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整個電影市場驟然冷淡了不少。
畢竟九月是開學季。
開學季的到來,不僅終結了暑假檔,就連各大電視臺播放的熱門電視劇,也紛紛迎來了大結局。
不過電影行業并沒有受到開學季的影響,反而變得更加熱鬧了起來。
就連因幾部大片接連失利,隱身了許久的博納也變得不在低調。
開始積極備戰起了下半年的國慶檔和賀歲檔。
國內影視公司之所以如此的踴躍,是因為八月的總票房太過于誘人了。
盡管《喋血孤城》、《大劫難》、《世博總動員》、《永恒之火》、《麻辣甜心》、《最后的風之子》等二十多部中外新片的入市,依然無力阻擋《大地震》前行的腳步。
但眾人拾柴火焰高。
整個八月,由郭富成和舒琪領銜主演的動作驚悚片《全城戒備》,拿到了九千萬左右的票房數據。
曾邀請過劉一菲出演的《戀愛通告》,雖然劇情老套、反響一般,卻也拿下了六千萬左右的票房。
《線人》、《龍鳳店》、《最后的風之子》、《荒村公寓》、《翡翠明珠》5部影片票房合計1.2億元。
《歌舞青春》、《愛要向前沖》、《我的雷人男友》、《近在咫尺的戀愛》和《娜娜的玫瑰戰爭》等小制作影片,單片票房雖然不高,但合在一起卻也不少。
再加上巨星云集的《敢死隊》,以及上映二十多天,票房仍有潛力的《卑鄙的我》。
整個八月的總票房被一眾電影,抬高到了12億。
這個票房數據,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了將近六成之多。
如此輝煌的戰果,不僅震驚了圈內圈外。
就連媒體,也直呼國內電影市場的春天已經到來。
單月票房累積12億。
可想而知,如今的電影市場,相比于兩三年前,到底增大了有多少。
而電影市場體量的增大,就意味著同樣的電影,卻能斬獲更高的票房。
誰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不對即將到來的國慶檔與賀歲檔上心?
別說賀歲檔和國慶檔了,就連原本冷淡且無人看好的九月檔期,他們也不想放過。
哪怕九月檔期已定的大片并不少。
也難以阻擋他們的激情。
……
縱觀整個暑假檔,華藝無疑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不僅《大地震》拿到了6.5億的超高票房,并獲得了“沖奧”的資格。
就連華藝的股價,也節節攀升,都漲到68塊錢了。
當然華藝的股票之所以能有這么大的浮動,除了《大地震》的影響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
有道是,辦法總比問題多。
華藝在建設院線方面鎩羽而歸后,在馬某人的一通分析下,開始調整策略向周邊企業進軍了。
什么手機游戲、什么互聯網娛樂、什么文化地產……
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
主打的就是一個不差錢!
造就造了,誰讓華藝現在有股票撐著。
但一家以影視為主的娛樂公司,不想著怎么去拍好作品,反而制定了一條‘去電影單一化’的發展路線。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
這也是李義不愿和華藝過多拉扯的原因。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既然結局早已注定,又何必去過多糾纏。
與其費心費力,坐著看戲他不爽嗎?
……
暑假檔結束后,九月即將上映的電影,徹底拉開了宣傳大幕。
隨著《山楂樹之戀》的大肆宣傳,剛消停沒多久的張衛平,又一次滿血復活了過來。
雖然沒在做出什么秀智商的事兒,但卻頻頻出現在公眾與媒體面前。
采訪期間更是大談張一某這次拍的電影怎么怎么好,一副想要卷土重來的樣子。
嘴上雖然叫囂的厲害,但經過《三槍》后,張衛平心里其實比誰都虛。
不然怎么會提前半個月,就開始點映起《山楂樹之戀》?
還不是對電影票房沒信心,想著點映后,提前收集一波同行電影人的反饋,及時調整影片的宣傳策略?
這波也是沒誰了。
在威尼斯電影節,被剃了個光頭的《通天帝國》,打著劃時代特效大片的旗號,也開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
《精武風云》更是喊出了“第一打星”、“超級英雄”的口號。
看樣子,甄子彈那是一點也不遮掩了。
也不知道哪所謂的“第一打星”是誰封的。
由小馬奔騰出品,吳語森監制,楊梓瓊、王學祈等人領銜主演的《劍雨》也開始了宣傳。
在一句引用自《石橋禪》中“我愿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的臺詞以及江湖氣十足的海報加持下。
《劍雨》博得了一眾影迷得喜愛。
有點未映先火的感覺。
畢竟江湖才是大多數國人最初的向往!
