕭何此時才會說出這話。
把周漢做反賊騎虎難下的局面,赤裸裸的擺出來。
天下平定后,秦軍抽出來安靖地方,如周漢梁任方這般的地方賊子,遲早要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