“這海報看著有點意思,等電影上映后我一定去觀摩觀摩?!?
“怎么你還有心情去想其他的事?”
“要知道一眾即將上映的電影中,同題材的《劍雨》才是我們最大的對手?!?
看路洋整天一副不著調的樣子,侯宏亮出言提醒道。
“侯總,你就別擔心了,我對自己的電影有信心。”
雖然路洋前段時間,一直在北美忙著《明日邊緣》得事宜。
但《繡春刀》的進度,并沒有耽擱多少。
尤其是影片的特效,經過曉夢的特效部門制作后。
別說同為武俠電影的《劍雨》了,就連華藝聲稱的特效大片《通天帝國》,路洋也有信心一較高下。
《繡春刀》原片是因為預算的問題,所以但凡涉及到特效的使用都會比較克制。
影片更多的是通過實拍和后期的處理來增強影片的視覺效果。
但凌云出品的《繡春刀》,因為資金充沛,特效方面可以說直接拉滿。
好的故事加上好的特效。
他路洋現在,根本無懼一戰。
“行吧,既然你有信心,那我就不多說什么了,畢竟我就打打輔助,電影的事還得你說了算。”
“對了,《環太平洋》那邊到底什么情況?我聽說中影那邊派過去的負責人已經回來了?”
見路洋毫不擔心電影的上映問題,侯宏亮開始詢問起了其他的事宜。
這事他也詢問過中影那邊的人,但那邊總是三緘其口,侯宏亮愣是沒有探聽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聽了侯宏亮的詢問后,路洋嘴角忍不住的抽了抽。
怎么回來的?當然是作回來的唄。
路洋只能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作為今年合拍的重頭戲,中影那邊自然想要主控權。
前期也說了,因為李義的退讓,讓中影的一些人有了不該有的想法。
所以派去北美幫忙設計華夏機甲的負責人,不說一副老爺做派,還整天花活不斷。
不是插手這個,就是插手那個。
就差來一句,《環太平洋》是他說了算的。
存在感是找了不少。
但正事他是一點都不干。
《環太平洋》中,其他風格的機甲都設計出了十幾種。
華夏風的機甲,竟然還沒有定稿下來。
這無疑拖延了電影的籌備進度。
因為涉及到中影的關系,其他人不好多說什么,但李義可不會慣著他。
去北美的當天,就讓他拎包走人了。
那是誰的面子都沒給。
李義可沒有多余的時間,和他瞎比比。
畢竟,他李義這回占著理那。
不得不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是有道理的。
清除了不和諧的因素后,才過去沒多久,被派來設計機甲的專業人士,就已經根據《唐六典》中,記載的十三甲胄,即光明光甲、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設計出了數套,頗具華夏風的機甲稿件。
還分門別類的為其冠上了諸如刑天、蚩尤、后卿、夸父等名字。
雖說機甲和甲胄屬于不同的概念。
機甲是一種機械動力裝甲,通常由生物、電子、物理和機械技術結合而成。
它可以在人類實際操作或提前編程的基礎上運行,具有高機動性和強大的戰斗力。
而甲胄是指古代戰士穿戴的金屬或皮革制成的防護裝備,主要用于實戰和防御。
但兩者的共同之處都是為了在戰斗中避免使用者受到實際傷害。
除此之外,兩者都代表了某種形式的“裝甲”或“防御層”,用于曾強戰爭中的生存能力和戰斗力。
所以華夏古代甲胄的記載,為華夏風的機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路和創意。
李義看過設計稿件后,一眼就相中了一款以刑天命名的機甲。
這款機甲,以紅色為主,黑色為輔,身形優雅而威嚴,線條流暢且不失細膩,除了身后的干戚,以及裝甲上覆蓋的神秘符文外,機甲整體沒有過多的點綴。
有道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去踏馬的爆風赤紅,誰來了它都得叫刑天!
只是因為在圖紙中,多看了它一眼,從此就再也沒能忘掉它“容顏”……
有時候,緣份就是這樣的奇妙,看對眼的李義,不由自主的調整起了原劇本的設定。
好歹都被冠以刑天之名了,讓他當一回救世主,怎么說都不過分吧!